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模拟方法研究了O2/CO2/H2O气氛下CO的燃烧。结果表明:根据化学平衡原理,高浓度CO2抑制CO的氧化,同时CO2在高温下参与反应CO2+H—→CO+OH,进一步抑制CO氧化。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较高浓度H2O的三体效应显著,抑制了CO氧化。另一方面,在较高温度条件下,H2O参与的H2O+H—→H2+OH和H2O+O—→OH+OH反应占据其化学作用的主导地位,进而促进CO氧化。随着O2浓度的增加,CO的氧化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熔融盐作为传蓄热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硝酸盐以其熔点低、成本和腐蚀性小等优点成功应用于商业电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DIN法、激光闪射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旋转法对Solar salt(60% NaNO3+40% KNO3)、Hitec(7% NaNO3+53% KNO3+40% NaNO2)、Hitec XL[7% NaNO3+45% KNO3+48% Ca(NO32]以及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四元混合硝酸盐[16.67% Ca(NO32·4H2O+44.17% KNO3+5.83% NaNO3+33.33% NaNO2]的熔点、分解温度、比热容、热导率、密度及黏度进行测量和对比研究,分析4种混合硝酸盐热物性优缺点,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显示,在四种混合硝酸盐中,四元盐熔点最低、分解温度最高、平均比热容和热导率均高于其他三种混合硝酸盐,Hitec XL密度最大,Solar salt黏度最低。  相似文献   

3.
以Co(NO3)2·6H2O 和 Ni(NO3)2·6H2O为原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为模板剂和碳锌的原料来源,制备了前驱体,随后通过高温煅烧法合成了多孔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研究,发现钴-镍-锌氧化物/碳复合物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达155 m2/g.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钴-镍-锌氧化物/碳纳米复合物的比容量为804 F/g,远高于钴-镍氧化物的比容量(180 F/g),且1000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94.4%;在高电流密度10 A/g下,比容量保持率为90%.  相似文献   

4.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Ag/Al2O3(Li2O)/g-C3N4复合催化剂,考察了其可见光催化乙醇制取环氧乙烷的性能。Li2O可调变Al2O3表面的酸性,从而降低了主要副产物乙醛的选择性。Ag/Al2O3(Li2O) 在g-C3N4上的负载量对产物环氧乙烷的选择性有较大影响,当Ag/Al2O3(Li2O) 负载量为5wt%时,乙醇具有较高的转换率,且环氧乙烷的选择性高达100%。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采用Fe3+对含有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预包覆Fe3O4的GO自支撑膜进行改性处理制备Fe3+诱导交联的预包覆Fe3O4纳米粒子复合热还原型氧化石墨烯自支撑膜(Fe3+@Fe3O4/r GO)。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表征材料组成、结构与形貌,并研究Fe3+@Fe3O4/r GO自支撑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储锂性能。结果表明球状Fe3O4纳米颗粒被GO片层紧密包裹,且经过Fe3+诱导交联的Fe3+@Fe3O4/r GO自支撑膜稳定性显著提高;电化学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0 m A/g恒...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基底喷涂法分别制备了FA0.85MA0.15PbI3和(FAPbI3)0.85(MAPbBr3)0.15两种混合阳离子钙钛矿薄膜,对两种薄膜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测试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混合阳离子钙钛矿薄膜平整致密,FA0.85MA0.15PbI3结晶性更好,并且吸收带边和吸收强度更大。将两种薄膜组装成平板太阳能电池,对电池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A0.85MA0.15PbI3 PSCs光电转换效率为13.21%,(FAPbI3)0.85(MAPbBr3)0.15 PSCs光电转换效率为12.08%,并且(FAPbI3)0.85(MAPbBr3)0.15 PSCs在放置80 d后,性能基本无变化,表明喷涂法制备(FAPbI3)0.85(MAPbBr3)0.15 PSCs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分别在钙钛矿前驱体中添加一系列的反溶剂乙酸乙酯(EA)和乙腈(ACN),制备出不同形貌的CsPbBr3薄膜,探究薄膜质量与太阳电池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在大气制备环境中,反溶剂有助于CsPbBr3晶粒的生长,薄膜表面缺陷明显减少,太阳电池各性能参数(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以及填充因子)均有所提升,尤其是添加乙腈(V(PbBr2/DMF)∶V(ACN)=10∶1)后,光电转换效率(PCE)从3.16%提高到7.10%。  相似文献   

