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7CD4钢碳氮共渗表层的残存奥氏体、碳和氮含量测量值求导出Ms与氮的线性关系。试验表明,氮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比碳小。考虑到铬对奥氏体中碳和氮的溶解度极限的影响,本文还探讨了在淬火过程中氮对渗碳体析出和贝氏体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27CD4钢碳氮共渗的表面,通过对残余奥氏体、碳和氮含量的测定,在Ms与氮之间得出一种线性关系曲线,证明氮对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比碳具有更小的作用。考虑到铬对碳和氮在奥氏体中固溶度极限的影响,作者讨论了氮对渗碳体的析出,以及在淬火过程中对贝氏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前言汽车齿轮和轴等重要零件大多应用渗碳和碳氮共渗处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残留奥氏体。关于这种残留奥氏体的功过,早就进行了很多的研究,残留奥氏体的影响,大多与残留应力、硬度等其他因素有关系,具有不能单独对待的难度。近年来,随着汽车的轻量化、高出力化,以齿轮类为中心广泛推行在渗碳、碳氮共渗处理后实行喷丸处理以图大幅度提高强度,这种处理显示着残留奥氏体的行为对强度的影响。正是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对残留奥氏体用新的目光重新进行评价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叙述了渗碳、碳氮共渗处理对生成这些残留奥氏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同时有氮原子渗入的渗碳称为碳氮共渗,和渗碳相比,碳氮共渗有下列特点:1)氮使钢的A1和A3下降,碳氮共渗温度比渗碳温度低,因而渗碳过程中奥氏体晶粒较细小,不使用本质细晶粒钢也可以进行直接淬火。不但可使工序简化,能耗降低,而且工件形状畸变可显著减轻。2)氮使过冷奥氏体TTT曲线右移,因而碳氮共渗渗层淬透性较高,有些碳素钢零件碳氮共渗后可在油中淬火。3)氮使Ms点下降,因而碳氮共渗渗层中残留奥氏体量较多,表面酸度稍低于渗碳,但工件接触疲劳强度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5.
评估了水、10%的水溶性聚合物溶液以及常规淬火油对碳氮共渗件的淬火性能,并比较了经各种介质冷却后的淬火态和调质态的显微组织.淬硬层中的典型组织为气体碳氮共渗产物(碳氮化合物)-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心部组织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或贝氏体-残留奥氏体.通过研究残留奥氏体和氮碳化合物的含量对硬度、耐磨性和冲击强度的影响,表明使用10%的水性聚(亚烷基)二醇淬火液淬火时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时效工艺参数对低碳易切钢经奥氏体氮碳共渗快冷的渗层组织、显微硬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易切钢奥氏体氮碳共渗经人工时效后产生内侧化合物层沉淀硬化和奥氏体层相变的综合效应。该工艺是小零件进行表面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渗碳和碳氮共渗层中的残余奥氏体对弯曲疲劳和接触性能的影响,并涉及关于残余奥氏体作用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1.稀土对碳氮共渗过程中催化及微合金化研究取得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上海材料研究所近年来从事的“稀土对氮碳共渗过程中催渗及微合金化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碳、氮共渗中加入稀土元素可显著加速扩渗动力学过程,缩短时间约15~20%,并可使共渗表面的碳、氮浓度有所提高,使亚表层的残余奥氏体有所增加,碳化物  相似文献   

9.
奥氏体氮碳共渗时渗层增长常偏离抛物线规律,呈现正偏差和负偏差,ε相层甚至出现负增长。分析了这一生长特点与炉内气氛的关系。根据共渗层中碳、氮原子分布的互补性、碳原子浓度的负梯度现象,讨论了碳、氮原子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少量碳原子对共渗过程的影响,解释了氮碳共渗时的生长动力学,并对渗层正常生长的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碳氮共渗温度低,减小了共渗过程的畸变量。因为碳氮共渗过程中氮渗入渗层,使得淬火后马氏体的比容较大,阀压板经碳氮共渗和淬火后马氏体转变引起的畸变量较大。碳氮共渗降低了Ms点,淬火后渗层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增多,影响压溃试验值。通过采用渗碳、淬火工艺后减小了畸变量,提高了压溃试验值。有效地满足了技术指标要求并获得了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齿轮和轴等是汽车中的重要部件,常用渗碳或碳氮共渗处理.这样处理后多少有残余奥氏体存在。关于残余奥氏体对残余应力、硬度等许多有关因素的影响功过.已有很多研究。近年来,汽车逐渐向轻型和大功率方向发展。齿轮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对渗碳和碳氮共渗后施行抛丸硬化处理,使齿轮的强度不断大幅度提高。本文就对残余奥氏体重新有意义认识的观点来论述渗碳和碳氮共渗。  相似文献   

