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无线体域网中基于属性加密的数据访问控制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的电子医疗技术,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WBANs)将在病情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安全性及隐私性保护是无线体域网的重要内容.针对WBANs数据访问控制提出一种细粒度的数据访问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属性的数据加密方法,加密者将数据访问结构作为访问策略,当解密者所具有的属性满足该结构时,即可访问该数据,否则,拒绝用户访问.分别从正确性、安全性及能量消耗三方面对方案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相对其他方案能量消耗较小.  相似文献   

2.
属性基加密作为一种一对多的加密机制,能够为云存储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细粒度访问控制。但在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中,一个解密私钥可能会对应多个用户,用户可能会非法共享其私钥以获取不当利益;另外,访问策略通常包含敏感信息,这对隐私性要求较高的场合造成了重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个隐藏访问策略的可追踪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基于合数阶双线性群进行构造,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嵌入到该用户的私钥中实现可追踪性,将访问策略中的特定敏感属性值隐藏在密文中实现策略隐藏,利用解密测试技术提高解密效率,给出了在标准模型下方案是完全安全和可追踪的证明。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在解密运算方面有所优化,从而降低了解密运算开销,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3.
周鹏旭  李成海 《计算机科学》2016,43(9):180-183, 208
针对已有云计算多授权访问控制方案中用户端负担过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多授权中心访问控制方案HE-MA-ACS。在层次化授权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外包解密思想,将用户访问的大部分解密计算开销外包至云服务端,实现细粒度的属性撤销,并且用户端不需要参与属性的撤销操作。对方案的正确性、安全性、计算和存储性能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该方案在用户端存储开销、访问通信开销、解密时间及属性撤销时计算开销上的优越性。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用户端的负担,提高了解密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能够在车载自组织网络中既达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的目的,又要具备访问控制的功能,提出一种支持策略隐藏的属性基加密传输方案.使用线性秘密共享矩阵作为访问结构,采用布隆过滤器实现对访问策略的完全隐藏,避免访问策略中的用户属性被公开暴露在车载网络中;使用解密代理将高度复杂的解密计算外包给代理,减少移动车载端的存储和解密开销.通过性能分析和系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备策略隐藏和车载终端低解密开销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健康记录安全共享上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的解决方案存在着如存储空间大和共识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亲友节点的新方案。首先,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将用户完整的电子健康记录存储在线下服务器,并构建用户的亲友节点集,每个用户的数据由其亲友节点冗余存储,链上仅存储区块头信息,降低了存储空间;其次,设计了基于多签名技术的数据访问机制,采用Shamir秘密共享机制将用户的私钥分发给其亲友节点,亲友节点中的过半数可以利用自己的私钥重建出用户私钥,解决紧急情况下的数据访问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信用的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将信用值排名前10%的节点作为领导者节点集,采用随机算法在领导者节点集中生成主节点,提高了共识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所需的链上存储空间是现有方案的1/7,数据访问效率提高了15倍,同时在保证较好时延和吞吐量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共识安全性。所提方案可实现电子健康记录的安全高效共享,为区块链在医疗领域应用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6.
王海勇  彭垚  郭凯璇 《计算机应用》2019,39(9):2611-2616
针对云存储中基于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CP-ABE)访问控制方案存在用户解密开销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重加密的CP-ABE (CP-ABE-BPRE)方案,并对密钥的生成方法进行了改进。此方案包含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可信任密钥授权、数据属主、云服务提供商、代理解密服务器和数据访问者,其中云服务器对数据进行重加密,代理解密服务器完成大部分的解密计算。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用户的解密开销,在保证数据细粒度访问控制的同时还支持用户属性的直接撤销,并解决了传统CP-ABE方案中因用户私钥被非法盗取带来的数据泄露问题。与其他CP-ABE方案比较,此方案对访问云数据的用户在解密性能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传统云环境下的属性加密方案在判定用户访问权限时通常仅依据年龄和职业等用户常规属性,而忽视了访问时间和位置的约束问题。为较好满足边缘计算的实时性和移动性需求,提出一种支持时间与位置约束的多授权外包属性加密方案。通过将时间域与位置域信息同时引入属性加密过程,实现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采用多授权机构共同管理属性信息,解决单授权机构的性能瓶颈问题,满足用户跨域访问需求。针对边缘计算中移动终端资源受限问题,将大部分解密计算外包至边缘节点,减轻移动终端设备负担。分析结果表明,在边缘计算环境下,该方案以较低的计算和存储开销实现了具有时间和位置约束的访问控制,并且可有效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相似文献   

