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胡嘉  刘波  孔嫦娥  袁玲  陈继贤  冯兰 《辽宁化工》2014,(10):1277-1280
稠油掺稀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原油粘度,减少摩擦阻力,提高原油的流动系数,是稠油井开采的一种常规方式。基于稠油粘度对温度的敏感性,分别根据正掺和反掺两种掺稀方式建立了井筒温度分布的模型,对掺稀油井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由计算结果可知:影响稠油井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油井含水率、掺入点深度、掺入稀油量和掺入稀油井口温度;用VB语言编制程序计算得出不同条件下的井筒温度分布曲线,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掺稀降粘的关键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2.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建忠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0):45-46,119
本文针对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油藏特点,在系统认真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掺稀油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增大油井生产压差、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稠油冷采螺杆泵深抽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为鲁克沁超深稠油油田螺杆泵开采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洼38块由于低压、低产,原油在管线中流速慢,必须细致入微地搞好掺油工作。本文从掺油机理进行分析,运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提出了最佳配比量的确定,并从开采层位、沉积相、吞吐周期、生产阶段和地面情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别的油井进行掺稀油生产技术的研讨,为同类稠油油田掺稀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层稠油掺稀举升方式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稠油掺稀油降粘工艺包括开式反循环掺稀油和空心抽油杆掺稀油。这两种掺稀降粘方式对机抽系统的悬点载荷、杆柱应力分布、温度分布规律不同,因而在深层稠油举升中的适用性也不同。本文在建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用吐鲁番油田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证明开式反循环掺稀油工艺对于吐鲁番油田深层稠油举升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十二区是中国石化在西部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具有超深、超稠等特点,所产原油具有高粘度、高含蜡、高含硫化氢等特点,原油粘度在7.8~140万毫帕·秒(50摄氏度),开采难度极大。全部油井均采用掺稀油降粘开采,目前做为稀油的稀源随着稠油上产需要,已日趋紧张,现场实践表明,一方面通过优化掺稀量、油田化学降粘实验等采油工艺技术可节约或替代目前稀源,另一方面现场管理在稠油开采中特别是对于稀源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塔河油田十二区超深超稠原油开采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春光油田稠油降粘技术以套管掺稀降粘工艺为主,本文通过实验并结合掺稀技术在春光油田的应用现状,对掺稀比例、掺稀温度、掺稀压力等参数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优化,优化后的掺稀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较好,稀油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原油田濮深18块稠油油藏特点和稠油性质,进行了稠油掺稀降粘规律和流变性室内实验研究。采用4种类型稀油对PS18-1井超稠油进行定温条件下不同掺稀比例的稠油降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稀油类型和掺稀比例等因素都会影响降黏的效果。当稠油与文一联稀油以体积比1:2混合后,稠油黏度下降幅度较大,降粘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类型稀油。将实验测得的稠油掺稀粘度数据进行拟合后得到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低产液井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逐年增加,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日益突出,间抽是一种提高油井系统效率、降低单井能耗的工艺技术。鲁克沁深层稠油举升采用了泵上掺稀降黏工艺,通过优化间抽制度,并结合物联网建设和平台的深度开发应用,实现了一键配掺稀、自动调配掺稀、远程停井的功能,不仅能够提高机械采油工艺技术指标,还能节约电能、掺稀用量,减少设备损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于稠油重质成份多,粘度大,相对密度大,在油藏条件下原油几乎不能流动的问题,辅助举升纳米降粘防蜡一体化技术利用Co-88为主料的微晶巨磁合金特性,经过先进的纳米成型技术制作的纳米降粘防蜡一体化装置,通过物理方法改变了原油碳分子结构,达到井筒降粘防蜡的作用和功效,针对具有一定粘度的稠油井,可在不注汽、不掺稀油的情况下,实现干抽,并可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针对结蜡严重的油井实现不洗井生产,并大大降低了因热洗井而对油层造成的伤害。同时该技术与防砂筛管组成降粘防蜡防砂一体化装置还可对出砂井实现防砂。  相似文献   

11.
