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编译代码分析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程序理解与描述算法。该算法对面向对象程序源代码进行分析,获取程序相关知识信息,再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抽象、推理及演绎,用可视化的形式表达程序细节,由此实现函数级算法结构的程序理解。测试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准确理解并清楚表达面向对象语言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2.
软件可视化是指利用印刷、图形、动画以及其它图形或摄影技术提高人们对软件的理解的技术.度量可视化是软件可视化研究的分支之一,它是把度量数据与可视化的图形结合来表示软件的结构.现有的度量可视化方法存在的不足是所能表示的度量指标等属性太少,表示出来的信息不够全面.为了表示更多的属性信息,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对象软件度量的3D可视化方法,利用组合图形表示软件实体(如类、方法等),使得所表示的属性数量加倍,从而更有利于对软件的理解和分析.开发出可视化工具M3DTool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组件技术的导航可视化仿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于面向对象的支持导航三维可视化仿真可重用的组件层次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导航仿真组件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方法。本文首先分析OpenGL的设计导航可视化仿真系统的不足和基于COM组件技术的面向对象的软件重用基本思想。接着给出了基于OpenGL封装的导航仿真组件层次设计原理,分析导航仿真组件结构。最后,针对地景匹配组合导航可视化仿真系统,给出了基于导航仿真组件的可视化仿真软件的设计方法和程序效果图。  相似文献   

4.
面向对象设计便于修改,但令维护人员难以理解程序。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软件的维护问题,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特色,如动态联接、继承、合作对象类等对维护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Windows出现与发展,Pc机软件可视化技术已成为个人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一大潮流。“可视”、“面向对象”、“事件驱动”编程机制的可视化语Visual Basic、VisualC++、Visual Foxpro、Delphi、Developer Network等陆续涌现。可视化技术包括图形用户界面、程序可视化和数据可视化三个方面,现对Windows下可视化软件特色介绍如下: 随着PC机Windows 3.x的出现,用户界面焕然一新,计算机的操作,用鼠标驱动,通过对诸如窗口、菜单、按钮、图标、工具来  相似文献   

6.
面向对象技术,由于可以大大提高编制软件的可理解性、可适应性和可修改性,已逐 渐被广大软件设计人员和用户所接受,成为目前开发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数据库等常规领 域软件最流行的程序设计手段之一。但是,对于实时领域,人们往往不使用面向对象方法, 而侧重于常规的程序设计方法。该文从分析目前面向对象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于实时领域的重 要原因入手,讨论了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实时系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阐述了面向对象 实时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逆向工程动态信息的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鹏  陈平 《计算机工程》2005,31(1):84-86
理解面向对象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由于分布、并发系统所具有的特性,程序与程序的运行不再一一对应,使这项工作更加困难。通过对程序进行机入,在程序运行时刻得到程序有关进程的动态信息,利用软件可视化技术,将这些动态信息清楚、准确地呈现出来,对于用户理确并发、分布面向对象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顾治华 《软件》1995,(9):10-15
面向对象设计便于修改,但却使得维护人员难以理解程序,本文探讨了面向对象软件的维护问题,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特色,例如动态联接,继承,合作对象等对维护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十年代,面向对象故技术已开始为许多软件开发者和用户所理解和接受。不少软件都同时出现了面向对象的倾向,其中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用户界面、数据库和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的技术与七十年代的结构化程序设计一样,其目的都是改进软件的结构、维护及使用,但前者确实有助于控制软件开发中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和费用,从根本上改变程序员的工作方法,加快了生产应用程序的速度。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由于可以大大地提高编制软件的可理解性,可适应性和可修改性,已逐渐被广大软件设计人员和用户所接受,成为目前开发人工智能、知识工程、数据库等常规领域软件最流行的程序设计手段之一。但是,对于实时领域,人们往往不使用面向对象方法,而侧重于常规的程序设计方法。本文从分析目前面向对象技术未能广泛应用于实时领域的主要原因入手,讨论了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实时系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阐述了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