8.
陈亮  杨庚  屠袁飞 《计算机应用》2016,36(7):1822-1827
针对现有云存储的数据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不高,从而造成用户存储的敏感信息被盗取的现象,结合现有的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加密(CP-ABE)方案和数据分割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基于混合云的高效数据隐私保护模型。首先根据用户数据的敏感程度将数据合理分割成不同敏感级别的数据块,将分割后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云平台上,再根据数据的安全级别,进行不同强度的加密技术进行数据加密。同时在敏感信息解密阶段采取“先匹配后解密”的方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优化,最后用户进行一个乘法运算解密得到明文。在公有云中对1 Gb数据进行对称加密,较单节点提高了效率一倍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保护云存储用户的隐私数据,同时降低了系统的开销,提高了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张晓均  张经伟  黄超  谷大武  张源 《软件学报》2022,33(11):4285-4304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通过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并上传大量医疗数据,这些医疗数据聚合后具有重要的医学统计分析与决策价值.然而,在医疗数据传输和聚合过程中会出现传输中断、信息泄露、数据篡改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安全与隐私问题,同时支持高效而正确的医疗密态数据聚合与统计分析功能,提出了基于移动边缘服务计算的具有容错机制的可验证医疗密态数据聚合方案.该方案改进了BGN同态加密算法,并结合Shamir秘密共享机制,确保医疗数据机密性、密态数据的可容错聚合.该方案提出了移动边缘服务计算辅助无线体域网的概念,结合移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实现海量医疗大数据实时处理与统计分析.该方案通过边缘计算服务器和云服务器两层聚合,提高聚合效率,降低通信开销.同时,使用聚合签名技术实现医疗密态数据的批量验证功能,进而保障其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性能比较与分析表明,该方案在计算与通信开销方面都具备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多线性映射的属性加密方案存在密文扩展率大、解密效率低、密钥托管的问题,将外包技术和用户秘密值法运用于方案中,设计了一个密钥策略的多线性映射属性加密方案。方案以通用多项式电路作为访问结构,支持任意扇出,其用户的私钥由密钥生成中心和用户共同产生。密文长度固定为|G|+|Z|,按照椭圆曲线标准设置合理参数后,与已知密文量最小的方案对比,存储代价减少25%。用户解密时仅对转换密文作运算,且外包正确性可验证,解密所需多线性运算次数仅为3次,大大降低了用户的计算代价。在标准模型下利用多线性判断Diffie-Hellman困难问题证明了方案的安全性。该方案也能适用于运算能力有限的小型移动设备。  相似文献   

