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传统的板式换热器往往设置在电厂管网的末端,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换热效果相对较差,随着现代换热技术水平的提升,大温差吸收式换热技术逐渐取代板式换热方式,其具有较大温差、水流量较少、优化支线水力平衡性等优势,对于管网的热指标控制是非常有益的.本文主要阐述大温差吸收式换热技术换热站应用方面的相应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 相似文献
3.
4.
由于传统的算术平均温差在换热器的近似计算中相对误差较大,导致根据它得到的供热系统调节参数不仅精度差,而且需要修正。本文将几何平均温差引入热网的集中调节公式进行计算,详细讨论了一、二级网联合调节的各种方案中计算参数的合理性和相对误差,指出了几何平均温差在计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了溴化锂吸收式换热机组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该机组在集中供热中的系统流程,并通过该机组在某热力站实际运行中的对比分析,说明了溴化锂吸收式换热机组的节能性和优越性,为解决热源不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7.
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研究了供暖节能技术在蒸汽换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对节能改造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对该工程节能效益的计算表明,该供暖节能技术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3个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低压蒸汽溴化锂冷水机组、双能源溴化锂冷水机组空调水系统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在电厂中的应用。并通过计算机房初投资、年电费、投资回收期等对3个系统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可结合电厂特点,合理利用能源,在保证电厂可靠、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冷水机组、空调末端表冷器、冷水泵等在不同进出水温度及温差下的特性,结合案例,计算了末端表冷器为空调机组或风机盘管,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分别为5、6、7℃,温差分别为5、6、7、8℃时,空调系统总输入功率.建议根据项目规模、投资、空调水系统输送半径、建筑高度、冷源形式等优化配置制冷系统,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合适的冷... 相似文献
12.
近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的能源消耗也在逐年增加。能源消耗内很大一部分是电力消耗,而在电力消耗中空调能耗已占全国耗电量的15%左右。夏季用电高峰时,空调用电量甚至达到城镇总用电量的40%。“绿色建筑”、“环保”、“节能”这些词汇不断出现在媒体上,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节能规范。本文所阐述的就是大温差系统的节能特点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吸收式热泵在供热系统的出水温度影响因素较多,而依据年回收余热价值确定的固定投资回收期说明:对应于供热系数的热泵出水温度为最佳出水温度.这一结论在余热较好、且热网实行质调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好的验证和应用,但是在余热不好或者供热系数较高时,热泵出水温度则只能依据实际能做到的温度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以天津市津安热电公司通过引入溴化锂大温差热吸收式换热机组,进行实际应用数据分析对比,在热电联产供热的模式下,为以后大温差热泵机组在天津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运行数据。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了区域锅炉房供热系统与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后者的经济性较优。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除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外,还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热水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在城市集中供热中生活热水用户的占有率还比较低,这对降 相似文献
19.
吸收式换热的概念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能级不匹配的大温差换热过程存在较大的不可逆损失,将造成大量可用能的浪费,这种可用势能可用于驱动吸收式热泵等可逆型装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换热方式:以一端的大温差传热为吸收式热泵提供驱动力,实现局部由低温向高温的换热,由此形成了吸收式换热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吸收式换热机组。吸收式换热突破了传统的由高温向低温换热的思维,也打破了以往吸收式制冷机仅用于制冷或制热的局限。吸收式换热理论适用于热能工程中各种存在能级不匹配的大温差换热过程,可降低这些环节的不可逆损失。通过吸收式换热,一方面可大幅提高热力管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管网的建设投资,节约输送泵电耗;另一方面可为低位余热回收提供有利条件,进而大幅提高系统的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通过部分热力站采用吸收式换热机组的方案进行改造,在保证城市供热稳定的前提下,既可以实现大温差供热,有效地利用电厂的余热,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造工程量和降低改造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