混输原油物性参数是表征原油基本性质和流体流动流变的参数,是输油工艺设计和管道运行的基础,所以评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技术能直观地反映出混输原油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L油田具有高酸、高粘、高含蜡的"三高"特征;各平台月产能的变化,引起混输原油粘度、凝固点和蜡含量的变化;由于酸值偏高,在输油工艺中,应加强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升油田目前蒸汽吞吐前置式助排工艺中存在的表面活性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问题,开发了活性蒸汽吞吐工艺技术。经现场应用证明,该工艺平均可降掺29%,降黏率达90%以上,取得了应有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A油田油井全井段结蜡的特殊性,从影响结蜡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了原油组分、原油含蜡量,蜡样成分;同时考虑压力与气油比对析蜡温度的影响,采用高温高压釜与石蜡沉积激光检测仪分析了不同压力、不同气油比下析蜡点,掌握了A油田全井段结蜡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原油析出蜡主要以微晶蜡为主,而且熔点较高,不宜采用热洗方法清蜡。针对这一点,现场开展了防蜡防垢降粘增油器、声波防蜡器、空化防蜡器三种防蜡工艺对比试验;室内评价了长庆油田目前在用的五种清蜡剂对A油田的适应性。优选出适合A油田的防蜡工具和化学清蜡剂,对该油田清防蜡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技术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梦影  陈磊 《当代化工》2014,(10):2046-2048
对稠油输送的技术难点迚行了分析,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输送技术,重点介绍了稠油加热输送以及稠油不加热输送中的掺稀输送、乳化输送以及稠油改质输送,阐明了各自输送的机理、研究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几种管输斱式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选择稠油管输技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结合轮西油田油藏现状,对稠油掺稀技术在该油田的应用状况,包括掺稀比、含水率、掺稀压力、掺稀温度、掺稀点对稠油掺稀技术影响和稠油掺稀集输流程,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王利生 《化工学报》2015,66(11):4297-4303
深层油气资源开发面临高温、高压和高矿化度等复杂地质环境。地层中自然存在高浓度的盐水,在油水被采出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和油水中溶解气体量的变化,盐类在储层中或在井筒中的沉淀所造成的储层伤害或井筒堵塞等问题是导致油气采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目前,能描述高压高矿化度油气藏流体盐的沉淀问题的相平衡模型尚处于开发之中,采用电解质溶液基团贡献的活度因子模型来改进状态方程的混合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It has been known that the productivity of artesian well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ls.This work targets two deep artesian wells (>5000 m) that are producing heavy crude oil.The impacts of well conditions including temperature,pressure and shear rate,on the crude oil rheology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and correlated using several empirical rheological models.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this heavy oil is ver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as result of microstructure change caused by hydrogen bonding.The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heavy oil is also significantly impacted by the imposed pressure,i.e.,the viscosity flow activation energy (Eμ) gentl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pressure.The viscosity-shear rate data are well fitted to the power law model at low temperature.However,due to the transition of fluid feature at high temperature (Newtonian fluid),the measured viscosity was found to slightly deviate from the fitting data.Combining the evaluated correlations,the viscosity profile of the heavy crude oil in these two deep artesian wells as a function of well depth was predicted using the oilfield producing data.  相似文献   

18.
马爱青 《河南化工》2011,(23):40-42
针对稠油多轮次吞吐中后期油藏渗流能力差、剩余原油黏度高、含水高的特点,研制出新型高效稠油分散降黏体系FSJN。考察了体系的溶解沥青能力、耐温性、降黏率。稠油分散降黏体系能够溶解分散沥青,可耐温160℃。50℃稠油分散降黏体系用量0.6%可将原油黏度降低至300mPa·s以下。60℃、0.6%稠油分散降黏体系可提高纯热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七里村采油厂原油(延50-1,郑597-5)组分特点,进行清防蜡菌种选育.最终优选出适合采油厂油井生产的清防蜡菌种DM-1。并结合采油厂进行现场试验,总结出一套符合采油厂油井地质情况和蜡质特性的微生物清防蜡配方和施工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项微生物清防蜡工艺能有效解决七里村油田的清防蜡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