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国内日益凸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以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类专业的本科生为例,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着重在成才教育、全员服务和就业市场的开拓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这些对策都是在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中的总结,对同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视野中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不得不要进行变革。本文将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置于全球视野下进行审视,认为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向大众化、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阶段过渡中,面对“市场力量”和“开放与竞争”的压力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的方向看“高等教育大众化”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比例逐步向15%靠近,一些研究者欣喜地看到:高等教育快要大众化了。然而我们是否相过,西方学者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概念和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着怎样的关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自身是个什么样子,大众进入高等教育意味着什么?高等学校的知识、课程、师生关系还是原封不动吗?最后我们有没有建立起大学基本制度、规则、观念方面的传统?这些传统尚没有建立起来的话,谈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不是有点滑稽?本文无力回答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只是从目前高等学校知识、课程、师生关系等方面新出现的一些迹象看,大众进入高等教育地高等学校长期养成的惰性可能有一些冲击,这只是乐观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大众化视野中的高等学校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强劲浪潮的冲击下,我国许多高校迷失了办学方向,不能正确地定位。本文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高等学校的分析,提出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可分为精英型大学、大众型大学和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并且各种类型大学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因此,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大众化进程中应该确定自己学校的类型,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不平衡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状况正是由“总体小康水平”所决定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开始跨入大众化阶段的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经历发展不平衡的“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应正视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使高等教育走地方化发展道路,既服务于建设小康社会,又推进其自身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愈(公元768-公元824)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尤其《师说》中的教师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韩愈《师说》中“传道”思想的文化分析,探究大学教师在我国当代社会文化转型、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信息化时代所应肩负的文化建构使命。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多维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是个多维度概念,它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必须分层定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要确立多样化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提出要构建“社会、政府、学校外控和内控相结合”的大众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重点之比较和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的重点,归纳得出此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张重点皆放在非正规普通大学的层次类型上,并认为这一现象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很有借鉴意义,我国当前大众化发展的重心应该适当下移,应该以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走民营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大学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扩招已经持续了3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迅速扩大.按照我国制定的“十五“教育规划,高等教育规模到2005年将进人大众化阶段,即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将达到15%.2005年以后,高等教育规模还将继续扩大,以期在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最终迈入普及化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现有的高等教育政策以及正在进行的高等院校扩招的实践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将是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论争与反思--对我国高等教育"前大众化"阶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理论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其大致是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50%以上为两个转折点。在15%以下为精英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而50%以上则为普及化阶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走向大众化,但问题很多,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反思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大众化阶段,也就是近20年来,在发展规模与速度上的论争,总结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上的成败得失,也许对我国高等教育成功实现大众化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论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双重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呈现地域性、内向性、垄断性和流失型的特点。因此,西北地区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必然地承担着“由不完全精英化向不完全大众化初期过渡”和“由不完全大众化向完全大众化与精英教育相结合过渡”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靡,深刻改变世界各国的公共决策,也直接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提升,但是,其背后的市场逻辑却导致大学育人出现体系失衡、主体性遮蔽、想象力被抑和公平受损等问题。大学与市场的关系是合作而不是迎合,高等教育要为市场提供人力,也要为国家培育公民、为学术培养人才、为个人提升内涵,不可偏废其一。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竞争加剧、创新不足、人口老化等问题接踵而至,大学必须致力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学育人要在主体意识、内涵发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做好价值坚守,要从理念、结构、方式和内容等要素出发进行系统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出发 ,得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存在若干就业障碍 ,并探讨清避就业障碍的策略 ,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 ,介绍若干促进就业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现阶段及今后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就业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发,弱化文凭教育,使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具有就业能力,从而顺利进入各种不同的劳动领域内就业,是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所在,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产业化,我们如何面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等教育具有产业性质,然而,中国高等教育产业水平还很低。产业化的积极意义是无可争议的。没有高等教育产业化,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任何“化”的提法都表示一种相对变化,产业化也是指一种相对变化,并非绝对化。教育平等与公正在产业化进程中有更大可能成为现实,教育伦理也可以在产业化进程中上扬。这就看我们如何看待产业化。大学精神与产业精神在高水平上的融合,这才是大学工作的真正艺术。  相似文献   

16.
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部分高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各院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特点及原因 ,针对目前韩国语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分别从学科专业和学生自身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培养、学生自身素质提高、树立新的择业观念等方面试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转变。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也有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也需要从这些方面着手。其中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将是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学校招生、学生就业、师资稳定、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将面临冲击。文章通过分析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准位置,加强合作;注重特色、提高水平;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入世后农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要给予农业院校招生和学生就业方面更多的保护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