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国有公路设计线路与某地下开采矿山相邻。为保证国道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对该公路与矿山开采的相互影响展开了研究和论证。以岩石力学、弹塑性力学、开采沉陷学等学科为理论依据,在参考相关研究报告及图纸资料等成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矿山老采空区稳定性及采空区引起岩层移动的影响范围。对采空区与公路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矿山已有空区及后续开采是否对公路工程造成安全影响做出评估。结果证明:矿山开采对公路不会造成危害,为该公路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滁州琅琊山铜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富铜矿床,矿山开采历史较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存在开采技术水平不同、管理等诸多原因,导致-185 m中段以上残存了大量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无法开采的优质资源。为了充分回收和利用资源,进行残矿回收研究与实践,采取除胶结充填进路回采采矿法以外回收残矿的采矿方法,如嗣后充填的变形浅孔留矿法:"塹沟平底式浅孔留矿法"、"电耙运输平底式浅孔留矿法"等采矿方法。通过对采矿方法的变通应用,实现了特殊条件下1.8万t残矿的安全有效回收,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西部铜业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功使用了胶结充填采矿法。采矿实践发现,使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完间柱,充填后,再回采矿房时,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比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更加合理。通过分析对比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富铜矿体矿房更优化的结论,从而为其它矿山回采类似矿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邹楼铁矿由南至北分别划分为邹楼矿床、陈楼矿床和陈楼北矿床,3个矿床计划采用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进行开采。为研究该采矿方法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简化建立矿山地下开采模型,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采用FLAC3D软件模拟矿体开采充填过程,建立合理采矿方法模拟方案并进行开采卸荷,由于同种采矿方法在3个矿床开采时会对地表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需要对3个矿床的各采场围岩位移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陈楼北矿床采场顶板最大位移量为97 cm,且随着深度增加,对地表的影响逐渐减小;陈楼矿床顶板最大位移量为13 cm,浅部两矿体的开采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大;邹楼矿床顶板最大位移量为39 cm,中央厚大矿体影响范围广,为顶板位移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康家湾矿区大型水体下矿床应用空场嗣后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艺特点、使用条件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与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金属矿向深部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地表沉降问题,通过建立该矿山全生命周期内矿体数值模型,研究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沉降对建(构)筑物和上覆岩层稳定性的影响。采用Midas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矿体逐步开挖后,对地表沉降变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矿体开采到-800 m中段时,在地表形成了近似圆形的沉降盆地,地表建(构)筑物的最大地表沉降量为16.77 mm,最大水平位移为-7.33 mm,地表最大倾斜为-0.041 mm/m,最大曲率为0.036×10-3 mm/m2,最大水平变形为-0.052 mm/m。地表沉降及变形值均不超过“三下”采矿规范限值,并且矿山采用充填采矿有效控制了井下采动对岩体的移动,地表及建(构)筑物不会出现明显的沉陷问题,对于该矿深部开采对地表沉降影响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部铜业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成功使用了胶结充填采矿法。通过采矿实践发现,使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完间柱,充填后,再回采矿房时,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比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更加合理。本文就是通过分析对比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出使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富铜矿体矿房更优化的结论,从而为其它矿山回采类似矿房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鲤泥湖铜铁矿1号矿体具体开采条件,研究了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替代原来浅孔留矿法的必要性。该方案充分利用矿山现有工程条件,投资减少,见效较快。可为本矿的其它矿体和条件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开采地下矿产会造成地表开裂、变形,破坏建筑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矿区地表变形问题一直是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模拟计算司家营铁矿分步开采回填后相应地表变形情况,并与经验公式计算的地表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司家营矿区地表变形的一般规律及变形机制,对地表变形的地质灾害做出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向水平分层填充法采矿能有效的控制地表变形问题,填充体对减小变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结果比经验公式结果偏小,但在合理许可范围内,表明FLAC3D是预测地表变形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其他相似采矿引起的地表变形研究和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在杜达铅锌矿的应用情况。该采矿方法能及时充填采空区,有效控制围岩地压,解决了地表塌陷问题,保证了矿山的安全生产,而且提高了劳动效率,矿石回采率提高至95%,贫化率控制在10%以内,矿石的损失贫化指标均降低20个百分点以上,大大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张飞  田睿  王滨  王少杰 《金属矿山》2010,39(12):12-14
