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环己醇装置水合催化剂流失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环己烯水合催化剂流失的原因,结果表明:搅拌器转速、催化剂浓度、催化剂界面是影响催化剂流失的主要原因,催化剂的再生、劣化也是影响催化剂流失的原因;工艺优化条件:反应温度120℃,压力0.5MPa、搅拌器转速45r/min、催化剂质量分数20%、催化剂界面10%。工艺优化改进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环己醇装置加氢催化剂流失的原因。结果表明:搅拌器转速、催化剂浓度、催化剂界面是影响催化剂流失的主要原因,催化剂的再生、劣化也是影响催化剂流失的原因。工艺优化条件:反应温度135℃,压力为4.5MPa,搅拌器转速125r/min,催化剂浓度1.5%,催化剂界面60%~70%。工艺优化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配制过程,分析了齐格勒一纳塔催化剂各成份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对齐格勒-纳塔催化剂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对配制高质量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超 《广东化工》2016,(1):117-118
找到催化剂跑损的原因和位置,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对催化裂化装置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分析了催化剂历经分布、机械强度、重金属污染能力、水热稳定性等催化剂自身原因以及原料组成变化、生产操作不当等操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系统问题、流花分布问题、设备固有问题、设备出现异常等设备问题原因是造成催化剂跑损的主要因素。同时,通过分析新鲜剂、待生剂、再生剂、三旋剂等筛分组成以及油浆固含量的数值来诊断出催化剂跑损的位置。提出了如何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滕升光 《工业催化》2015,23(7):555-558
找到催化剂跑损的原因和位置,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对催化装置的良好运行十分重要。分析了催化剂粒径分布、机械强度、重金属污染能力、水热稳定性等催化剂自身原因以及原料组成变化、生产操作不当等操作原因。结果表明,回收系统问题、流化分布问题、设备固有问题、设备出现异常等设备问题是造成催化剂跑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新鲜催化剂、待生催化剂、再生催化剂、三旋回收催化剂等筛分组成以及油浆固含量和催化装置仪表的数值诊断出催化剂跑损位置,提出减少和避免催化剂跑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聚酯工业》2015,(4):37-40
本文对氧化尾气燃烧的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分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尾气中夹带钙、镁、铁、硅、碳等杂质,造成对催化剂的覆盖。或与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其他物质,从而造成催化剂失活。认为造成本批催化剂失活原因是硅与三氧化铝反应。为此提出解决措施,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Pd/C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用于加氢反应的Pd/C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杂质覆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催化剂防护层、碱液再生催化剂等方法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中可以加快或降低化学反应速度,提高选择性,而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催化性能逐步下降,催化剂的反应速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就是催化剂失活。催化剂性能下降,主要有催化剂物理中毒、催化剂化学中毒和催化剂结构变化等的原因。基于此,对加氢催化剂性能下降的原因进行探讨,深入研究和分析了加氢催化剂活性再生恢复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采用"BA试验"方法进行大孔磺酸树脂催化剂催化FCC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的加速寿命试验考察;通过BET比表面积、非金属元素分析和FT-IR等分析技术研究烷基化脱硫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并对失活催化剂浸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多次深处理后,催化剂活性基本丧失。在反应过程中,烯烃低聚和芳烃烷基化等副反应生成的高分子有机副产物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以及碱性氮化物中和活性基团H+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并且高分子有机副产物覆盖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主要原因。覆盖催化剂或堵塞孔道的物质主要由大量长链烷烃、少量长链烯烃和芳烃物等有机物组成。  相似文献   

10.
