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佳明  叶俭  王丽莲 《热处理》2012,27(2):63-65
研究了高铁车轴用35CrMo3、4CrNiMo6和40CrNiMo钢的淬透性、热处理工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34CrNiMo6钢的淬透性优于其余两种钢;三种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断后伸长率、冲击韧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2.
高淬透性轴承钢在不同的淬火加热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淬回火后对硬度、金相组织进行检测和分析。在850~890℃淬火温度下保温30 min油冷、210℃×3.5 h回火后,硬度为62~64 HRC,均符合要求。850℃加热温度过低,奥氏体化不均匀,形成的马氏体不均匀;890℃加热温度下马氏体的大小和长度整体都有明显增大甚至局部出现了个别粗大的针状的马氏体组织。淬火温度为860~88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4.
本文简要地说明了结构钢水压机锻件产生白点的原因,对预防白点产生的第一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选择其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正> 大型锻件的热处理包括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第一热处理又称锻后处理(冷却),一般在锻造(水压机)车间终锻后随即进行;第二热处理又称最终热处理,一般是粗加工后在独立的热处理车间进行。与小锻件比较,大型锻件的热处理具有  相似文献   

6.
高强度结构钢复相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40CrNiMoA钢的等温淬火和亚温淬火复相热处理工艺。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获得孙同组织体积比的M-B和M-F复相组织。结果表明,具有2.05%F-97.95%M亚温淬火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对高铁车轴用34CrNiMo6钢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4CrNiMo6钢试样经850℃油淬、680℃回火后,其抗拉强度为829.7 MPa,屈服强度为730.0 MPa,断后伸长率为23.3%,达到高铁车轴要求的力学性能指标,且常温冲击吸收能量为141.7 J,-20℃冲击吸收能量为128.3 J,-40℃冲击吸收能量为121.3 J。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GB/T5216-2004《保证淬透性结构钢》标准,2004年7月1日实施。GB/T5216-2004主要修改和补充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以海洋结构低碳钢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Ni、Mo、Mn等合金元素,熔炼制备了实验用钢。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50℃一次淬火1 h+760℃二次淬火1 h,再经575℃进行回火处理2 h后的实验钢性能最佳,此时抗拉强度为1151.7 MPa,屈服强度为1127.9 MPa,断后伸长率为16.9%,冲击功为220.6 J。二次淬火和添加合金元素有助于回火稳定性的提高,同时可以细化晶粒,有利于实验钢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Φ250冷轧辊原设计要求材质60CrMoV。为解决供料困难,采用9SiCr钢材。为保证轧辊机械性能,本文对9SiCr大截面材料进行了淬透性分析,从所得数据,表明9SiCr用作Φ250冷轧辊是可行的。并简要分析了该零件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13.
收集并整理了有关国内结构钢和美国H钢的淬透性及其他相关数据,利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了结构钢淬透性数据库,并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和ASP技术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数据库应用程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在线数据共享和进行完善的后台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碳素结构钢35钢的基础成分上添加Ti元素,通过末端淬火试验并观察显微组织,添加Ti元素后钢材的淬透性得到了大大提高,J3点硬度提高约5HRC、J5点硬度提高约10HRC、J7点硬度提高约4HRC。试验结果表明,Ti元素对提高碳素钢淬透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OM、SEM、冲击试验、硬度测试和疲劳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间等温淬火对GCr15SiMo轴承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等温淬火时间的增加,GCr15SiMo钢中针状贝氏体组织逐渐增多,残余奥氏体含量逐渐降低。等温淬火时间从2 h增加到4 h时,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从20.3vol%降低到9.8vol%,明显减少。随着等温淬火时间的增加,试验钢硬度变化不大,冲击功逐渐升高,经过210℃×12 h等温淬火+220℃×1 h回火试验钢的冲击功最高,达到82.2 J。经过210℃×2 h等温淬火+220℃×1 h回火试验钢的疲劳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16.
渗碳钢的淬透性与热处理畸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渗碳钢化学成分与淬透性关系的测试及淬透性对渗碳件热处理畸变影响的分析,认为采用H钢的螺旋伞齿轮热处理后精度比普通钢高出70%-80%,故应严格控制钢的淬透性波动范围,并选用Jominy淬透性带4HRC以下的H钢。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种不同的工艺对Q235建筑结构钢进行了表面热处理,并分别在25℃(室温)和350℃(高温)进行了耐磨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表面热处理工艺对其耐磨损性能的改善效果依次为:超声振动激光表面淬火激光表面淬火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表面热处理工艺优选为超声振动激光表面淬火。与未表面热处理的试样相比,超声振动激光表面淬火使其室温和高温磨损体积分别减小69%、85%。  相似文献   

18.
900MPa高强度结构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正得到一定的重视,其焊接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焊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对该钢种分别采用SMAW和GMAW进行平焊位置的焊接,测试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和冲击性能,观察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并进行接头的硬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GMAW焊焊接接头抗拉强度高达941 MPa,比SMAW焊接头要高。两种焊接方法得到的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合格,焊接接头各区组织的不均匀性造成了接头硬度分布不均匀和冲击韧性差异,其中用SMAW焊接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功低于GMAW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处理试验研究,解决了因材料热处理导致不能满足机械加工要求的工艺难题,获得了一种压气叶轮适用的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制件使用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0.
王亮 《热加工工艺》2014,(12):177-180
采用高斯脉冲函数建立激光脉冲热源,应用传热学原理、控制方程理论、有限元技术建立结构钢表面激光热处理工艺模型,将激光入射热通量作为在结构钢表面分布的热源来处理,得到了结构钢的瞬态热响应,以判断其热处理温度是否达到相变点温度而低于熔点,从而实现结构件表面的相变硬化,依此对激光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该模型还可以探讨其他形式的热源对结构钢件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