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igBee无线医疗监护能够让广大民众在家中享受个性化医疗卫生服务,有效地缓解医疗卫生资源紧缺等严峻的社会问题;研究通过ZigBee传感器网络在普通家庭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测试、最大通信距离测试、网络自恢复能力测试、耗电量测试等,阐述了Zig-Bee短距离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在医疗监护中应用的可行性,为面向家庭的的无线医疗做了理论依据,并且设计了协调器与上位机、路由节点、传感器节点的通信协议;通过各种测试,研究得出结论:ZigBee短距离通信技术在家庭环境中,能够有效地克服各种家用设备的干扰,数据传输准确率高,正常情况下,准确率达到100%,在增加路由节点的情况下,能够完全覆盖家庭环境,满足无线医疗监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线移动应用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在简要阐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无线移动应用技术的优势,提出了该项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信息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医疗服务中信息化系统的实现,是提高医院服务效率、改善医疗环境、融洽医患关系,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关键,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美国医疗协会月刊发表的研究文章“无线射频识别的电磁干扰对关键医疗设备的潜在危险”最近引起了广泛关注。文中描述了在特定条件下,RFID读写器对医疗设备的干扰,并对RFID在医院的应用进行了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ARM和Linux为硬软件基础的ZigBee遥感控制系统,该方案以医疗监护设备为应用平台,旨在改变传统有线连接模式,为医疗监护设备的无线化控制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从而可以实现对病人生理状态的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微控制器采用ATMEL的AT91SAM9G20,ZigBee模块采用TI的CC2480,遥控器通过ZigBee无线网把信号传给系统,再把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LCD;试验是在Linux系统下进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有效距离内能很好地工作,这对于促进医疗设备的无线化控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技术(RFID)技术已渗入到了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将RFID技术用于医疗设备管理,其不仅可以解决传统设备管理中带来的困扰,而且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基于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JN5121在无线医疗监护中的应用构架,首先描述了基于WPAN的无线医疗监护构架,区别于远程无线医疗监护方式,关注的重点在小范围内的无线传输方式.然后介绍了基于JN5121无线模块的传感器节点的设计,采用集MCU和RF的SOC芯片JN5121满足现代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最后简单介绍了JN5121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随着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在医疗领域里的应用,目前医疗领域已经广泛建立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药品管理和监控、远程健康监测、住院患者管理和医患人员跟踪定位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疗领域里仍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王磊  文灵 《微型电脑应用》2023,(1):185-187+192
作为现代医疗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设备管理与医疗水平高低密切相关。为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设备的管理效率,设计了医疗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构建系统的网络框架结构,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采用Visual Studio C#和Microsoft SQL Server给予实现,并投入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所收集的设备信息可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降低设备运维成本,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医疗事务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库访问、远程交流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合理利用该技术能有效地调用医疗资源,减少人力、物力成本,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医疗机构开辟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本文以无线局域网的含义和特征作为切入点,着重对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做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在医院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希望能给相关医疗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无线局域网在医院中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打消医院应用无线网技术的顾虑,部署覆盖效果更加符合医疗环境、具备良好安全策略的无线网络,在分析了无线网络设备对人体和医疗设备的干扰性问题之后,探讨了在医疗环境中无线局域网的部署设计方案以及多元组合的安全方案.实例表明,采用天馈系统的无线部署方式具有更佳的覆盖效果.最后介绍了无线技术在无线查房、床边护理、床旁移动医疗设备的信号采集以及RFID和VoIP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设备的增多,设备管理信息化成为医院信息化的一个新环节。为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提出了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案.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基于MVC模式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意义、系统构架、系统分析、功能模块。在一年的应用当中,系统提供了准确、及时的设备管理信息,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软件世界》2007,(24):82-82
几年前人们也许很难想象,通信能和医疗搭上界。然而今天,人们口袋中的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音通话工具——随着全球3G网络的部署,手机正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贴心“私人秘书”。医疗行业正在将无线技术纳入各种医疗解决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通过将各种移动医疗的特殊功能和服务捆绑在手机上,消费者可以保持最佳的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首先简要比较无线网络中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的相关标准、典型应用,并分析不同网络的特点,由无线局域网技术自身特点决定它将在医疗领域中有更深入的应用。之后重点对无线局域网中的MIMOOFDM、智能天线等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主要的描述,包括查房、护理和远程医疗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无线网络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及保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门诊/家庭保健越来越普遍,医疗半导体朝向高集成度、小型化、高能效发展,同时消费类医疗设备转向采用标准元器件并嵌入无线功能,可穿戴医疗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安森美半导体凭借超过30年的定制硅经验,为医疗设备行业提供全面的产品阵容和服务.本文介绍了安森美半导体的重点医疗细分市场,尤其是在植体、助听器及定制ASIC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医院设备管理自动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出了现有医疗设备自动化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医疗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点,明确了自动化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向,制定了自动化在医疗设备管理环节的应用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个人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线局域网已经掀起移动计算的新浪潮。无线技术在传榆速率、安全性方面不断改进,它不仅是有线网络的无线延伸,也可以作为LAN的无线替代。通过分析3种不同的IEEE802.11扩展标准的调制方式、工作频段等,突出说明了IEEE802.llg标准的优越性。根据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在基于IEEE802.11g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一个可扩展的无线医疗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人机交互医疗设备对久坐不动、常年卧床等状态下人体的监测效果,在利用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WBAN)建立人体姿态识别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相应的改进人工神经网络与WBAN系统进行融合,并将其应用于人机交互医疗设备中。结果表明,在HiEve数据集中,该方法于20次迭代时开始收敛,损失函数值为0.0112。在患者不同姿势的识别验证中,该方法下的人机交互医疗设备识别准确率均显著高于90%,并且耗时最短仅为23.16s,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效率,为人体姿态识别及相关医疗设备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宋余庆  严振  梁成全  张勇 《计算机应用》2010,30(8):2257-2260
针对目前无线嵌入式医疗设备与网络数据库交互存在系统要求较高、速度较慢等问题,基于Socket及XML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线嵌入式设备与数据库交互的中间件系统。在Wi-Fi网络环境下,该系统采用Socket技术,接收嵌入式设备访问数据库的请求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按指定的格式将获得的数据结果集转换为相应的XML文档并回送于嵌入式设备。实验结果表明,该中间件系统能有效解决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的无线嵌入式设备与网络数据库的交互问题,整体实现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各地区的医疗条件及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建立适应我国不同地区的医疗需求的远程医疗网络,将成为医学发展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不同网络、采用不同类型设备的应用实践以及远程会诊的管理实践,提出较为适合目前远程医疗会诊需要的解决方案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无线医疗传感网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进行了综述,描述了无线医疗传感网的网络结构,着重分析了它的特性及安全需求,并详细讨论了无线医疗传感网所面临的网络攻击.从无线医疗传感网的机密性、访问控制、身份认证、隐私保护等安全需求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最后指出了对无线医疗传感网安全与隐私可能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