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时空关系与油气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储集层预测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项油气预测新技术.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是指地震数据体中每一地震道振幅离散数据点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显示的波形特征.根据地震数据体结构时空关系特征,可以在地震剖面上定量解释出油气层,发现油气分布规律,进一步提高储集层预测精度.通过对克拉2气田的克拉2井和普光气田的普光5井两口井发现的主力气层的地震振幅时空关系的研究,能很好地识别出气层边界,为储量评估提供有力依据.本研究方法对于不同岩石类型、不同沉积相(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油气区,深度范围200~7000 m、厚度5 m以上的目的层都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预测准确率平均可达80%以上.图10表2参11  相似文献   

2.
天然地震预报的新突破导至膨胀模型,在该模型中许多天然地震出现的空间地带, 是可以在发生地震之前用地球物理方法观测到的。这些膨胀是由主要机械损坏的前兆、岩石中的微量破坏现象所引起的。在该带内孔隙度的增加引起孔隙结构的欠饱和,直至流体能从外面扩散到膨胀带为止。在预震膨胀带中,这种暂时的液体欠饱和现象产生非常类似于存在地下气藏的地球物理条件。因此,相同的地球物理技术应该能应用于观测这两种异常类型的地下范围。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油藏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以三维地震为代表的地震勘探经过多年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精度水平,但是面对油气藏开发,特别是陆相断陷盆地复合油气藏开发,地震技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发展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主要包括岩石地球物理、特殊地震方法、资料特殊处理方法等。综观目前国际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胜利油田的开发地震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①以测井、井间地震等高频资料为约束,实现井地联合反演,最大限度地提高地面地震资料的分辨率。②利用开发地震技术系列,与岩石物理相结合,实现对储集层的定量描述及对储集层内流体的识别。在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在不同工作阶段始终把握不同技术方法、不同学科之间的最佳匹配与结合,加强以油藏地质为指导、以地震为基础的综合研究。图3参19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非常复杂地质环境中Coalinga油田的地震地层和地震地貌分析。研究区(加利福尼亚大油田)示出了中新统相对非胶结浅碎屑储层的动态沉积环境和沉积间断。该油田的流动分布主要受出现的3种不同性质的不整合和页岩控制。用三维地震数据和井数据审慎地研究了该储层的地震地层层序要素。观测到了3个四级层序边界,这些边界与其它研究人员进行的野外露头研究吻合。试图进行基于体积的地质体分析以便确定该储层内各种沉积和构造要素。地震属性的地质体精细可视化和解释(GVI)提供了该储层内的两个重要河道体系,这两个河道体系是在一些地方被重新切割和重新叠加的。该储层最北部的主要河道体系逐渐向ESE—SE偏移,  相似文献   

