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田锦  袁家政  刘宏哲 《计算机应用》2020,40(7):1932-1937
车道线检测是智能驾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车道线检测方法高度依赖手动选取特征,工作量大,在受到物体遮挡、光照变化和磨损等复杂场景的干扰时精度不高,因此设计一个鲁棒的检测算法面临着很大挑战。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实例分割方法的车道线检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改进的Mask R-CNN模型,首先利用实例分割模型对道路图像进行分割,提高车道特征信息的检测能力;然后使用聚类模型提取离散的车道线特征信息点;最后提出一种自适应拟合的方法,结合直线和多项式两种拟合方法对不同视野内的特征点进行拟合,生成最优车道线参数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速度,在不同场景下都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能够实现对各种复杂实际条件下的车道线信息的鲁棒提取。  相似文献   

3.
4.
现有车道线检测神经网络主要采用相互独立的单帧图像进行检测,无法较好地处理包含车道线短时遮挡、地面明暗变化等复杂因素的实际应用场景.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根据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可获得连续图像的场景特点,提出基于图像序列的车道线并行检测网络.首先设计并行的特征提取结构,一方面使用精度较高的单帧网络提取当前帧图像的特征,另一方...  相似文献   

5.
传统车道线检测算法大多数依赖手工制作特征和启发式算法的组合,容易受车辆遮挡和地面污损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影响车道线检测的复杂问题,将车道线检测视为连续细长区域实例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集分割网络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为此,使用稠密块构建了一个密集分割网络DSNet,该网络能够利用特征重复使用的特性提高提取车道线实例特征和恢复特征图分辨率的性能。同时,还引入了邻近AND运算和Meanshift聚类算法对DSNet网络的输出进行处理,减小了非车道线像素的影响,使得检测结果的边界线更为清晰。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车辆遮挡和地面污损问题,并且还能确定车道线的数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6.
精准快速的车道线检测算法对自动驾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一种基于OpenCV检测车道线。相机矫正对图像去畸变,通过HLS颜色空间的L通道提取白色车道线,利用OpenCV库的inRange函数设置高低阈值数组提取HLS空间道路图像的黄色车道线,合并黄白车道线图像;通过优化后的Canny算法检测车道线边缘两种方法结结合起来完成车道线检测。根据像素直方图动态选择滑动窗口方法检测车道线通过二次多项式进行车道线拟合。  相似文献   

7.
基于RGB空间的车道线检测与辨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颜色信息进行车道线检测并且能够分辨黄色或白色车道线的新方法。首先,找出图像中与路面颜色差异较大并且具有合理宽度的像素段;然后在RGB颜色空间利用先验信息对像素段的颜色进行辨识;再用辨识后的像素段分别估计出黄色或白色车道线的颜色分割阈值;最后利用获取的阈值对整幅图像进行车道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复杂背景环境或路面污染等干扰条件下较好地检测出车道线并能辨识出车道线颜色。本方法简单、有效,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车道线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车道线识别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在图像预处理时对不同光照图像进行分类处理,得到二值化图像;利用极角约束Hough变换进行车道线初始定位;根据前一帧图像信息使用基于动态ROI的Hough变换进行车道跟踪;算法加入了车道线检测失效判别模块,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由于该方法减少了图像空间中被投票的目标点数,缩小Hough变换的投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道检测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结构化道路上,对于不同的路况,算法均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降低车道线识别算法在车道线存在阴影遮挡、路面出现泛白现象等不同道路环境下的误检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简单图像统计(SIS)阈值算法和直线段检测(LSD)的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采用改进的SIS阈值算法进行二值化。然后采用直线段检测(LSD)算法检测直线,通过平行线对来估计消失点位置并利用消失点去除干扰。最后,利用车道线连续性和车道间距确定车道线感兴趣区并精确确定车道线位置。分别采用加州理工学院的车道数据集和实际采集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的视频对所提出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误检率低,鲁棒性高,能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准确识别车道线。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YOLOv3算法在检测公路车道线时存在准确率低和漏检概率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公路车道线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图像划分为多个网格, 利用K-means++聚类算法, 根据公路车道线宽高固有特点, 确定目标先验框数量和对应宽高值; 其次根据聚类结果优化网络Anchor参数, 使训练网络在车道线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最后将经过Darknet-53网络提取的特征进行拼接, 改进YOLOv3算法卷积层结构, 使用GPU进行多尺度训练得到最优的权重模型, 从而对图像中的车道线目标进行检测,并选取置信度最高的边界框进行标记.使用Caltech Lanes数据库中的图像信息进行对比试验,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YOLOv3算法在公路车道线检测中平均准确率(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5%, 检测速度可达50帧/s, 较YOLOv3原始算法mAP值提升了11%, 且明显高于其他车道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满足车道线检测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帧间关联的车道线检测算法。根据道路图像的特征,将图像灰度化后,采用中值滤波去除图像采集过程中引入的噪声,再根据自适应阈值边缘提取检测算法,在提取过程中对原图像进行区域划分,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得到车道候选线,建立动态的ROI,通过帧间关联方法实现对车道线模型的约束和更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帧间关联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不仅降低了图像数据的运算量,缩减了算法的执行时间,而且 提高 了算法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车道线检测的准确性以增强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驾驶性能,在传统车道线检测的边缘提取、霍夫变换、颜色空间阈值提取、透视变换等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CN的车道线检测网络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提取出车道线的特征信息,并在车道线检测数据集上进行模型训练,以评估该车道线检测网络的性能。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FCN模型在检测精度上比传统FCN网络模型提高了1%,具有良好的分割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结构化道路车道线快速检测的一种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视觉导航的高速智能车,提出一种改进的道路快速检测算法。用改进的水平均值投影法划分道路和背景区域,结合边缘检测算子和最大类间方差法(大津算法),构成双阈值法对道路区域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利用先验知识改进的霍夫变换,在路面存在阴影和噪声干扰的条件下,能准确地检测车道标识线;对动态预测划分感兴趣区域,采用菱形搜索法进行车道线跟踪,融合初始检测和后续跟踪两层算法循环处理道路图像序列。实车试验表明,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满足智能车高速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进  陈泽茂 《计算机科学》2016,43(8):258-261
通过改进传统K-means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随机选取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均值聚类的异常检测算法。在选择初始聚类中心时,首先计算所有数据点的紧密性,排除离群点区域,在数据紧密的地方均匀选择K个初始中心,避免了随机性选择容易导致局部最优的缺陷。通过优化选取过程,使得算法在迭代前更加接近真实的聚类类簇中心,减少了迭代次数,提高了聚类质量和异常检测率。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在聚类性能和异常检测方面都明显优于原算法。  相似文献   

16.
K-均值聚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K-均值聚类的改进算法,并应用于图像分割。针对K-均值聚类算法对离群点的反应过强的缺点,通过替换中心点,比较代价函数,来达到改进划分结果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聚类中心,提高分类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车道标线分解的车道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车道标线检测的自动车辆驾驶控制方法。针对公路上车道标线的图像特征,将图像平面的车道标线分割为下标线(LLM)和上标线(ULM),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车道标线分解的车道检测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有效提取用于车辆驾驶控制的车道状态参数。  相似文献   

18.
车道线的有效检测与跟踪是智能车正确识别道路的前提。针对现有车道线检测与跟踪算法的效率不高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感器和车道级高精度地图相融合的车道线检测与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用改进的Hough变换提取边缘线段,其次基于滤波预测与更新车道线模型状态参数,最后结合高精度地图中车道线先验模型参数,跟踪车道线轨迹。现场实测结果表明,算法的实时性和鲁棒性满足算法性能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较符合智能车对车道线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