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连盆地腾格尔4区块何日斯太凹陷勘探程度较低,资源前景广阔.以腾格尔坳陷4区块何日斯太凹陷中最新基础资料为依据,剖析其构造演化史.何日斯太北部洼槽呈近平行(S型)条带形,发育何日斯太断裂和北主洼槽东断层两条控洼主断层.凹陷垂向上呈双断单超式、深而窄、地堑式洼槽结构,多级断层表现为对称、不对称的简单地堑式和复杂“包心菜”地堑式组合的特色.凹陷构造演化经历了早白垩世阿尔善组-腾格尔组沉积阶段的拉张裂陷充填、早白垩世赛汉塔拉组沉积阶段的稳定沉积和断层再次活跃、新生代阶段的白垩系湖盆消亡转入新生界坳陷阶段的三大阶段,呈现出研究区构造演化既受控于整体的区域构造背景,同时又显示出小型洼槽局部构造变动带来的湖盆充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多年野外工作经历,以松辽盆地为例,分析研究了断陷盆地与坳陷盆地内聚煤带分布规律以及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为未来继续向深部及边缘寻找新的矿产资源;提供一些粗浅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临清坳陷是在古生代华北地台之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该类型盆地的勘探应着重研究盆地成烃与成藏的动态改造过程,成烃方面运用原型盆地恢复和煤系烃源岩评价技术进行烃源岩静态评价、动态生烃研究,成藏方面运用复杂构造精细解释和煤成气成藏综合评价技术进行油气聚散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三江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生代以来,三江盆地总体处于弧后扩张与走滑的应力场环境,这一大地构造背景对三江盆地的构造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燕山晚期以来,晚侏罗世-晚白垩世,三江盆地进入扭张性断陷-坳陷盆地的发展时期,新生代,由于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密山-敦化等断裂带的联合走滑作用,统一的三江盆地才得以形成。研究表明,三江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晚侏罗世裂陷发展阶段、早白垩世断陷发展阶段、晚白垩世坳陷发展阶段和新生代统一盆地阶段。三江地区相继发育了绥滨坳陷、前进坳陷、汤原坳陷,以及其间的富锦隆起和佳木斯隆起,在发生-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到了新生代才成为统一的三江盆地。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沉积和油气成藏特点,绥滨坳陷下部沉积建造厚大,并以其海陆交互相煤系为特征,因而对成气有利。前进坳陷下部构造层的滨海相含煤建造,对成气有利;上部构造层较厚的河湖相砂泥岩建造,对成油有利。  相似文献   

5.
黄骅坳陷南部的孔店组是渤海湾裂陷盆地古近纪最早的沉积地层。孔店组分布在相向倾斜的沧东断层与徐西断层构成的地堑之中。孔店期湖盆为受后期构造运动改造的"后生盆地",其边缘为构造抬升引起剥蚀形成的边缘。对这种残留湖盆边界的确定方法为测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以测井资料为基础,地震资料为补充确定湖盆边界,进而进行区域的原型盆地恢复。  相似文献   

6.
文昌X洼陷总体呈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结构。新生代以来,洼陷总体经历了早期断陷、中期断拗转换和晚期拗陷的构造演化过程,洼陷中沉积了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地层。断陷期洼陷中沉积了厚层中深湖和浅湖相源岩,现今已进入生烃高峰期,可作为神狐隆起北缘的又一烃源灶。  相似文献   

7.
大杨树盆地地质情况复杂,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及岩相分布,是油气有利储集相带分析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大杨树盆地九峰山组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及岩相分布规律等研究,初步总结了该组的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及火山岩相分布特征,预测了有利的油气富集相带。  相似文献   