11.
仲红  崔杰  朱文龙  许艳 《软件学报》2018,29(7):2006-2017
移动云计算对于移动应用程序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计算模式,其原理是把数据存储及计算能力从移动终端设备转移到资源丰富及计算能力强的云服务器.但是这种转移也引起了一些安全问题,例如,数据的安全存储、细粒度访问控制及用户的匿名性.虽然已有的多授权机构属性基加密云存储数据的访问控制方案,可以实现云存储数据的保密性及细粒度访问控制;但其在加密和解密阶段要花费很大的计算开销,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电力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另外,虽然可以通过外包解密的方式,减少解密计算的开销,但其通常是把解密外包给不完全可信的第三方,其并不能完全保证解密的正确性.针对以上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可验证的多授权机构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降低加密解密的计算开销,同时可以验证外包解密的正确性并且保护用户隐私.最后,安全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了方案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使移动设备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密存储于云端的外包数据,根据基于身份的广播加密(IBBE)系统和基于身份的加密(IBE)系统,使用Green等提出的解密外包的技术(GREEN M,HOHENBERGER S,WATERS B.Outsourcing the decryption of ABE ciphertexts.Proceedings of the 20th USENIX Conference on Security.Berkeley:USENIX Association,2011:34),提出一种改进的非对称跨加密系统的代理重加密(MACPRE)方案。该方案更适合计算能力有限的移动设备安全共享云端数据。移动用户在解密重加密后的数据时,运行一次指数运算和一次配对运算便可以将明文恢复,大大提高了移动用户解密的效率,降低了移动用户的能耗。该方案的安全性可以归约到底层的IBE方案和IBBE方案的安全性。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使得移动设备花费较少的时间便可以将存储在云端的数据解密,缓解了移动设备计算能力的不足,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In hybrid cloud computing, encrypted data access control can provide a fine-grained access method for organizations to enact policies closer to organizational polici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CP-ABE (c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scheme to construct an encrypted data access control solution that is suitable for mobile users in hybrid cloud system. In our improvement, we split the original decryption keys into a control key, a secret key and a set of transformation keys. The private cloud managed by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or takes charge of upd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keys using the control key. It helps to handle the situation of flexible access management and attribute alteration. Meanwhile, the mobile user’s single secret key remains unchanged as well as the ciphertext even if the data user’s attribute has been revoked. In addition, we modify the access control list through adding the attributes with corresponding control key and transformation keys so as to manage user privileges depending upon the system version. Finally,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our scheme is secur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to be applied in mobile hybrid cloud computing.  相似文献   

14.
针对移动云数据的访问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高效的、无需CA的多授权机构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通过借助外部资源,在数据加密和解密过程分别增加预加密操作和可验证外包解密操作,从而降低用户的加解密计算量,并采用双因子身份认证机制实现对用户的匿名认证。安全性分析表明,新方案基于判断性q-BDHE(decisional q-parallel Bilinear Diffie-Hellman Exponent)假设可证明是选择明文安全的,并且方案能够抵抗合谋攻击。仿真实验表明,新方案有效降低了数据加密、解密的计算开销以及对密文的通信开销。因此,新方案能够实现对移动云数据安全、高效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李莉  杨鸿飞  董秀则 《计算机应用》2021,41(11):3251-3256
针对传统文件共享方案存在文件易泄露、文件去向难以控制、访问控制复杂等问题,以及云端文件分级分类管理及共享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多条件代理重加密的文件分级访问控制方案。首先,将文件的权限等级作为密文生成条件,并引入可信分级管理单元确定并管理用户等级;然后,生成用户分级访问权限重加密密钥,解决了基于身份的条件代理重加密方案只能限制代理服务器的重加密行为而对用户权限限制不足的问题;同时,减轻了用户端的负担,即用户只需进行加解密操作。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与现有访问控制方案相比有明显优势,无需用户直接参与即可完成用户访问权限的更新,并且具有上传者匿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云用户与公有云之间的双向认证是云计算中用户访问公有云的重要前提.2011年,Juang等首次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采用代理签名的认证协议,其优点是用户只需到私有云中注册,然后在私有云的帮助下通过公有云的认证.但是,该方案存在3个缺陷:1)为保护用户的隐私,每次会话都需更新用户公钥;2)当私有云中的许多用户同时登录不同的公有云时,私有云会遭遇网络拥堵;3)用户的私有云与访问的公有云之间需要预先共享秘密.为弥补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保护用户隐私的可证安全的可转换代理签密方案,基于该方案设计了一种一轮云计算认证协议.新方案的优点在于用户向私有云注册后,就能通过公有云的认证,而不需要私有云的帮助,并且它还能保护用户的隐私性、抗抵赖性.协议不需要在每次会话开始前更新用户公钥,同时私有云与访问的公有云之间不再需要预先共享秘密.在随机谕言机模型下证明了新协议的安全性,并且比较说明新协议在效率方面优于Juang等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代理重加密技术可使代理在不知道明文的条件下实现密文访问策略转换,这使代理重加密成为用户之间进行数据分享的重要技术。然而,代理重加密方案大多数是在单授权中心下构建的,存在授权机构权限大、易出现性能瓶颈和用户的计算开销大等问题。同时,大多数方案不满足代理重加密应具备的5个基本特性:单向性、可控性、非交互性、可重复性与可验证性。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支持重复可控特性的云计算多授权中心CP-ABE(c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代理重加密方案。在密文策略属性加密方案的基础上,引入代理加密和代理解密服务器从而减小用户客户端的计算开销,设置多个属性授权中心来分散中央机构权限。对代理重加密技术进行改进:在重加密密钥中设置随机因子和密文子项来实现单向性和可控性;设置的重加密密钥由客户端独立生成,不需要其他服务器参与,可实现非交互性,即可在数据拥有者为不在线状态时也可以进行数据分享;在初始密文中设置密文子项,对其多次加密即可实现重复性;在初始密文中设置验证子项,用户可验证外包以及重加密结果正确与否。通过与其他方案对比发现,所提方案的用户客户端计算开销较小,用户只需进行常数次的指数运算即可对原始密文解密,且安全性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基于q-parallel BDHE假设,在标准模型下可抵抗选择密文攻击。  相似文献   

