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一则关于"切菜板致癌"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帖子称,没有洗干净的切菜板会积累剧毒的黄曲霉素,长期使用会诱发癌症。对于这则消息,专家表示,市民无需过分担心,但日常使用切菜板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清洁,避免病从口入。网上热传切菜板致癌近日,记者找到了这篇名为《一家三口全得癌症,竟然祸起切菜板》的帖子。文中提到,北京的王女士一家人相继患上癌症。父亲患有结肠癌,哥哥得脑癌,她得了肺癌。他们一家人部没有不良嗜好,至今都不清楚为什么成为癌症家庭。医生表示,他们得癌症是因为使用了不卫生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饮食抗癌"的说法逐渐流行,那么,吃什么可以不得癌症?食疗的抗癌作用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让专家感到为难。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重点学科主任、全军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专门对"饮食与癌症"做了相关解读。不能被"数字饮食"框死每天吃500 g蔬菜、600 g谷类、5种水果、90 g红肉、6 g食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癌症的重视,渐渐地出现了许多牢记"数字密码"的防癌者。"世界上没有哪组‘饮食密码’是万能防癌的!"欧阳学农指出,防癌包括了遗传、饮食、起居、心情、锻炼等  相似文献   

3.
袁月 《美食》2012,(9):50-51
"吃什么食物能致癌","什么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备受大家关注的话题。近日,网络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图谱迅速走红,短短几天内就被转发上千次。不仅普通老百姓关心,许多与健康有关的专业人士也纷纷转发,更有多家媒体对此做出报道。这张图谱的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一共列举了近20种食物和15种癌症的关系,分别用红色、黄色和蓝色显示食物增加或降低某种癌症风险的可能性。图谱上说得到底有没有道理,哪些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4.
牡蛎鲜美     
正上海的美食流行愈来愈花样百出了,这也与上海人留给全国人民的印象有关——头脑灵活,朝三暮四,吃着碗里还惦记着人家盘里。可是换个角度看,就是追求创新,永不落后。这不,靠盐焗海鲜打天下的"××小姐不等位"、以牡蛎为卖点的"小×蚝情"火得一塌糊涂,几次路过,门口等位人太多,我们吃饱了  相似文献   

5.
攻克癌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自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对肿瘤的叙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瘤"字出现。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不少肿瘤疾病的记载:如用积聚、噎膈、乳岩描述肝癌、  相似文献   

6.
医学研究证明,大约有95%的癌症与我们生存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有关,这其中有一半来源于我们的食物。食物中致癌物质的出现,多数与保存方法和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有关,然而,这些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7.
粮油食品由于其特殊性会在存储过程中出现发霉问题,若被黄曲霉污染则会使其中的黄曲霉素超过国家标准,被人们食用后,会导致肝脏受损,甚至引发癌症。因此,分析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和产生原理,制定有效的措施避免毒素的超标是确保粮油食品安全和降低经济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药品》2011,(2):17-17
英国科学家日前公布了一项研究报告:他们找到了"急性癌症"的形成原因。研究报告说,由于细胞内的染色体发生"爆炸",破坏了DNA,从而让人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患上癌症。传统理论认为癌症是人体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细胞突变后,慢慢演化的结果。研究人员是通过研究750个肿瘤的遗传缺陷后,得出以上研究结论的。其中大部分的案例都与传统理论相符,染色体的损坏是常年累积的结果。然而,其中至少有1/40的肿瘤不符合"标准模式",有的染色体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遭到破坏的。这种"急性癌症"在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混合酸酐法将神经性贝毒素PbTx-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用免疫原PbTx-BSA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经过4次亚克隆获得一株可稳定分泌抗PbTx-2的杂交瘤细胞株4B5,间接ELISA法测得腹水效价为1:5.12×104,抗体亚类为IgM,亲和常数为2.32×107mol/L。  相似文献   

10.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具有广泛的毒性作用,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状。如果人和动物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或饲料,则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或使畜牧业生产蒙受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对此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针对食品、农产品霉菌毒素残留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并对食品、粮食规定了最低允许残留限量。由于农产品毒素污染主要与气候和生物学因  相似文献   

