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西南拗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1952~1996年间塔西南拗陷的油气勘探历程,从塔西南拗陷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认识程度逐渐深化的过程,反映出塔西南拗陷油气勘探面临的难题都是世界性的。在对塔西南拗陷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对山前带、麦盖提上斜坡与巴楚断隆南带提出了相应的勘探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区有四种天然气成因类型。本文通过对天然气特征结合地质条件分析认为:黄骅拗陷中部是第三系油型气的富集区;沧县隆起深层成气地质条件优越,有可能形成多类型热裂解气藏;本区中南部为石炭~二叠系的富煤带,是找煤成气的有利区;渤海湾沿岸及浅凹陷中的浅层有可能发现生物气藏。  相似文献   

3.
塔西南拗陷油气勘探历程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登发  李洪辉 《勘探家》1998,3(1):37-42
本文简要回顾了1952-1996年间塔西南拗陷的油气勘探历史,从塔西南拗陷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认识程度逐渐深的过程,反出塔西南拗陷油气勘探面的难题都是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4.
储集体是致密碎屑岩气的重要储集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据四川盆地西部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建立了储集体的概念。储集体是一个具备有效孔间和渗滤通道、不受岩性和层界严格限制的三度空间的地质块体,是致密碎屑岩气的重要储集形式。文中结合了川西拗陷的地质情况,划分了储集体类型,探讨了储集体的识别方法及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5.
临清拗陷地震剖面的特征,可以划分为四个地震反射构造层,其反射特征和相互关系表明:拗陷形成于中立代中期;早第三纪为拗陷的发展期,同时形成了凹陷和凸起,晚第三纪早期,拗陷开始萎缩直至消亡。不同发展期有不同沉积环境,因而形成了不同生油能力的生油岩。为数不多的钻井资料,揭示了这些生油岩的存在,但还未完全揭示整个拗陷的含油远景。拗陷的一级构造单元具单断结构,呈北北东带状分布,高低相间。局部构造呈带状分布,多数位于大断层下降盘,为被断层破坏了的半背斜型。大部分局部构造形成于早第三纪且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总结已揭示的石油地质及构造特征,临清拗陷可能有五种主要油气藏类型,东部应是石油勘探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何鲤 《天然气工业》1992,12(2):13-19
本文通过对川西拗陷南部已知气田和含气构造成藏地质条件的深入分析,建立了天然气成藏的三种地质模式,据此对该区主要构造区带和局部圈闭的含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并预测了勘探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临清拗陷古生界与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同为华北克拉通古生代构造层,与处在同一盆地的苏桥潜山古生界亦具有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本文对临清拗陷和鄂尔多斯盆地的生、储、盖、圈、保等油气成藏基本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在临清拗陷古生界保存条件较好的背斜、半背斜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它们应该成为该区今后油气勘探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8.
杨克绳.从冀中拗陷勘探历程和经验盾临清拗陷勘探方向.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6):832~841冀中拗陷的油气勘探大致可分为占凸起、打凹陷、探潜山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以高点构造为目标钻探了固1井、华1井、华4井,在奥陶系见到了油气显示,说明了古生界地层有油气生成和聚集的地质条件,同时也认识到下步勘探应转向有利的负向构造单元。第二阶段选择了以凹中隆下第三系为突破口的一大批探井,钻探结果证明了凹中隆确实是有利勘探对象。第三阶段以新生古储的古潜山为目标,先钻了任4井,该井以日产1014t的奇迹获得成功,之后又打成了一批千吨以上的高产井,从而发现了任丘古潜山大油田。临清拗陷的地质条件与冀中拗陷不同,下第三系以红色地层为主,生油条件差,因此不能完全套用冀中的经验,应以古生界完整背斜原生油气藏为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满1井的生油岩特征、圈闭条件作了分析,进一步从油气运移、圈闭诸方面对满加尔拗陷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勘探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满1井的生油岩特征、圈闭条件作了分析,进一步从油气运移、圈闭诸方面对满加尔拗陷石油地质条件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勘探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断块运动与潜山油气藏的形成——以渤海湾盆地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渤海湾盆地断块运动的机理出发,对其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及运聚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盆地的断块可划分为倾斜断块、翘倾断块和陷落断块3种类型。据此可将渤海湾盆地的凹陷或洼陷划分成倾斜断块区、翘倾断块区和陷落断块区等3个区。断块运动不仅形成古潜山构造,而且对其储层、圈闭及油气运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运距较近,圈闭油气充满度高,断裂带控制油气聚集。陷落断块区虽然埋藏最深,但仍具有较好的油气潜力,提高地震采集及信息处理的技术是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倾斜断块区油气前景较好,翘倾断块区更好,并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油气藏,应是未来深部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环海3大坳陷及海域天然气资源各具特色,特别是海域,其演化、发育是周边3大坳陷的延伸与交汇,有独特的地质特性,再加之郯庐断裂贯穿整个海域,对其油气成藏有重大影响。天然气的形成受控于母质类型及演化程度。大港、辽河油区有广阔天然气勘探前景。胜利油区的腐泥型优质源岩在低熟—成熟及其过渡阶段已大量生成石油。海域有众多富生烃凹陷,烃类可演化到过成熟阶段,加之快速沉积和烃类生成产生的超压等条件,油气资源可与周边3大坳陷媲美。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构造格局与富生烃凹陷分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生代左行走滑和早第三纪伸展作用共同控制了渤海海域早第三纪的构造格局。按凹陷和凸起的走向将研究区划分为西部坳陷、西部隆起、郯庐西坳陷和郯庐东坳陷。郯庐西坳陷油气生成量和油气资源量在渤海海域油气总生成量和总资源量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 3个单元。沙河街组三段是主力烃源层 ,生油高峰在东营期末。早第三纪末期和晚第三纪—第四纪是两个油气运移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富生烃凹陷西侧的隆起上。郯庐断裂对渤中凹陷油气运移的主方向起着重要控制作用。渤海海域油气运移主方向的研究对当前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幕逆断块——东濮凹陷可能的油气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秋生 《石油学报》1989,10(4):12-18