8.
黄骅坳陷古近系孔店组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在始新世孔店组开始接受沉积,主要发育在坳陷的南部地区,沿着沧东断裂带下降盘展布。根据区域性不整合,综合岩芯、地震、测井资料,将孔店组划分了一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叙述了各时期沉积地层的展布特征,分析了早期原型盆地结构特征,指出了构造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济阳蚴陷构造演化发展史,通过构造演化引起剥蚀量的不同和不同断层分析C—P残余地层厚度,并从断层、褶皱和盆地演化史三个方面来分析构造演化对上古生界的C—P煤成气影响,得到济阳蚴陷上古生界煤成气主要生气的时期及其主控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和化验分析等资料,从烃源岩、储集层、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输导体系5个方面对深县凹陷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深县凹陷主要发育2套烃源岩,分布在深西—白宋庄和虎北洼槽;储集层主要是新生界碎屑岩储层和古生界基岩储层,发育三种生储盖层组合模式;圈闭类型以构造和潜山圈闭为主,圈闭定型时间早于本区油气生成和运移时间,油气成藏条件较好;输导系统以断裂的垂向疏导为主。受生烃洼槽、二级构造带和断裂分布控制,油气平面分布呈3个条带:西北部何庄-深西潜山油藏聚集带,南部深南背斜油气聚集带,东部榆科背斜油气聚集带。纵向发育6个含油组合,平面上不同部位的含油组合的叠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老君庙油田白杨河组L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以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依据沉积相划分的主要标志,识别出河流、三角洲两类沉积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等亚相沉积。对不同小层时期的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研究,其沉积演化过程反映了湖盆水体向东南推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结合钻井资料、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通过可视化分析、相干分析、构造解释分析等物探技术手段与地质分析的结合运用,对辽河坳陷中央凸起南部正向构造潜山的构造形态、潜山内幕裂缝预测、潜山供油窗口大小与断裂活动时间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署的赵古1井在太古界潜山获得高产油气流。同事,该文总结了坳陷内部正向构造潜山油藏的勘探技术和方法,为开辟新的勘探领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类似盆地内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虎林盆地区域上属于三江-穆棱河地区,主要沉积地层为晚侏罗-早白垩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和第三系含煤建造.其中,七虎林河坳陷沉积物最厚,是虎林盆地最有潜力的二级构造单元.七虎林河坳陷中第三系虎林组沉积厚度大,是该区主要的勘探层系.本文通过对七虎林河坳陷钻井岩样的分析化验资料进行了研究,包括源岩的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综合评价虎一段烃源岩为最优.同时通过对岩样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的研究,判别了虎林组源岩的演化特征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变换构造是隐蔽圈闭的有利发育区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通过对盆地构造演化、地震资料等分析,认为济阳坳陷变换构造主要有调节构造带和少量传递构造带;变换构造带是山间河流进入盆地的通道,对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三江盆地绥滨坳陷普遍发育泥页岩,且沉积厚度较大,下白垩统城子河组-穆棱组是主要的页岩气储层发育层段。本文综合应用钻井、岩心、露头等数据并结合三江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前人研究相关成果,对该地区城子河组及穆棱组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绥滨坳陷城子河-穆棱组主要为一套三角洲-湖泊相的沉积地层,城子河组沉积期主要为滨浅湖的沉积环境,三角洲沉积较少发育,仅出现于坳陷的西部及东北部地区,进入穆棱组沉积期后,水体较城子河组明显加深,半深湖沉积相范围明显扩大,三角洲沉积逐渐萎缩。通过对区内城子河组及穆棱组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初步确定了页岩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17.
刘磊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5):113-116
南盘江坳陷上古生界发育有各种类型古油藏,其中以泥盆系和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最为主。通过对典型古油藏石油地质特征及油气藏形成与破坏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对南盘江坳陷油气成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油藏多为自生自储型,"多槽围台、槽台相间"的盆地原型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与分布,烃源岩在海西晚期至燕山早期相继成熟,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加上早燕山运动,使得燕山晚期成为油气的调整分配、改造散逸阶段。  相似文献   

18.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发展对我国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研究,乌尔逊凹陷南部下白垩统地层发育阶段性特征明显,可划分出四个二级层序构造单元和七个三级层序构造单元。另外,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乌南地区沉积相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北大港地区古生界原油的来源,通过对该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原油物性、族组分、生物标记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北大港地区原油分为2类,Ⅰ类原油来自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含量均在50%以下,正构烷烃呈单峰分布,轻重比较低,伽马蜡烷指数较低,Pr/Ph大于1,规则甾烷以C_(27)为主,C_(28)和C_(29)含量相似,呈"L"型分布,生油母质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是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成熟原油;Ⅱ类原油来自南部地区,此类原油饱和烃含量均大于60%,轻重比较高,伽马蜡烷指数较高,Pr/Ph小于1,规则甾烷均衡分布,生油母质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而成,沉积环境为弱盐度还原环境。油源对比表明,Ⅰ类原油主要来源于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Ⅱ类原油与古近系泥质烃源岩亲缘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近几年在南里海盆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的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前人已取得的有关盆地分析和石油地质研究成果,运用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还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盆地烃源岩、储集层及盖层等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