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文龙  钱付兰  陈洁  赵姝  张燕平 《计算机应用》2005,40(12):3445-3450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从用户的历史交互项目中学习用户偏好,根据用户的偏好推荐相似的新项目。现有的协同过滤方法认为用户所交互的一组历史项目对用户的影响是相同的,并且将所有历史交互项目在对目标项目作预测时的贡献看作是相同的,导致这些推荐方法的准确性受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最相关注意力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包含两层注意力网络。首先,使用项目级注意力网络为不同历史项目分配不同的权重来捕获用户历史交互项目中最相关的项目;然后,使用项目交互级注意力网络感知不同历史项目与目标项目之间的交互关联度;最后,通过两层注意力网络的使用来同时捕获用户在历史交互项目上和目标项目上的细粒度偏好,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推荐工作。在MovieLens和Pinterest两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推荐命中率上与基准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协同过滤(DeepICF)算法相比分别提升了2.3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算法在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张文龙  钱付兰  陈洁  赵姝  张燕平 《计算机应用》2020,40(12):3445-3450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从用户的历史交互项目中学习用户偏好,根据用户的偏好推荐相似的新项目。现有的协同过滤方法认为用户所交互的一组历史项目对用户的影响是相同的,并且将所有历史交互项目在对目标项目作预测时的贡献看作是相同的,导致这些推荐方法的准确性受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最相关注意力网络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包含两层注意力网络。首先,使用项目级注意力网络为不同历史项目分配不同的权重来捕获用户历史交互项目中最相关的项目;然后,使用项目交互级注意力网络感知不同历史项目与目标项目之间的交互关联度;最后,通过两层注意力网络的使用来同时捕获用户在历史交互项目上和目标项目上的细粒度偏好,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推荐工作。在MovieLens和Pinterest两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推荐命中率上与基准模型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协同过滤(DeepICF)算法相比分别提升了2.3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验证了该算法在为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在计算项目之间相似度时只考虑历史项目的评分,而忽略了历史项目偏好对其的影响,以至于推荐精度不够理想。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电影推荐算法。根据得到的隐性反馈,在特征级注意力框架上,从项目内容特征提取网络开始,学习项目特征的偏好;将项目特征偏好与项目特征加权得到项目内容特征向量;在项目级特征注意力框架中,通过项目内容特征向量学习对项目偏好的评分,从而产生最终的推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推荐算法在MovieLens 100K和MovieLens 1M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和推荐个性化较传统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出较为优越的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神经协同过滤算法在隐式反馈数据集上对用户和项目建模,由于隐式反馈数据天然带有很强的噪音,这给模型的学习带来了挑战.为了缓解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通道的神经协同过滤算法,该方法使用自编码器去挖掘用户和项目的特征向量,然后结合用户和项目的辅助信息一起通过多层感知机去学习特征向量不同维度之间的高阶交互关系,并将其与传统的神经协同过滤算法融合,以此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命中率.此外,在隐式反馈数据集上进行负采样不易且采样结果会极大程度影响模型的表现,文中采用一种基于传统矩阵分解的概率负采样方法克服这个问题,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本文在公开数据集MovieLens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的算法比其他先进算法有更优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使用表示学习方法和匹配函数学习的方法来匹配用户喜欢的物品,但这不能充分表达用户对不同物品的真实偏好,且这些模型并不能有效捕获用户和物品交互时嵌入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为此,该文提出基于通道注意力的神经协同过滤模型NCFCA(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based on Channel Attention)。首先,在网络中通过注意力机制对不同的物品分配不同的权重,来影响用户对物品的偏好程度;其次,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升用户和物品的关联性,并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来挖掘丰富的语义信息;最后,利用广义矩阵分解方法来缓解因用户物品交互产生的数据稀疏问题并且将三个不同的模块(A-MLP、E-CNN、GMF)融合在一起。在MovieLens 1M和Lastfm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NCFCA模型的准确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出较为优越的推荐性能。  相似文献   