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第三系大陆裂谷盆地的南端。通过地震反射时间剖面,在东濮凹陷边界的兰聊断层上升盘内幕之中,解释了一条规模较大的古老的逆冲断层系统——新罗逆断层。东倾的新罗逆断层与西倾的兰聊断层,在剖面上呈“人”字形交切,在空间上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屋脊状逆断块带。该断块带紧邻生油凹陷,具有独特而理想的石油地质条件,可能成为一个油气勘探新领域。罗1井钻遇一条逆断层得已验证。在传统的地台区发现这种逆断层不仅具有实际勘探意义,而且有一定理论和学术价值。本文阐述了逆断层及其所形成的逆断块带的地震反射模式,分析预测了它的圈闭条件和成油机制,并指出该逆断层地震资料解释和地质研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渤海海域构造格局与富生烃凹陷分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中生代左行走滑和早第三纪伸展作用共同控制了渤海海域早第三纪的构造格局,按凹陷和凸起的走向将研究区划分为西部坳陷,西部隆起,郯庐西坳陷和郯庐东坳陷,郯庐西坳陷油气生成量和油气资源量在渤海海域油气总生成量和总资源量中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3个单元,沙河街组三段是主力烃源层,生油高峰在东营期末,早第三纪末期和晚第三纪一第四纪是两个油气运移期,油气主要分布在富生烃凹陷西侧的隆起上,郯庐断裂对渤中凹陷油气运移的主方向起着重要控制作用,渤海海域油气运移主方向的研究对当前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连盆地凹陷结构与成藏模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二连盆地群由51个相互独立、具有相似构造演化史的小断陷湖盆(凹陷)组成。根据这些凹陷的沉积发育特征及凹陷的内部结构特点,将它们划分为4种结构类型:单断断槽式,单断断超式,双断地堑式,双断地垒式。凹陷结构与油气分布之间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建立了4种类型凹陷结构的成藏模式:单断断槽式以断槽为中心,油气近似环状分布;单断断超式油气主要向缓坡运移,形成比较单一的斜坡复式油气聚集带;双断地堑式主要在滑塌背斜近生油洼槽的一侧聚集,在最靠近主生油洼槽的断隆带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双断地垒式凹陷中,发育由大型构造地层及小断块圈闭油气藏组成的中央地垒复式油气聚集带。图5参2(王孝陵摘)  相似文献   

17.
查清渤海湾盆地成因,可以指导盆地内部坳陷构造成因和发展演化的研究,并有助于相似盆地的研究。以渤海湾盆地内众多坳陷构造特征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文献学研究为手段,总结渤海湾盆地成因类型研究的方法和成果,得到五种成因类型的观点。目前渤海湾盆地伸展作用成为共识,走滑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从整个西太平洋边缘盆地系统的研究角度分析,渤海湾盆地属于右旋拉分系统中的一个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18.
略谈我国无机生油研究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目前我国无机生油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我国无机生油研究仍处于地质论证阶段。无机生油研究应从陆相生油和源控论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应先解决烃源岩的生成环境和岩性,进而研究烃类的运移和聚集问题。当然,判识无机油的物理化学特征必不可少。经地质分析发现,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中的夏38油田,储油的辉绿岩体可能是烃源岩,辉绿岩体产出的原油可能是无机油;在济阳坳陷及其他坳陷中也有可能寻找到类似夏38的油田;要探讨辉绿岩的生成环境,既要关注地幔柱,也要关注岩浆活动的输导断裂;要特别关注渤海新近系中轻质油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寻找无机生油的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杨明慧 《石油学报》2009,30(6):816-823
依据前人对变换构造的分类研究,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的特征。将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分为变换带和变换断层两种类型:一般表现为变换带样式,尤其是在盆地或坳陷层次;而变换断层仅在局部的控凹层次上有所体现。高级别的变换带大多数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传递斜坡横向串联而成,间或发育变换断层。北西西-北西向的变换构造是渤海湾盆地"南北分块"构造格局的主控构造样式,而渤海湾盆地油气储量的差异与变换构造控制的富生烃凹陷及洼陷分布有关。变换构造控制的古地形和富砂水系通道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变换构造邻区的高部位则是发现(潜山)构造油气藏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20.
从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研究入手,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三个泉凸起西部侏罗系沉积的影响后指出,燕山运动晚期三个泉凸起进一步抬升,使上侏罗统乃至下白垩统下部在凸起和断裂带南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而断裂北部下降盘仍保留部分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三个泉凸起西部油藏与中、东部油藏具有不同成藏条件,其油源来自于玛湖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油气沿夏盐凸起阶梯状断裂与不整合面运移成藏;陆151井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集层直接与断层上升盘陆12井区西山窑组油藏呈断层面接触而接受油气,属于构造岩性控制的小型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