李晓玲  李威 《辽宁化工》2010,39(8):844-846
阐述了引起甲醇合成催化剂中毒和缩短其使用寿命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C307型合成甲醇催化剂成功使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确定了一种测定钴钼系CO耐硫变换催化剂中微量砷含量的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中发现混合酸体系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10%盐酸与2%硫酸是一种较理想的组合;不同砷含量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考察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砷质量分数大于0.2600%后,活性开始明显下降;某些工业应用后的催化剂中砷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原料气砷杂质是引起催化剂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催化剂是整个SCR脱硝系统的核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催化剂存在各种失活问题,其中砷中毒是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SCR脱硝催化剂砷中毒的物理和化学失活机理,其中物理失活是由于As2O3在催化剂表面沉积、氧化造成催化剂孔道堵塞所致,而化学失活是由于砷氧化物破坏催化剂酸位点、改变活性基团形态、降低催化剂氨吸附及氧化还原能力所致。然后,系统介绍了抗砷中毒SCR脱硝催化剂的研发路线以及现有抗砷中毒催化剂优化改进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包括调整催化剂孔隙结构、优化催化剂化学配方和烟气侧砷氧化物吸附固化等,其中MoO3是优选的催化剂活性助剂,金属元素(如Bi、In、Sn、Mg)是主要的抗砷助剂,钙基物质是典型的烟气侧砷氧化物吸附添加剂。最后,对砷中毒废弃催化剂的再生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湿法清洗、热还原法、复合再生等,在实际工业应用中,主要以物理清扫、湿法清洗配合活性组分添加的复合再生方式实现中毒催化剂再生。本文可对未来抗砷中毒SCR脱硝催化剂的研发与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极少量的砷化物可使加氢催化剂发生永久性中毒,为了保护加氢催化剂长期稳定运行,必须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砷化物进行脱除。对研制的TAs-15型FCC汽油脱砷剂进行原料适应性、1 600 h以上稳定性试验以及工艺条件对脱砷剂性能影响评价。结果表明,TAs-15脱砷剂具有较好的原料适应性及较高的脱砷性能,在反应温度(10~50) ℃、反应压力(0.5~2.0) MPa和空速(0.5~3.0) h-1条件下,出口汽油中砷含量≤10×10-9,完全可用于催化裂化汽油中砷化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14.
高聚忠 《煤化工》1999,(4):26-28
本试验研究中对水煤浆气化工艺过程中砷的来源、转化及积累进行了分析测试,对气化系统进行了砷平衡分析,并为煤气脱砷净化剂的研制、选择和砷危害预防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含砷硫精矿制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砷硫精矿制酸过程中易发生设备堵塞、催化剂中毒、外排水超标、砷污染等问题,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将对正常生产和环境保护不利。探讨了焙烧工艺选择和操作控制、炉气干法收砷工艺及设备选择、酸洗净化控制及含砷污酸处理等,建议根据原料性质和产品结构采取合适措施,尽量避免砷污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耐硫变换催化剂QCS - 0 1在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制氨装置一段变换炉上的工业应用和 2个生产周期后卸出催化剂的分析测试。应用数据和卸出样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QCS - 0 1催化剂活性好 ,稳定性高 ,操作弹性大 ,完全能够适用于以水煤浆为原料加压气化大型制氨装置的工艺条件。一段变换炉上层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为工艺气中砷含量较高造成催化剂砷中毒  相似文献   

17.
梁润  潘红红  陈代伟 《广州化工》2012,40(6):108-110
砷化合物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生物体内的砷主要是有机砷,而砷的致毒性和致癌作用主要取决于无机砷的含量。在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中,将砷作为非有意添加的污染物,并规定了不同食品的总砷或无机砷限量标准。本文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植物源食品中的总砷和无机砷含量,讨论了总砷和无机砷在不同植物源食品中的分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种类植物对砷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CO变换制氢过程中催化剂中毒机理,采用热力学非均相反应体系中G 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分析了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在463.15—523.15 K内H2S中毒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并结合文献实验结果综合讨论了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的H2S中毒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剂的H2S中毒过程中,硫酸盐和积碳会造成催化剂的暂时性中毒,生成Cu2S和CuS化合物造成永久性中毒;O2的存在会加快催化剂的中毒反应;铜基低温变换催化剂不适合用于含高体积分数CO原料气的变换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9.
脱砷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用于石脑油和柴油的加氢脱砷剂,用于石脑油和汽油的低温脱砷剂,用于乙烯和丙烯的氧化物脱砷剂的研究进展和工业使用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The poisoning effect of various halogen compounds on a nickel-based hydrogenation catalyst has been investigated. While alkyl monochlorides did not affect the catalyst activity, alkyl monobromide and-iodide had a strong poisonous effect. Vicinal dichlorides, 1,1-dichlorides, and HC1 also poisoned the catalyst. It is shown that with chlorine containing compounds, the poisoning mechanism involves a fission of the carbon-chlorine bond with the formation of HC1, while bromine and iodine compounds adsorb to the catalyst surface as such in a simple equilibrium reaction. A mackerel oil previously shown to exhibit three kinetically distinguishable poisoning effects has been further examined, and it is shown that its content of halogens can probably account for the observed poisoning patter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