12.
翟永臻  袁建路  赵英利  嵇爽  张坤  裴建明 《锻压技术》2019,44(11):181-185,190
为研究冷变形及碳含量对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的影响规律,选取2种碳含量和6种变形量的节镍型高氮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拉伸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工程应力-工程应变曲线,结合实验结果及微观组织分析,得出结论: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随着变形量增加,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均呈现大幅度上升,但伸长率逐渐降低。随着奥氏体晶粒拉长,微观组织中孪晶密度随着变形量的加大而增加,变形孪晶破坏,孪晶在滑移分割作用下呈现条带状。对比不同变形量的冷轧材料拉伸结果,屈强比随冷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小变形量(10%~20%)时,加工硬化值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变形量较大时,随着应变量的增加,含碳量高的实验钢表现出更强的加工硬化。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Q235钢奥氏体氮碳共渗后共渗层回火时组织、结构、表面硬度、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奥氏体氮碳共渗层在回火后,化合物层的ε相析出γ相,奥氏体淬火层发生含氮马氏体的分解和残留奥氏体的转变,过渡层也析出了γ相,从而使共渗层的表面硬度和渗层中各层的硬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硬度分布得到改善,同时使渗层的耐磨性提高,得到了更为优越的渗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20C_rM_nT_i钢碳氮共渗层中残余奥氏体数量对接触疲劳和三点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及断口分析,探讨残余奥氏体韧化机理,同时给出了接触疲劳破坏的机制模型,并由残余奥氏体韧化机理解释了沿晶断口高寿命  相似文献   

15.
奥氏体不锈钢的低温离子氮碳共渗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低压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对AISI 316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离子氮碳共渗硬化处理,处理是在不降低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属于一种无氮化铬或碳化铬析出的氮和碳的过饱和固溶体(S相结构)。这种渗入钢中的过饱和氮和碳元素引起奥氏体晶格发生畸变,使渗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渗层内的最大含氮量和最大含碳量分别出现在不同的深度,因而使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既有离子渗氮处理的高硬度,又有离子渗碳处理后的高的渗层厚度和良好的硬度梯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元第二相固溶析出理论开发了定量计算复合微合金化高强度低合金(HSLA)钢奥氏体相中碳氮化物析出热力学数值模拟计算模型.采用所开发的模型,模拟了奥氏体中多元碳氮化物和AlN相互作用时的析出开始温度,对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下及不同化学成分的C-Nb-V-Ti-Al-N体系的微合金钢的奥氏体平衡成分、碳氮析出物成分和摩尔分数等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奥氏体氮碳共渗时渗层增长常偏离抛物线规律,呈现正偏差和负偏差,ε相层甚至出现负增长。分析了这一生长特点与炉内气氛的关系,根据共渗层中碳,氮原子分布的互补性,碳原子浓度的负梯度现象,讨论了碳,氮原子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少量碳原子对共渗过程的影响,解释了氮碳共渗时的生长动力学,并对渗层正常生长的条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自主研发的用于核反应堆中Φ9. 68 mm×4000 mm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细长薄壁管低温离子氮碳共渗处理设备及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核电不锈钢管经低温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经低温离子氮碳共渗处理后,不锈钢管表层可以形成20μm以上厚度的硬化层,该硬化层是氮和碳在奥氏体中的过饱和固溶体(S相),硬度高达980 HV0.1,恒电势试验的响应均在0. 3 C/cm~2以下,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我国核电不锈钢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1.导言合金元素碳和氮明显地降低铁的铁素体—奥氏体转变温度,而氮的作用比碳更为强烈。在铁—氮合金中,转变温度(Ac_1—温度)下降到590℃;在铁—碳合金中,下降到723℃[1]。纯铁(911℃)和铁—氮合金(590℃)的不同转变温度,使得在氮化时(例如在600℃)铁的含氮表层就已部分地  相似文献   

20.
钢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大家知道,晶粒尺寸本身决定于钢的成份,变形规范和热加工。钢中细小的氮化物、碳化物,碳氮化合物以及其它夹杂物对晶粒长大起着重要的影响。中碳碳素钢用铅脱氧时,加入钛和氮可形成氮化物、碳化物和钛碳氮化合物,根据这些化合物形成的自由能数据,可假设,首先钢中应当析出氮化钛。资料指出:一般形成的不是纯的氮化物,而是碳和氮比值不同的钛碳氮化合物,等前提是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