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中的绿道具备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廊、供人们休闲游憩、连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功能.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追求的提高,城市绿道也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重庆市越来越重视滨江区域的城市风貌更新与环境治理,"两江四岸"也迎来了环境与风貌提升的契机,而滨水绿道的规划设计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重庆北滨路西延伸段的场地状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山地城市滨水道路的场地特点进行场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滨水景观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景观带与城市开放空间,滨水区空间环境中的实体形态,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及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滨水景观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
敏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是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灾害和灾害景观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分析了山地城市滨水灾害的特征和类型、灾害的演进过程以及防灾误区。通过借鉴社会生态学和景观都市主义理论,提出了能承受干扰而不至于崩溃的弹性适灾策略。并以重庆市北滨路滨水景观设计为例,从时空的动态适应、复合的网络系统和适应性的植物群落3个方面进行了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实践,以期推动山地城市滨水空间防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周辉 《山西建筑》2009,35(14):28-29
介绍了城市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的相关概念,分析了重庆渝中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的原因,提出了重庆渝中区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设计策略,从而为人们更好地提供文化、娱乐、休闲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应寻求的解决方法及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筑知识》2014,(9):13-13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体闲娱乐生活的日趋丰富,很多城市都开始注意到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本文以重庆南滨路景观设计为例,详细阐述南滨路的景观设计理念,着重分析滨水岸线的生态设计要点,点明人文关怀在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夜幂是南滨路景观设计中的关键。整条南滨路岸线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城市立体景观,也满足市民的各种功能和精神上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黄鹏 《重庆建筑》2012,11(5):12-14
本文通过讨论滨水景观共享性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试图探寻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新思路,以期为复兴滨水空间及塑造国际山水都市形象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振燊  黄莹 《城市建筑》2022,(12):66-71
后工业景观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业美学意识觉醒,以及相应的工业遗产保护的更新实践。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工业时代遗址及其构筑物的改造和利用,更在于唤起人们对文脉传承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如城市工业历史的传承、场所记忆的保留、生态环境的修复。解析上海杨浦滨江南段的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践,从城市文脉的发掘、工业元素的演绎、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诠释了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对重大文化艺术事件的引入起到了绝佳的城市触媒效应,促进了滨水工业地带的转型和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活力复兴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佐 《建筑学报》2007,(7):15-17
欧美国家利用多种措施改造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以此进行积极的城市活力复兴,论文总结分析了他们实践中的改造经验,对我国当前的城市改造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雪然 《华中建筑》2011,29(4):68-70
随着城市财富的增加,城市的高度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该文通过对东海广场项目设计的分析,探讨如何让超高层建筑更具亲和力,使人们从巨型的城市空间尺度重新回归宜人的生活尺度,构筑城市生活中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1.
谭欣 《重庆建筑》2006,(5):24-28
滨水地带是滨水城市的精华和灵魂所在,三峡工程给库区城市滨水空间带来了巨大变化。笔者简要分析了库区城市滨水地带的传统特征,由盛至衰,再求复兴的变迁情况,探索了库区城市在滨水地带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系统观、经济观、功能观、空间观、生态观、文化观等原则,剖析了万州实例的经验,力争为库区城市滨水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工程,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除工程建设直接带动渝东、鄂西等库区沿线地区移民安置和城市迁建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我国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更均具有战略意义。自1994年开工建设以来,库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川、渝、鄂、湘、黔等周边地区,如何依托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库区及长江黄金水道,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在承东启西的发展过程中,以交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煜辉  吕翀 《新建筑》2007,(5):16-19
从维持和强化三峡库区城市空间格局特点的角度出发,运用城市设计研究方法,对城市轮廓线要素的构成、作用及其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力图从宏观原则到微观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构建三峡库区城市良好城市轮廓线的技术体系,从而明确城市轮廓线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塑造体现城市风貌的个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袁珏 《华中建筑》2004,22(4):106-107
西沱是长江沿岸唯垂直等高线布局的场镇,随着三峡工程的发展,西沱镇175m水位以下全部被淹,美丽壮观的云梯街将不复存在,在这次国际景赛中,尝试提出一些方法和技术措施以重现西沱辉煌.  相似文献   

15.
黄然 《规划师》2004,20(2):20-24
城市景观不仅指视觉范围内各种事物和事件构成的物质表象,它还应当包括城市生态结构的反映。为保护万州滨江北路的生态,规划采取了建立受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缓冲区和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消落带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评价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为背景,分析了消落带的环境问题,并建立消落带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以及对消落带的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万州为例分析了三峡库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归纳与总结三峡库区山地城市及临江城市的建筑空间特色,探讨并展望相关城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李国  李靖 《土工基础》2008,22(5):28-30
以三峡库区某滑坡防治工程为例,通过对勘察资料的分析,了解了其地质成因、物质组成、结构特征与运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形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方案,达到了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是由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交通部、水利部等六部委共同领导,采取"国家组织、专家参与、地方配合、部门协调、中外合作"的规划编制方式编制的我国第一例跨省区的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通过推动三峡区域旅游的发展,实现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旅游交通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将对规划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作用,文章运用现代区域规划方法,在对区域交通现状精确研判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方案,以实现旅游交通的区域拓展与整合,使之成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重庆库区新构造应力场及其对滑坡宏观活动规律的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对重庆库区的7个地貌形态区利用Scheidegger法研究了每个区的区域新构造应力场,重庆库区内新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从南向北,由西向东具有明显的旋转特性,这可以利用大陆板块运动理论给予解释。结合库区典型的500余个滑坡资料,融滑坡优势滑动方向与新构造应力场于一体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库区内部滑坡的宏观发育不是随机的,与新构造应力密切相关,在库区上游,滑坡优势滑动方向主要沿新构造应力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