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氮气保护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钠作为引发剂,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酸接枝共聚。经干燥后制备吸去离子水迭700倍的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淀粉用量、干燥温度对吸水倍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木薯淀粉、硅藻土、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薯淀粉-硅藻土-丙烯酸复合高吸水树脂。分别对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与淀粉的摩尔比、中和度、硅藻土用量进行单位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对影响材料吸水率的因素做统计分析。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为:以丙烯酸单体质量为基准,引发剂用量0.55%,交联剂用量0.06%,丙烯酸与淀粉摩尔比10.5,中和度75%,硅藻土用量18%。在此条件下合成的木薯淀粉-硅藻土-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吸盐率分别为912 g/g,94 g/g。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合成了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的吸水性树脂,探讨了交联剂、引发剂、单体与淀粉配比、碱用量等因素对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优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紫外光照射下以芬顿试剂为引发剂,制备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效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中和度、淀粉与丙烯酸质量比、交联剂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N2保护下淀粉乳浓度为5.88%,丙烯酸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3∶1,引发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5.00%和2.00%,聚合温度为40℃,聚合反应时间为1h,中和度为65%,所制备淀粉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可达到631g·g-1。  相似文献   

5.
环保型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淀粉含量、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薯淀粉含量为10%,引发剂用量为0.3%,交联剂用量为0.025%,丙烯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度为85%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吸水性树脂吸水率达1355 g·g-1,其吸水速率快、加压保水能力强、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接枝共聚制备改性淀粉系高吸水树脂,并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具有抑菌性能的高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改性淀粉种类、丙烯酸溶液的中和度、反应温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表面改性过程中苦参总碱添加量与抑菌效果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交联B3淀粉为原料,当淀粉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15%,糊化温度为75℃,糊化时间为20 min,丙烯酸溶液的中和度为75%,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0.3%,交联剂用量为丙烯酸质量的0.02%,70℃条件下反应4 h时,可制备吸水性能较好的高吸水树脂;当苦参总碱用量达到25.7 mg/g时即可使树脂在自然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终制备的抑菌型改性淀粉系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倍率为715 g/g,接枝率为90%,在60℃条件下8 h的保水率约为7%。  相似文献   

7.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荆,将木薯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用量对产品的吸水倍率影响较大。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接枝共聚条件为反应温度50℃,引发剂用量0.6%,交联剂用量0.04%,丙烯酸中和度85%,丙烯酰胺用量20%。  相似文献   

8.
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海燕  代加林 《广州化工》2012,40(11):117-119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的吸水树脂,并探讨了单体浓度、单体质量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吸水树脂吸水量的影响,最大吸水率为799.3 g/g。  相似文献   

9.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用可溶性淀粉与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高吸水树脂.讨论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淀粉用量、氮气氛围等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以AA质量为标准,可溶性淀粉用量为20%,引发剂用量为0.5%,交联剂用量为0.05%,AA中和度为75%,反应温度为65℃,在氮气保护下所得产物在蒸馏水中吸水率最大,达1 059.1 g/g.  相似文献   

10.
两性共聚高吸水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A、AMPS、DMDAA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K_2S_2O_8引发下,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基于两性共聚高吸水树脂(SAR)。讨论了AA、AMPS、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MPS 5 g,交联剂为单体量的0.05%,引发剂为单体量的0.7%,反应温度为70℃条件下合成的吸水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吸水倍率达420 g/g,吸水树脂完全分解温度为450℃,较普通吸水树脂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化工》2022,(4):866-869
以AA、AMPS、DMDAAC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K_2S_2O_8引发下,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基于两性共聚高吸水树脂(SAR)。讨论了AA、AMPS、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水速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热失重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MPS 5 g,交联剂为单体量的0.05%,引发剂为单体量的0.7%,反应温度为70℃条件下合成的吸水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吸水倍率达420 g/g,吸水树脂完全分解温度为450℃,较普通吸水树脂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聚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对合成产物的吸水倍率、保水性能及重复吸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为0.1%、中和度80%、引发剂用量为1.5%时合成的聚丙烯酸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水性能,吸水倍率可达416.72,树脂保水和重复吸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娟  任皞 《山东化工》2009,38(3):19-22
探索了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将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在水溶液中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结果表明:当m(丙烯酰胺):m(丙烯酸)为1:24,单体总用贵为12g,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2h,丙烯酸中和度94%,引发剂用量0.02g,交联剂用量为0.0015g时,可以合成具有较好的吸水性的高吸水性树脂,在蒸馏水中吸水倍率可达699.99g/g。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丙烯酸为反应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法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淀粉乳含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乳含量12.2%,单体与淀粉质量比4.5:1,单体中和度76.84%,引发剂用量(以淀粉质量计)1.4%,交联剂用量(以淀粉质量计)0.5%。此时所得树脂吸水率为698g·g^-1,且具有优异的保水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了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mAA/mAM)、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5℃时,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吸水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4:1,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聚合单体(丙烯酸和丙烯酰胺)总质量的0.02%和0.4%。  相似文献   

16.
淀粉接枝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选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改性单体,经过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分别考察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对树脂吸水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当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分别为淀粉的4倍、5%和0.8%时,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最高;该树脂吸水的一级速率过程常数为0.0537min-1.  相似文献   

17.
甘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稀酰胺(以下称单体)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甘薯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甘薯淀粉乳浓度、淀粉品种、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品种浙薯1号,淀粉乳浓度12%,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2:1,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9%和2.5%,反应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00余倍的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18.
淀粉-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复合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淀粉用环氧氯丙烷进行预交联,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生成淀粉-丙烯酸共聚物;再与聚丙烯酰胺聚合,制备淀粉-丙烯酸/聚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考察了淀粉用量、引发剂及交联剂对吸水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用量取2.5 g,复合引发剂取0.02 mmol,交联剂取0.1%时,吸水倍率最大;吸水速率20 min内达到吸水溶胀平衡。  相似文献   

19.
以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用马铃薯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定型基质专用吸水树脂,考查反应温度、中和度、引发剂、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吸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55.0℃,中和度为85%时,所制备的吸水树脂吸蒸馏水倍率为5.2043 g.g-1;吸盐水倍率为2.3638 g.g-1,吸水速率与定型基质亲水能力匹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丙烯酸(AA)为改性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接枝共聚法制备淀粉接枝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单体浓度、接枝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糊化温度为85℃、糊化时间为60min,w(引发剂)=3%(相对于淀粉而言)、w(交联剂)=0.8%(相对于淀粉而言)、AA单体浓度为4.5mol/L、反应温度为60℃和反应时间为4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其吸水性能最佳,吸水率达到730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