8.
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NASICON型Na3V2(PO4)3材料,由于其稳定的电压平台,较高的理论容量(117 mA∙h/g),被视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溶剂热和进一步热处理的方式,获得石墨烯包封Na3V2(PO4)3的复合材料[Na3V2(PO4)3/G],有效提高了Na3V2(PO4)3的电子导电性。在0.01 ~ 3.00 V电压区间,0.2 C倍率进行测试时,Na3V2(PO4)3/G复合材料在230圈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00.9 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68.4%,即使在5 C倍率,其放电比容量仍可达65.2 mA∙h/g。然而,纯相Na3V2(PO4)3的放电比容量仅为47.4 mA∙h/g,容量保持率仅为44.7%,在5 C倍率时,其放电比容量仅为25.1 mA∙h/g,证实石墨烯包封结构能显著提升Na3V2(PO4)3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9.
桂莹 《可再生能源》2023,(4):434-441
为促进氨氢可再生能源发展,文章基于高阶离散格式、详细动力学模型对NH3及NH3/H2/N2燃料的自燃过程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NH3部分裂解对均质、非预混条件下燃料着火延迟时间、关键反应路径、自燃火焰结构、火焰位移速度等动力学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NH3预裂解可有效降低均质及非预混条件下的着火延迟时间,且在低温工况中尤为明显;在NH3自燃过程中,NH3+OH<=>H2O+NH2是NH3消耗主导反应;在NH3/H2/N2自燃过程中,H-O反应体系的增强使得NH3+O<=>NH2+OH成为额外的NH3消耗路径,H+NH3<=>H2  相似文献   

10.
为使TiO2能在可见光下发挥其于紫外激发的高光催化活性,且易于从处理废水中分离,采用溶胶-凝胶法将TiO2与掺杂稀土离子Er3+的上转换发光剂Er3+∶YAlO3结合再负载到球形活性炭(SAC)表面,制备可见光响应的负载型Er3+∶YAlO3/TiO2-SAC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制备的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催化活性,并探讨不同Er3+∶YAlO3/TiO2的负载方式、负载量等制备条件对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方式为Er3+∶YAlO3/TiO2烧结后与SAC在乙醇介质中混合并进行30min磁力搅拌、以Er3+∶YAlO3/TiO2与SAC质量比为1∶4时制备的光催化剂活性最高,甲基橙的脱色率在240min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1.
锑基硫属化合物是一类性质稳定、环境友好、元素含量丰富、带隙连续可调、光电性质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包括硒化锑(Sb2Se3)、硫化锑(Sb2S3)以及硒硫化锑[Sb2(S,Se)3]等。其中,Sb2(S,Se)3的带隙和太阳光谱的匹配度较高,比较适合作为太阳电池的光吸收层材料。以Sb2(S,Se)3为光吸收层的太阳电池取得了10% 的认证能量转换效率,显示了锑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的巨大潜力。本文详细阐述了锑基硫属化合物的材料及光电特性、薄膜制备工艺及缺陷特性。结合近年来锑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提高锑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性能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利用 Chemkin 软件中对冲火焰模型对 CO2和 H2O 气氛下甲烷 MILD 富氧燃烧进行详细数值模拟,对比了两种气氛下 NO 和 CO 的排放规律和生成机理.结果表明,MILD-CO2燃烧模式下 CO 排放浓度约为 MILD-H2O 燃烧模式下的 3 倍.敏感性分析发现 CO2的分解会增加 CO 排放浓度,而 MILD-H2O 燃烧模式下 H2O 分解生成的 OH 基团促进了 CO 的氧化,降低了 CO 的排放浓度.同时,MILD-CO2燃烧模式下 NO 排放浓度约为MILD-H2O 燃烧时的 4 倍,且 MILD-H2O 燃烧模式下 NO 生成对氧化剂进口温度的变化不敏感.通过分离 NO 生成路径发现,两种气氛下 N2O 中间体路径主导了 NO 的生成,NO 再燃可以消耗 20%以上生成的 NO,其余路径相对不重要.结果表明 MILD-H...  相似文献   

13.
光电催化CO2还原制备碳氢燃料是缓解当前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潜在策略。现阶段,光电极的构建依然是光电催化CO2技术的关键点。由于Cu基催化剂具有低成本、高C2+选择性、高稳定性等适宜CO2还原应用的特性,构建新型Cu基光电极仍是CO2还原研究领域中研究热点。本文从P型Cu2O光阴极入手,系统研究了电沉积工况与光电催化CO2还原反应之间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恒温环境中,施加0.5 mA/cm2恒电流密度可获得结晶度良好的Cu2O光阴极,并实现C2产物的合成。其中,乙醇的选择性可达5.3%。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设计和制造具有高活性的光电催化CO2还原光电阴极提供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空穴传输层Spiro-OMeTAD和Ag电极之间引入三氧化钼(MoO3)空穴修饰层,并研究其对空气中刮涂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结合导电性测试、稳态光致发光光谱和水接触角测试等探究其影响机制。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MoO3可提升空穴传输能力和减小界面电阻,同时对下方的Spiro-OMeTAD及钙钛矿起到保护作用,可减缓空气中水氧侵蚀。基于MoO3界面修饰层的在空气中刮涂制备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由15.14%提升至18.30%,尤其是填充因子的平均值由60%提升至76%,电池稳定性得到改善,未封装电池在400 h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0%。  相似文献   