11.
得宝口服液是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科研人员历经十年之久,为癌症患者专门研究的防癌抗癌营养补液.迄今为止原名为“液体蘑菇”的得宝营养液尚未做任何广告宣传,但却被某些癌症病友竟相传销;三年前“液体磨菇”就被评为九一年中  相似文献   

12.
<正>据《晚霞报》报道,"趁热吃"一向是中国人待客的一句客套话,不过,这种礼节似乎应该改改了。近日,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的一项报告指出,吃得过冷过热都会有损肠道和身体机能,平时多吃和体温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缓肠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3.
以巯基乙酸作为稳定剂制备了水溶性CdTe量子点,将纯化后的量子点与微囊藻毒素-LR抗体偶联,通过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CdTe量子点与微囊藻毒素-LR抗体的相互作用,得到了量子点与抗体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Kapp(84.3M-1),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6.74×104(298 K),6.11×104(304 K),5.93×104(310 K)),结合位点n和结合常数K。此外,还研究了量子点与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H(0),△G(0)和△S(0),经实验数据发现,量子点与抗体之间的作用力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氢键、范德华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每个癌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元气大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周振华副教授指出,传统的中医食疗理念和方法,可以逐步改善癌症患者放化疗之后体质虚弱的情况,助力癌症患者快速康复。癌症患者不能"十全大补"不同的肿瘤治疗手段,会造成不同的副反应。经过化学治疗的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吃东西没有味道,身体非常累甚至连走路都非常困难,或者  相似文献   

15.
正癌症猛于虎。近年来,癌症逐渐成为位居前三位的人类死亡"杀手"。而且,癌症是少有的几个迄今为止未找到病因的疾病,攻克癌症至今仍是医学难题。但是,对癌症我们并非束手无策。研究已证明,如果饮食得当,多种癌症的发生率将下降70%~80%。自然存在食品中的自然致癌物最重要的是真菌毒素污染,其中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它主要污染  相似文献   

16.
对来源于不同生产流通环节花椒样品的霉菌污染情况和毒素残留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所采集的25个样品中,68%存在霉菌总数超标,粉末样霉菌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颗粒样,菌落总数达3.4×103 cfu/g;塑料密闭包装条件下,4℃冷藏样品污染霉菌菌落总数较常温储藏的高2~10倍,达2.4~6.6×103 cfu/g;样品中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含量与霉菌污染程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辐照处理能够有效减少花椒中活菌数目,但对霉菌毒素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正应对水稻"癌症",研发商业化"癌症"水稻品种,湖南有了新进展。20日,记者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携团队入主省级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构建了"稻瘟病病菌动态监控平台",根据该平台成果,现已培育出含不同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俗称水稻"癌症"。其发病严重时,可致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袁隆平团队核心育种专家邓启云介绍,截至目前,对付稻瘟病,并无  相似文献   

18.
越吃越焦虑     
查一路 《中国食品》2012,(11):61-61
西方一位哲人说,人应该像动物一样,有足够的食物和水就安然自乐,不必焦虑。眼下,食物是足够了。可是,吃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最近,传出药品胶囊里含重金属铬,连吃药都吃得不安心了。虽然,有专家说,胶囊中铬含量很低。可胶囊是旧皮革中提炼出来的,难怪有网友借此号召全民锻炼好身体,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吃皮鞋"。  相似文献   

19.
正清明节,我和父亲回老家给母亲扫墓。母亲死于胃癌,这种癌症,据说与生气有关,虽然不知这说法是否科学,但母亲生前的确是个容易生气的人,而父亲也是一个总惹她生气的人。我一直不记得自己的父母感情有多么好,他们像中国绝大多数夫妻一样,生活了一辈子,也彼此抱怨了一辈子。然而母亲去世后,我忽然发现,原来父亲爱着母亲,并且爱得很深。从山上下来,我刚坐下,他就说:"你妈得的这个病啊,就是气出来的。"我想,父亲的心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内疚,害怕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是他把母亲七尺胃癌。"也不定时谁气的,  相似文献   

20.
正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高达90%以上的恶性癌症,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就死于这种"癌症之王"。它被认为与吸烟、肥胖、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有关,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预防方法。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其研究显示大量摄取名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脂肪酸能够降低患胰腺癌风险,原因可能是这类脂肪酸能够减轻胰腺的炎症。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约8.2万人的健康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上世纪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