6.
7.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过载问题日趋严重,为了解决传统推荐技术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社会推荐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图神经网络(GNNs)作为一种能够自然整合节点信息和拓扑结构的网络,为改进社会推荐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但基于图神经网络的社会推荐还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如何从用户项目交互图和社交网络图中学习准确的用户和项目的潜在因子表示;简单映射用户和项目的固有属性来获取嵌入,但用户项目交互的关键协作信号未被学习。为了学习更准确的潜在因子表示,捕获关键的协作信号,提升推荐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基于图注意力的神经协同过滤社会推荐模型(AGNN-SR)。该模型基于用户项目交互图和社交网络图,通过多头注意力机制多角度地学习用户和项目的潜在因子;此外,图神经网络利用高阶连通性递归地在图上传播嵌入信息,显式编码协作信号,探索用户和项目之间的深层复杂的交互关系。最后,在3个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AGNN-SR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推荐系统研究中,用户的隐式反馈,以及极度稀疏的数据,已成为影响协同过滤推荐效果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深度学习协同过滤算法,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用户-项目矩阵的隐层特征进行学习,再结合协同过滤,对用户-项目的交互信息进行建模,并将两种特征融合预测推荐列表.以众筹平台的数据为实验对象,比较模型中各参数对推荐效果的影响,并设计与基线方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均匀采集负反馈,并在一定卷积层数的网络中,数据稀疏度越高,效果越好;对比基线方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公开数据集(Yahoo!Movie)上取得了最好的推荐结果.本文提出的算法有助于提高众筹平台的融资成功率,同时也丰富了推荐系统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
将显式特征与隐式反馈相结合是提高单类协同过滤(OCCF)推荐准确性的常用方法.但目前的研究一般是直接将原始显式特征或交叉特征集成到OCCF模型中,因其难以判断哪些显式特征是真正重要的,故很难获得显著的性能改进.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耦合用户公共特征的单类协同过滤推荐算法(UCC-OCCF).首先,建立基于邻居的共同偏好表示...  相似文献   

10.
面对数量庞大的用户和物品数量,推荐系统通常面临着数据稀疏的问题,为缓解此问题,提出了一个融合注意力机制和自编码器的协同过滤模型。该模型将评分信息送入一个基于自编码器的协同过滤子模型中以挖掘用户整体偏好,同时将评分信息送入一个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子模型中以挖掘物品与物品之间的局部依赖信息,随后将两个子模型的结果相融合,拟合出最终的结果。模型在MovieLens和Pinterest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基准相比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注意力网络和神经协同过滤模型(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NCF)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组推荐系统模型SAGR(self-attention group recommendation),用于建模用户交互数据以及学习群组潜在偏好的表示。通过在用户级和项目级分别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动态调整组中每个用户的权重,解决偏好融合问题从而得到组表示。再通过多层神经网络框架NCF从数据中挖掘组和项目之间的交互,最终完成群组推荐。在CAMRa2011和MovieLens数据集上与同类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AGR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组推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协同过滤Attention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研究在评论性数据中用户个性及产品信息对数据情感类别的影响。在影响数据情感类型的众多因素中,该文认为评价的主体即用户以及被评价的对象等信息对评论数据的情感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协同过滤Attention机制的情感分析方法(LSTM-CFA),使用协同过滤(CF)算法计算出用户兴趣分布矩阵,再将矩阵利用SVD分解后加入层次LSTM模型,作为模型注意力机制提取文档特征、实现情感分类。实验表明LSTM-CFA方法能够高效提取用户个性与产品属性信息,显著提升了情感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协同过滤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志佴  邹恒明 《计算机工程》2008,34(23):153-154
针对当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中邮件性质评价难及邮件附件判断难的问题,提出协同过滤模型,设计一个多层次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该系统针对垃圾邮件一般群发给多人的特点,提取用户的操作和阅读速度进行反馈,利用他人的反馈结果进行协同过滤。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协同过滤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垃圾邮件过滤的召回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荐系统可以用来处理信息过载的问题。由于传统推荐系统的诸多问题导致其无法处理发掘隐藏信息,提出一种自适应图卷积注意力神经协同推荐算法(ANGCACF)。首先获取用户和项目交互图,通过图卷积神经网络自适应的聚合用户和项目特征信息;其次对用户和项目特征信息添加自适应扩充数据,以解决数据稀疏性,利用注意力机制对用户和项目特征信息及添加的自适应扩充数据重新分配权重;最后将得到的用户和项目特征表示使用基于矩阵分解的协同过滤的算法框架得出最终推荐结果。在MovieLens-1M、MovieLens-100K和 Amazon-baby三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推荐准确率、召回率、MRR、命中率和 NDCG 五个指标上均优于基线方法。  相似文献   