5.
米切尔和赫尔曼(Mitchell and Herrmonn)分别在1973年和1975年首先详细地提出了地球地壳区域的地震 Q 值分布图(品质因数 Q 正比于内摩擦的倒数),他们的分布图表明:地震的Q 值在地面下15公里处有一个惊人的增加,它的数值从地面到15公里处的几百到深度大于15公里处的2000。通常的岩石样品在实验室大气中没有测得这样高的 Q 值。近年来,为了说明月球壳层所观察到的高的地震 Q 值,作了很多努力。测量经过强去气后岩石的内摩擦是这些努力的一部分,测量结果表明:在细孔中所吸收的水分引起低的 Q 值。他们提出:Q 值的尖锐增加可作为边界的标记,低于这个边界下的地壳、岩石中没有明显的水分存在。我们的研究表明:不含水的矿物相的低孔隙比的橄榄石玄武岩的 Q 值范围大约是100到高于2000,前者是在正常实验室大气中干燥后测得的,后者是在中等温度下经高真空中去气并保持大约一星期后测得的。这些结果提出:具有相同成分和矿物学性质的干燥样品的 Q 值大于2000。岩石中 Q 值的实验室数据,已建议作为该处岩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石油地震储层研究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和储层地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储层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最新动态,进一步定义了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概念,厘定了其研究思路、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认为岩石地球物理实验是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基础,而储层地质研究、储层地球物理模拟与方法实验、储层地震地质解译及表征和储层综合评价与建模则是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4个基本研究步骤,简称为"四步法",并提出了测井分析技术、岩石地球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6项关键技术。将石油地震储层研究"四步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实现了碳酸盐岩缝洞体定量化三维空间表征与建模,有效提高了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致密砂岩储层因低孔隙性和含油气饱和度变化所产生的地球物理特征相对变化微弱,有利储层预测一直是地震预测中的难点,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识别可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地震岩石物理偏重于微观的实验研究,地震正演则反映了空间组合变化,二者结合相得益彰。开展了四川某工区致密砂岩的地震岩石物理基础研究和地震正演模拟研究,将地质模型和地震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地层厚度、孔隙度、流体饱和变化引起地震响应的一般性规律,使地震反射特征具有地球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进行有效的岩性区分和烃类检测,对于指导地震勘探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如何把现代地球物理、地质和工程技术结合起来,了解低-中等供给盆地中河流三角洲沉积过程生成储集体系的机制,一个由地层学家、岩石物理学家、油藏工程师和地球物理学家组成的多学科项目组对得克萨斯中北部Fort Worth盆地Boonsville气田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研究。为了支持这项研究,汇编了一个由200多口井的测井、岩心、生产和压力资料,67km~2的三维地震资料、VSP和检查炮资料构成的数据库。 我们研究的储集体系是一密集的产气层序。研究区内的气层由厚度为275m~400m的中宾夕法尼亚河流三角洲碎屑岩组成。我们对该储集体系特别感兴趣的原因是:有证据暗示,该层段内的许多层序是在低调节机能条件下(即处于沉积物聚集的垂直空间受到限制的环境中)沉积的。我们的目标是要调查低调节机能沉积过程是如何使河流三角洲储层成为一个个单元的。 利用密集的测井数据库(200多口井)以及根据这些测井资料导出的经岩心标定的岩相,我们把Bend碎屑岩层划分为十个成因层序,每个层序的厚度大约为30m。然后,我们利用局部的VSP和检查炮数据作控制把每个序列分界面的测井深度转换成地震双程时间坐标,并在67km~2三维地震网格上确定包含各个序列的地震数据窗。在这些仔细确定的数据窗内计算一系列地震属性,以确定哪些属性是  相似文献   

9.
考虑地层压力和温度沿深度的变化,对断层上岩石的摩擦本构关系进行了修正。利用边界单元法分析了平移断层上地震的生成。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平移断层上滑移位移、速度及摩擦力的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在距地球表面0.4倍断层长度处生成。  相似文献   

10.
在众多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中 ,根据待解决的地质问题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确定相应的技术方案最关键。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众多岩性体的发现 ,到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与技术进行快速精确评价 ,最后促成决策层决定进行集束勘探 ,均与高品质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岩石物理特性的基础研究以及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等密切相关。钻探结果表明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在东方区地层研究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集束勘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众多地球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中,根据待解决的地质问题和地震资料的品质确定相应的技术方案最关键。从莺歌海盆地东方区众多岩性体的发现,到运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与技术进行快速精确评价,最后成决策层决定进行集束勘探,均与高品质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岩石物理特性的基础研究以及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等密切相关。钻探结果表明,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技术在东方区地层研究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用地震属性预测油藏特性的潜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属性提取能力的增加以及开发地球物理重要性的增加,地震属性在油藏特性预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能在物理意义上用地震模拟或岩石物理学揭示地震属性和目的层油藏特性之间合理的关系。当这个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在勘探地球物理中,不同的地球物理数据通常反映了地下岩石不同的地球物理属性,这些观测数据能够相互补充,从而得到地下构造更可靠的成像结果。电磁勘探和地震勘探是两种物理机制不同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仅仅利用地震数据会存在多解性,电磁勘探作为地震勘探的有效辅助手段,二者联合可更好地为油气勘探开发决策服务。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作为地震和电磁联合勘探的重要定量解释方法,能够降低单一数据反演的多解性,提高电磁和地震资料解释的可靠性。首先概述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的分类,然后评述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电磁和地震联合反演面临的机遇,并指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我们研究了一种目标定向综合叠前弹性波形反演方法,根据地面纵波地震PP反射数据预测层状目的层的岩性、流体类型以及产层厚度。该综合反演法由三部分构成:数据处理与准备、迭代地震反演及岩石特性综合。在数据处理与准备阶段,野外数据须经过处理并变换成平面波地震记录,并准备测井数据以使记录很好地闭合。由分段声波,横波及密度测井得到的层状模型构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长期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从地表观测到的地震波特性,不仅能提供一些关于地球内部不同类型岩石之间界面的状态和分布信息,而且还能提供有关地下岩石的矿物学特性及状态的信息。正是从地震波的特性(如速度和振幅)中,我们获得了许多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知识已广泛用于描述地球浅层岩石界面的地震方法,过去主要是用于估计可能的含烃构造,  相似文献   

