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外围油田大多属于低渗透油田,油田废水处理一般按照“先除油,后除悬浮物”的技术路线,采用气液多相泵气浮选技术及复合滤料过滤等常规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处理工艺为自然沉降、混凝沉降除油(部分站采用横向流聚结除油或气浮选除油)、一级双层滤料过滤、二级双层滤料过滤。  相似文献   

2.
海洋石油平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洋石油平台含油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含油污水处理系统除油常见的六种基本原理:自然除油、斜板除油、粗粒化除油、气浮除油、旋流除油、过滤。海洋石油平台生产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一般常用的3种主要工艺流程为:重力式流程、压力式流程、浮选式流程。结合某油田实例,对沉降、喷射气浮、过滤三级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工艺计算。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长庆白豹油田采出水处理不能长期稳定达标的问题,并根据白豹油田特殊的水质及地层情况,设计研究出1套氮气气浮-混凝反应-超声波精细过滤的工艺技术。处理后出水指标能够满足长庆油田采出水回注技术推荐指标的2类标准。  相似文献   

4.
油田回注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内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仍以沉降、隔油和过滤为主,各油田水质条件不同,处理工艺也不尽相同。介绍了常规油田采出水、稠油采出水和含聚合物驱采出水的处理技术,应用流程,并对膜处理技术和三次采出水破乳除油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三次采油技术的推广,油田采出水处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回注要求,新技术、新产品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稠油采出水回用工程介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的意义。简述了国外工程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得出经验性认识。并概述3个国内典型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工程实例,推荐采用缓冲调节、混凝沉降、溶气浮选、吸附除硅、粗精过滤、弱酸软化的处理流程,简述强化除油、针对性加药、慎重除硅、自控简单适用等技术特点,提出了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庆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工艺技术的创新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原有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新的采出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应用了先进的高效衡压浅层气浮技术和中空超滤膜技术,工艺流程为:来水→除硫装置→衡压浅层气浮→海滤石过滤→双膨胀精细过滤→中空超滤膜→出水.工艺出水中含油量为痕迹、悬浮物固体含量平均值为0.32mg/L、悬浮物粒径中值平均值为0.82μm,达到了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水的"5.1.1"(含油量≤5mg/L、悬浮物固体含量≤1mg/L、悬浮物粒径中值≤1μm)标准.  相似文献   

7.
超稠油采出污水由于具有密度大、悬浮物高、乳化严重等特点,目前常用的三段处理工艺即除油-混凝沉降(或气浮)-过滤已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水力旋流器具有结构简单、分离时间短、没有运动部件等优点,在处理油田采出水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对一定结构的水力旋流器进行研究,改变操作参数,得到了实验用的水力旋流器最佳入口流量和最佳溢流比,为以后工业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铂片做电极电解油田采出水,以油田采出水的除油率来表征其稳定性.考察了电解时间、电解温度、电解电流、初始浓度对电场作用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时间小于1.5 h时,油田采出水的除油率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当电解时间超过1.5 h后,除油率变化较小.温度为20~80℃时,随着电解温度的升高,油田...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油水分离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旋液、射流、粗粒化处理工艺于一体的用于油田采出水的油水分离装置,在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系统中的成功开发应用,彻底打破了油田采出水处理中采用传统的除油工艺技术的设计观念,实现了油田采出水油水分离工艺装置化、自动操作运行、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化采油。该装置的采用,简化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工程投资,占地面积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确保经处理后的采出水回注技术指标稳定,解决了边远小断块低产油田就地脱水、就地回注的技术难题,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陕北油田联合站普遍采用“气浮+油水分离器+改性纤维球过滤+PE精细过滤”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注水水质变化表现为采油污水经水处理系统后出水水质波动较大,不能满足回注要求,为此经室内药剂优选试验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回注水水质稳定处理技术方案,通过对系统药剂调整和工艺操作改变,同时对系统全程的水质进行监测,保证了注水水质的稳定.文章分析了造成水质不稳定的因素,对水质恶化的机理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水质稳定措施.  相似文献   

11.
悬浮污泥过滤技术集混凝沉降和过滤于一体。分析了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采出水处理站悬浮污泥过滤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悬浮污泥过滤技术在伊拉克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影响净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与传统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油、悬浮物、添加剂以及其它有碍注水、易造成注水系统腐蚀、结垢的不利成分。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重力分离、粗粒化、浮选法、过滤、膜分离以及生物法等十几种方法。各油田或区块的水质成分复杂、差异较大,处理后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处理工艺应有所选择。研制新型设备和药剂,开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成为油田采出水处理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沈浩  张春  陈超  景文珩  邢卫红 《化工学报》2016,67(9):3768-3775
采用新型的气升式陶瓷膜过滤系统处理油田含聚采出水,通过气液两相流替代单一的液相流动,降低了陶瓷膜处理油田含聚采出水过程的能耗,系统考察了曝气孔大小、曝气量和跨膜压差对膜渗透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孔径为微米级的曝气头曝气使高压气体在多通道膜管内的分布更为均匀,进而有效抑制膜污染和浓差极化,延缓通量衰减。当曝气孔径为1 μm时,渗透通量达到最大,且曝气量从300 L·h-1增加到600 L·h-1时,通量显著增加。此外,跨膜压差对膜的渗透通量影响显著,当跨膜压差为0.4 MPa时,渗透通量最佳。陶瓷膜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出水水质各方面指标数据较为稳定,达到5.1.1回注水标准。最后,计算讨论了气升式陶瓷膜过滤装置的吨水能耗。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及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大庆油田目前已经形成的高含水后期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低渗透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三元复合驱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论述了目前采出水处理工艺所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提高沉降分离效率、改善过滤效果和反冲洗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技术措施.从而达到了提高已建油田采出水处理设施的效率的目的,满足了油藏开发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海上平台现有含聚污水处理工艺存在处理成本高、难度大、处理效能逐步降低等问题。研究开发了一套动态膜过滤工艺技术,通过水质、过滤周期的变化研究筑膜剂种类、筑膜剂浓度、来水水质对含聚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膜过滤技术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核桃壳和纤维束过滤技术,过滤效果稳定,油、悬浮物、浊度的去除率均在90%以上。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油田注水控制标准,来水水质越好,过滤周期越长。处理前后聚合物的浓度基本不变,未改变来水性质,能够适应海上聚驱油田含聚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油田在生产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采油污水,经处理回注地层是采出水的最优出路。文章首先分析了油田采出水的特点,然后重点介绍了传统与新兴的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程,并对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下一阶段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油田污水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油田污水的特殊性质,总结了其常规处理工艺及相关装置,重点分析了过滤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方面的重要性,并比较了常用过滤介质的性能特点。通过试验分析了油含量和聚合物含量对污水过滤处理的影响,指出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度所在。  相似文献   

18.
综合介绍了膜技术在我国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微滤、超滤和纳滤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油田采出水水质的特点和膜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进行介绍,对未来膜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微絮凝-接触过滤技术在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逢玉  姜安玺  张雷  孙岩 《化学工程》2007,35(11):58-60,65
为了提高油田废水的处理效率,降低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文中通过系统优化改造开发了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筛选确定无机高分子聚合氯化铁作为本工艺的絮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 mg/L,经现场试验考察了本工艺对油田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微絮凝-接触过滤工艺滤后水中油和悬浮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 mg/L和3 mg/L,去除率分别为92%和90%,远优于传统的直接过滤。说明油田废水经本工艺处理可达到油田回注水标准,无需经过二级过滤处理,因此节省了油田污水深度处理站基建和运行的投资,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