15.
R树是一个高度平衡树,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空间索引结构.本文以用户行为的历史数据之间的相似度构造R树,提出一种基于R树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R_CF);另外,从用户的隐式反馈着手,构建用户兴趣行为数据模型,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仿真实验表明:较之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CF),本文提出的R_CF算法可以极大提升推荐top-n个相似度最高的用户时的查询速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算法最初以用户和物品的ID信息作为输入,但是ID无法很好地表现用户与物品的特征。在原始数据中,用户对物品的评分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出用户和物品的特征,但是未考虑用户的评分偏好以及物品的热门程度。在评分任务中使用隐式反馈和ID信息作为用户与物品的特征,在消除用户主观性对特征造成的噪声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冷启动问题,利用单层神经网络对原始高维稀疏特征降维,使用特征交叉得到用户与物品的低阶交互,再利用神经网络捕获用户与物品的高阶交互,有效提取了特征间的高低阶交互。在四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精度。  相似文献   

17.
知识图谱(KG)能够缓解协同过滤算法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在推荐领域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现有的很多基于KG的推荐模型混淆了用户物品二部图中的协同过滤信息和KG中实体间的关联信息,导致学习到的用户向量和物品向量无法准确表达其特征,甚至引入与用户、物品无关的信息从而干扰推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协同信息的知识图注意力网络(KGANCF)。首先,为了避免KG实体信息的干扰,网络的协同过滤层从用户物品二部图中挖掘出用户和物品的协同过滤信息;然后,在知识图注意力嵌入层中应用图注意力机制,从KG中继续提取与用户和物品密切相关的属性信息;最后,在预测层将用户物品的协同过滤信息和KG中的属性信息融合,得到用户和物品最终向量表示,进而预测用户对物品的评分。在MovieLens-20M和Last.FM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与协同知识感知注意力网络(CKAN)相比,KGANCF在MovieLens-20M数据集上的F1分数提升了1.1个百分点,曲线下面积(AUC)提升了0.6个百分点;而在KG相对稀疏的Last.FM数据集上,模型的F1分数提升了3.3个百分点,AUC提升了8.5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KGANCF能够有效提高推荐结果的准确度,在KG稀疏的数据集上显著优于协同知识嵌入(CKE)、知识图谱卷积网络(KGCN)、知识图注意网络(KGAT)和CKAN模型。  相似文献   

18.
显式反馈与隐式反馈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推荐性能.但是现有的融合显式反馈与隐式反馈的推荐系统存在未能发挥隐式反馈数据缺失值反映用户隐藏偏好的能力,或者未能保留显式反馈数据反映用户偏好程度的能力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显式反馈与隐式反馈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算法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利用加权低秩近似处理隐式反馈数据,训练出隐式用户/物品向量;第2阶段引入了基线评估,同时将隐式用户/物品向量作为补充,通过显隐式用户/物品向量结合,训练得出用户对物品的预测偏好程度.该算法与多个典型算法在标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比较,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欧朝荣  胡军 《控制与决策》2024,39(3):1048-1056
融合显式和隐式反馈已被应用于提升推荐模型的性能,但是,现有的此类推荐模型未能保留显式反馈中反映用户偏好程度的信息,且现有研究认为拥有显式反馈的数据和仅拥有隐式反馈的数据对于模型具有同等影响,未能充分发挥显式反馈的优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显式和隐式反馈的协同过滤推荐模型(CEICF).首先,所提出模型提取显式反馈中的特征得到用户/物品的全局偏好向量;然后,从隐式反馈中提取用户/物品的潜在向量,进而将两种向量进行融合得到用户/物品的偏好向量;最后,使用神经网络预测用户与物品交互的可能性.在训练模型时,定义一种加权的二进制交叉熵损失函数,加强显式反馈对模型的影响来增强模型捕获用户偏好的能力.为了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在覆盖不同领域的现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EICF可有效地融合显式和隐式反馈,且推荐效果相对于基线模型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陈一然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8):2288-2291,2296
矩阵分解由于其简单可靠的特性,是推荐系统中最重要的算法之一,由于内积无法完全捕捉用户和商品间的交互,矩阵分解的性能难以继续提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进了基础的距离度量分解模型,提出了基于偏置度量分解与隐反馈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并对用户评分时间动态建模,进一步提升了模型性能。针对推荐系统中最常见的评分预测任务,分别在三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