16.
地震奇异性属性及其在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启动函数拓展传统的地层转换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奇异性信息量化地层速度的过渡特征,并基于传统的褶积模型研究奇异性信息在波阻抗到合成地震记录之间的传递性。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记录中较好地保存了地层介质的奇异性特征,因此奇异性特征可以作为一种自然的、能够精确刻画地层边界的地震属性。基于单尺度分数高斯小波变换算法,将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消失或出现作为计算奇异性指数值的标准,追踪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点,当模极大值趋于零时对应的分数高斯小波的阶数即为待求的H lder指数,据此提出了通过地震记录的奇异性信息来进行油气探测的方法。从四川盆地某气田地质模型及实际地震资料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奇异性指数可作为油气检测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图4参19  相似文献   

17.
岩石力学参数是表征裂缝发育特征及指导压裂的关键参数,其求取方法主要有岩心实验测定和声成像测井两种,但获取成本较高、数据相对稀少.常规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各油气田开发区已被广泛录取,利用多元回归技术建立常规测井资料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经过误差校正可以准确计算井眼岩石力学参数;再根据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和三维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特点,利用地球物理反演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研究区内岩石力学参数三维模型,可以预测井间岩石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油页岩的地球物理识别和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识别和评价油页岩主要是依靠测井技术,地震方面研究非常薄弱。在现有的油页岩测井响应特征和测井评价方法(ΔlogR 重叠法)的基础上对ΔlogR 重叠法进行了拓展,引入波阻抗与常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重叠来评价油页岩;同时根据油页岩的岩石结构特征,建立油页岩岩石物理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物理模型的由速度反演油页岩有机质含量的方法;最后利用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将已知钻井的含油率信息反演外推到地震数据,得到预测的含油率数据。结果表明,波阻抗ΔlogR 重叠法、岩石物理反演法和地震多属性预测法都可以有效地评价油页岩的有机碳含量和含油率。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球模型最好结合测井曲线和地震数据来建立。与测井曲线相比,地震数据具有良好的横向分辨率,但其垂向分辨能力较差。地震分辨率取决于地震参数采集和储层参数,因此,可根据该分辨率与三维模型的关系利用不同的技术将其并入三维模型。地震数据良好的垂向分辨率可确保它作为一个连续垂向变量来揭示一些局部的储层特性,而差的分辨率则只能用单幅图来表示垂向上的平均储层特征。第一种情况最好应于软岩石中具高频地震数据的厚层储层,而且通常采用协同克里格法来处理。第二种情况表示地震分辨率范围的低值端,此时的地震等值线图可用诸如块克里格法、模拟退火法或贝叶斯法等来处理。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图贝叶斯法,该方法可用于单一的地震等值线图不能有效地表示整个储层时,利用可变权值来反映中等分辨率的情况。该新技术通过综合多种地震特征图拓展了以前的贝叶斯技术,且每种图都可以有垂向变化的权函数。这种垂向权的灵活性从物理上讲是很重要的,因为地震图代表的是反映岩石性质反差的波平均,如储层的顶、底界的波平均。根据地震采集资料和储层特性,在新的三维地球模拟技术中,地震等值线图从物理意义上可通过简单的但可变的权值来表示。本文例举了两个油田的例子,实例中每一三维地球模型都综合了两种地震等值线图。采用多次反射图的好处可用超出概率的地质统计理论来解释。最后,剖析了通过钻前已有数据模拟解释的成功和未成功水平井的井眼轨迹。  相似文献   

20.
武文来  印兴耀 《石油物探》2008,47(3):235-243
从孔隙介质理论出发,通过Gassmann理论分析,综合考虑岩石孔隙度、泥质含量、流体类型、应力、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QHD326油田的地震波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孔隙及孔隙流体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根据QHD326油田的地层条件以及不同流体相态下岩石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等岩心测试数据,通过对叠前正演结果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岩石物理参数与地球物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