18.
石宇清  凌捷 《计算机科学》2020,47(4):292-297
属性基加密作为一种一对多的加密机制,能够为云存储提供良好的安全性和细粒度访问控制。但在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中,一个解密私钥可能会对应多个用户,因此用户可能会非法共享其私钥以获取不当利益,半可信的属性授权机构亦可能会给非法用户颁发解密私钥。此外,加密消息所产生的指数运算随着访问策略复杂性的增加而增长,其产生的计算开销给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加密的用户造成了重大挑战。对此,文中提出了一种支持大属性域的用户和属性授权机构可追责的在线/离线密文策略属性基加密方案。该方案是基于素数阶双线性群构造的,通过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嵌入该用户的私钥中实现可追责性,利用在线/离线加密技术将大部分的加密开销转移至离线阶段。最后,给出了方案在标准模型下的选择性安全和可追责证明。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加密开销主要在离线阶段,用于追责的存储开销也极低,其适用于使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进行加密的用户群体。  相似文献   

19.
属性基加密(ABE)不仅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而且能实现数据细粒度的访问控制。现实中,由于用户属性可能被频繁更改,在ABE方案中实现属性撤销是至关重要的。针对现有的方案就如何在计算效率资源受限的设备中实现用户有效的解密以及密钥托管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在云环境中多属性授权机构下的可撤销的ABE方案。在本文方案中,用户端使用外包解密技术来减少本地的计算负荷,将组合密钥和密文的更新委托云服务器,实现属性的撤销功能。安全性分析表明,本文方案在选择明文攻击下具有不可区分安全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案更高效。  相似文献   

20.
Conditional proxy re-encryption (CPRE) enables fine-grained delegation of decryption rights, and has many real-world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ciphertext-policy attribute based CPRE scheme, together with a formalization of the primitive and its security analysis. We demon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 scheme in a cloud deployment, which achieves fine-grained data sharing. This application implements cloud server-enabled user revocation, offering an alternative yet more efficient solution to the user revocation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fine-grained encryption of cloud data. High user-side efficiency is another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application,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ers to use resource constraine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to access cloud data. Our evaluations show promising resul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