15.
利用Aspen Plus 软件建立干桦木屑在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中的气化模型,模拟值与文献实验值吻合良好。利用Aspen Plus的灵敏度分析模块模拟分别以水蒸气(H2O)和二氧化碳(CO2)为气化剂时气化剂/生物质碳比(GC值)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并结合H2O、CO2各自的特点研究其复合气化。结果表明,H2O气化时可获得富氢煤气,但其净CO2排放量较高;CO2气化时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较低,但净CO2排放量较低;H2O、CO2复合气化使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略有降低,但可有效减少气化系统中的净CO2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烟气温度和氧浓度对NH3还原NO过程的影响,通过对3种典型氮氧化物机理模型的对比与验证,选取Glarborg1998机理模型对不同温度(800~1 600℃)及O2浓度下NH3还原NO反应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O2浓度条件下,NH3还原NO过程仅在一定温度窗口内才能获得较高的脱硝效率,这主要是由于H能与O2反应生成O、OH以促进NH3分解生成NH2,保证NH2还原NO;温度过高会促进NH2氧化,导致脱硝效率降低.高温条件下O2浓度降低时,虽然抑制了OH基团的形成,但H与CO2、H2O反应生成OH的反应速率明显增大,促进了NH2的生成及其对NO的还原;同时,O2浓度降低也抑制了NH2氧化生成NO的反应,使得高温还原性气...  相似文献   

17.
无盖板PV/T组件相比于盖板式PV/T组件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电能输出方面的优势明显。基于此,提出一种无盖板型水冷式PV/T模块,并搭建由光伏对比模块、水冷式PV/T模块以及无冷却水循环的PV/T对比模块构成的实验平台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温度、流量对无盖板PV/T模块电、热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冷作用下,PV/T模块的光伏组件温度显著降低,与PV/T对比模块相比发电效率提升11.54%;环境平均温度为21.7 ℃、平均辐照度650 W/m2的测试条件下,流量0.12 m3/h时模块的电效率为17.44%,热效率为19.80%,综合效率达到65.69%,考虑到循环泵消耗的电能,表面积1.93 m2的水冷式PV/T模块全天可存储有效能3.72 MJ。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燃煤烟气飞灰中Cd元素对V-Mo/Ti脱硝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制备V-Mo-Cd/Ti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H3-程度升温脱附(TPD)等手段,研究了Cd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Cd会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相比V-Mo/Ti催化剂,V-Mo-Cd/Ti催化剂上的V5+物种减少,V5+/(V3++V4++V5+)比率降低。此外,Cd还会造成催化剂的Oα/(Oα+Oβ)比率和表面酸量的降低。因此,V-Mo-Cd/Ti催化剂的脱硝活性低于V-Mo/Ti催化剂。通过将V-Mo/Ti催化剂中MoO3的质量分数由3%提升至5%,可以有效减小Cd对催化剂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SE+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管式扩散炉扩散后硅片发射极方阻均匀性差的问题,在扩散工艺的“预沉积”步骤设计小氮气(N2)流量、氧气(O2)流量、炉内压强参数变化实验,研究小N2流量、O2流量和炉内压强变化对发射极方阻、方阻均匀性及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小N2流量、O2流量及扩散过程中的炉内压强可以有效提高发射极方阻均匀性,并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小N2流量为1000 sccm、O2流量为600 sccm、炉内压强为80 kPa的工艺条件下可实现发射极的方阻均匀性最佳,均值为4.94%;此时“SE+PERC”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23.11%。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以Fe2O3为载氧体、以CaO捕集CO2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系统,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模拟,以合成气组成(干基)、合成气氢碳比、含碳产物的碳摩尔分布、冷气效率及收率等为系统性能评价指标,重点分析了燃料反应器温度(TFR)、载氧体Fe2O3与生物质碳摩尔比(Fe2O3/C)、水蒸气与生物质碳摩尔比(Steam/C)、CaO与生物质碳摩尔比(CaO/C)等系统参数对固体生物质化学链气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FR = 825℃、Fe2O3/C = 0.5、Steam/C = 0.71和CaO/C = 0.26条件下,合成气制备系统性能较优,合成气中H2和CO2含量分别为55.2%和15.4%,氢碳比为1.93,冷气效率为78.2%,被CaCO3捕集的生物质碳为18.2%,收率(湿气基)为1.95 Nm3/kgbiomass,其中合成气中H2和CO收率为1.24 Nm3/kgbiom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