一个矿床内需要采用露天与地下联合开采时,如果不是将它们在空间和时间上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考虑开采设计,则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某铜矿区地表氧化矿的露天开采活动就是在完全不考虑对地下开采的影响下进行的。通过对该铜矿区形成的数处露天采坑的调查,分析其对地下开采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灾害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常规的圈定地下开采岩石移动界线和FLAC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分析了小王庄铁矿地下开采对大秦铁路的影响,得出了小王庄铁矿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大秦铁路的影响甚微的结论,为小王庄铁矿后续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浅部易采资源的逐渐消耗,环境复杂矿体的开采逐渐得到重视。赵案庄铁矿属于环境复杂矿体,对此展开了上行式安全开采技术研究,经采矿方法比较,确定了上向水平分层盘区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实施后产能提高了近一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安太堡露天矿采用井工开采露天边帮剩余煤炭资源时的顶板岩层运动特点及边帮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距露天开采地面停采线距离的不同,边帮体内压应力、压应变均呈非线性减小趋势;随着井工开采的不断推进,其顶板内的应力集中呈不对称分布,顶板岩层变形也呈非线性分布;井工开采将促使边帮体内形成明显偏向边帮体自由端方向的拉应力区;可能导致边帮体发生滑移的主要因素将是边帮体上覆岩土体的挤压、推移与井工开采产生采动作用对边帮底部岩体岩性的劣化作用;存在着一个既使露天边帮保持安全、又可实现尽量多回收煤炭的井工开采理论尺度。  相似文献   

15.
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地下工程问题。为实现矿山的安全开采,必须对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及其对地表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文中以石人沟铁矿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石人沟铁矿地表沉陷数学模型的开采过程进行分步开挖模拟,并总结出了地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岩层和地表的移动规律,给出了不同开采阶段的地表动态移动曲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谦比希铜矿西矿体厚大矿体回采方案和膏体充填系统,运用自立强度计算方法论证了膏体充填强度的适用性,引入小断面控制爆破技术有效控制了爆破震动对充填体的破坏。上向水平进路分层膏体充填采矿法成功应用,回采率提高至75%~80%,贫化率控制在6%,采切比降低至90~100 m3/kt,实现了采场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7.
石墨属晶态单质碳,天然石墨分为致密结晶状石墨、鳞片状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3类,我国石墨矿床类型主要为鳞片状晶质石墨和隐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地下开采已经形成规模,对于鳞片状晶质石墨的开采,国内外多以露天开采为主,但露天开采剥采比大、成本高,且对环境与植被破坏较大。近年来,湖北精英石墨矿鳞片状晶质石墨矿床地下开采已初具规模,通过对该矿开采技术条件与地下开采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晶质石墨矿床以区域变质型为主,成矿时代及地质特征近似,含矿岩系均为中-深变质岩系,矿体围岩特征大体相同,因而精英石墨矿地下开采对于鳞片状晶质石墨矿床开采具有借鉴意义;②根据精英石墨矿矿体赋存特征,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在采场生产安全性、采场生产能力、通风效果、回采率等方面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明显优势;③鳞片状晶质石墨在工业上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加强鳞片状晶质石墨地下开采的研究,对于充分开发利用深部石墨矿资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胡道喜 《金属矿山》2011,40(4):21-23
李官集铁矿为厚大多层急倾斜铁矿床,矿体底板为构造破碎带,原采用分段空场采矿法,但下盘围岩垮落严重,夹石难以剔除,损失贫化很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改进,下盘矿体采用上向进路充填法,上盘矿体采用上向分层充填法分区联合开采,根据矿岩稳固性调整采场顶板跨度,多层矿体联合开采,降低了损失贫化率和采准工程量,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深部开采与浅部开采存在较大的不同,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地应力。以某高地应力金矿深部开采为工程背景,基于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对比分析留矿采矿法与使用三种不同强度充填材料的充填采矿法,研究采场在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地压显现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随着采矿深度的加大,充填采矿法中采场顶部和底部的应力集中区、两帮围岩拉应力区范围及最大值均小于留矿采矿法,同时,围岩中产生的塑性区较小,说明充填采矿法较好地控制深部采场地压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