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伟  许家峰  耿站立  张鹏 《当代化工》2016,(11):2573-2576
复杂河流相油田由于先天地质条件复杂,砂体连通性难以把握,同时海上开发这类油田仍以大井距多层合采为主,加剧了注采间矛盾。以渤海B油田为例,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评价油田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选取典型井组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注水井排液时间及合理转注时机、合理注采比、合理油水井数比等方面优化工作,提出该类油田设计注水井排液1~2年后应适时转注,合理注采比应保持在0.9左右,油水井数比保持在1.4左右,同时应优化注采井网,考虑在物性较差的河道边部部署注水井,在物性较好的河道中部部署采油井,提高注入水利用效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含油面积5.0km2,石油地质储量727×104t。由于未细分开发层系,大段合采合注,层间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开发效果差。本次研究通过探索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提出剩余油综合预测方法,从而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落实剩余油分布范围,为断块下步综合调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节约能耗,同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可以结构合方面因素,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从油藏实际出发,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兵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4):160-161
随着文明寨油田的长期注水开发,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大部分注采井都是大段合注合采,受层间差异的影响,层间动用严重不均,造成部分高渗透层水淹严重,对应油井含水上升产能下降,而部分差层注不进水,对应油井低水平稳定,与高含水开发后期精细挖潜的要求不相适应。对此引进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层间矛盾,提高了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5.
商三区沙二下南块属常规低渗透油藏,油井液量低(平均单井日液5.9t/d);含油小层多(砂组3个、小层39个),一套井网开发。针对该块存在的合注舍采导致储量动用程度低(采出程度15.4%)、套损井多导致平面注采井网不完善等开发问题以及具有油层改造的潜力,提出了按断块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配套压裂措施提高油水井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先钻水井及老井转注的调整对策。通过实施,取得了明显的开发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6.
罗霄  董波  余群  张洁 《辽宁化工》2015,(1):57-59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专门的注水井将水注入油藏,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使油藏有较强的驱动力,以提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但是注不进、注不够水严重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由于渗透率低,水井日注水量少,地层能量难以补充,常规的一注一采井网开发油井见效困难,经济效益低,为合理补充地层能量,防止地层亏空过大伤害储层,在文88块中采取了新工艺,减少地层污染,完善注采井网,提高了文88块老井产量,为中原油区下步开发摸索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原油田濮城沙二上2+3油藏经过30多年的开发,综合含水高达97.7%,由于历史上合注合采,层间及层内矛盾突出,应用优势渗流通道识别技术了解油水井注采对应关系、计算水线推进速度,判断水淹方向,寻找高渗层和大孔道的存在,实施相应治理措施进行精细注采调整,油藏见到明显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为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云南化工》2019,(10):113-114
多层合采砂岩油藏中分部的含水率过高的话,那么多层合采沙岩油藏的干扰系数直线的上升。但是随着多层合采砂岩油藏生产压差增大其中低含水期也会随之减小,那么相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高含水期也会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随着降低。从我国油井卡层及周边注水井分层调配后产生的动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油井含水率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使周边注水井继续的进行分层调配。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历经二十多年的开发,受注采井距大、储层污染等因素制约,造成地层能量差,注采两难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油水井能力的发挥。尽管近年来,部分油井动液面仍持续下降,注水不见效,导致注水效果差,影响油藏开发水平。因此采油厂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观念,以增强油田稳产基础为目标,以单元目标化管理为总抓手,地质、工艺配套联动,各项目组成员密切结合,以提高低渗油藏油水井能力为中心,强化油水井治理,努力提升低渗油藏开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原油田文33块沙三上油藏,初期采用大井距、长井段合注合采,油藏长期处于“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通过开展先导试验,确定新的开发思路对油藏进行逐年滚动调整和治理,油藏实现了高速、高效注水开发。该思路与方法对解决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水驱动用难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3断块沙三中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3断块沙三中油藏为一主要受断层控制,同时受岩性变化影响的高压、低渗透岩性油藏,根据油藏特点,抓住注水时机实施了转注、更新油水井、优化注采井距、改善注入水水质等措施,注吸水能力强,老井产量递减小,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子北毛家河科技示范区注水开发过程中的资料,分析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化的原因。注水井吸水能力较低或下降,除与孔隙结构、沉积微相、油层渗透率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油层伤害情况和注采生产制度有关。作业压井液或者注入水水质不合格、不配伍,会污染或堵塞油层,降低吸水量。此时应根据造成油层伤害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堵措施,以恢复和提高注水井吸水能力,改善注采状况。从油藏动态的角度,应用注水指示曲线研究油藏注水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后期的综合治理方法,达到提高油藏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贾悦腾 《清洗世界》2020,36(2):50-51,53
目前商河油田商三区低渗透油藏注采井网遭到破坏,水驱控制程度大幅下降,水井注不进,油井低产低液,开发遇到困难。本文针对商三区低渗透油藏特点,选取商13-60块沙二上和商13-58块沙三上为研究对象,在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开发效果评价、剩余油研究和井网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潜力,研究挖潜技术,制定挖潜方案,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卫城油藏埋藏深、储层渗透率1-28.5m D,平均孔隙度12.8%,属低渗油藏,层间非均质性强,局部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块注水压力高,高压欠注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水平的提高。在传统的酸液体系酸化过程中,存在处理半径有限、易生成二次沉淀、残酸返排不彻底等问题。为实现注水井酸化降压增注,增加有效注水,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研究多氢酸深部酸化技术,为低渗油藏透注水开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低品位油藏的开发已经提上日程,本文介绍了中原油田文33块沙三上油藏,初期采用大井距基础井网,长井段合注合采,油藏长期“注不进、采不出“的状况。后通过开展先导试验,采用细分开发层段、缩小注采井距、油层改造、水质改善等思路对油藏进行逐年滚动调整和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由原来储量基本不动用一举实现了高速、高效注水开发,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该思路与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水驱动用难的问题,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闵桥E1f3砂岩油藏目前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由于油水井套损严重,注采井网遭到破坏,开发中各种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油藏近期开展的效果较好地注采调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找出油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主要区块与井区进行了潜力分析,确定了井网优化调整的主要思路,提出了几个主力断块具体的井位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8.
油藏进行注水开发后 ,建立合理的注采平衡系统 ,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油水井的生产能力 ,节约能耗 ,同时为获得最大产液量创造条件。为了搞清在高含水采油阶段 ,油藏产液能力、吸水能力、含水上升等变化规律 ,可以结合各方面因素 ,如地层压力、流压、注水压力、采液(油 )指数及油水井数的变化等 ,从油藏实际出发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利用注采平衡交汇图 ,进行注采平衡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洼38块东二段属于层状边水普遍稠油油藏,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含油饱和度低,加之开发初期对储层认识不清,在开发方式上采用大段合采,油藏开发效果差.2006年以来,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水平井技术开发该油藏的可行性研究.现场实践表明,水平井技术可有效地改善油藏的开发效果,实现了区块年产油量稳定增长,油藏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对于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从而影响开采效果:油井采出水回注区开发矛盾突出;地层堵塞井增多,产量下降;部分注水井吸水不均;局部注采对应关系不完善;局部存在微裂缝,见水呈多向性;分注井调配遇阻率逐年上升。为了提高开采效果,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对研究区进行历史拟合,分析区域剩余油分布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剩余油分布状况主要由区域内井网完善程度,储层非均质性,油层射开程度和注采对应层位,以及压裂缝或天然裂缝导致的注水波及程度影响。在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完善注采井网以及匹配注采层位可显著提高采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