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构建我院电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意义和目标出发,探索了如何从硬平台和软平台两个方面进行建设。通过在该平台上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为了摸索如何提升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本文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大工程观”为指导,以兰州交通大学“天佑”大学生创新团队为平台,以“项目学习”为实施工具,以“分组”和“队长制”为组织形式,建立“塔式”培养模式电子信息类创新创业实训体系和实践教育体系。以全面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业能力为基础,形成以“人才培育→项目实践与研发→产品上线→资金支持人才培育”为闭环、循环模式的全新创新创业反哺培育模式,形成有自主“造血”能力的循环体系,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在高校中的规范化、系统化、普及化。  相似文献   

3.
陈君 《通讯世界》2016,(19):292-293
计算机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计算机大赛、创新创业团队、校企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创新创业训练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中之中,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创新创业训练与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革新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是最具创业前景的行业,突出在创意、创新之中谋求新的变化。本文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电子商务综合应用能力为基础、以创业体验和实践教学为手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创业项目一研究和分析一体验创业项目一实践创业项目”的路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单片机原理"与"电子线路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课赛创"理念的面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将基于"课赛创"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实验室及口袋式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借助多媒体互动平台,采用电赛式小组团队合作模式,模拟特定电赛和创业项目,以工程应用为导向,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创新创业打下基础.实践证明,该套教改方法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进步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创新和实践的基础能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工作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双创活动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的工作,高校要能够展开切实分析并做好教育引导与帮扶,利用各项资源逐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文章将系统性地介绍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创新创业的意义,通过讨论二者的关系,详细论述高校如何有效开发学生的双创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培养信息类人才存在的问题,以培养信息类创新人才为目标驱动、以OBE理念为指导进行系统设计,精准实施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并持续改进设计和实施路径,形成了"信息类人才"为主体,"实验教学"、"创新竞赛"、"项目训练"和"企业实践"四翼协同的信息类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围绕培养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目标,结合我校工程训练中心特点,从“分层次、多类型、模块化、创新性、开放共享”多维度出发,对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分析研究,探索构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实践表明,通过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实现了培养工程创新实践性人才目标,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平台保障与技术支持,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全国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单位和山东省大学生社团工作研究基地,发挥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相互融合的协同机制,正确处理社团活动、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依托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专业,通过学科竞赛的桥梁纽带作用,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把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整合纳入第一课堂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有机统一贯穿始终的协同机制,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主线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激活了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了教学组织手段,凝聚和兼顾了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秉承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差异化的教学需求,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设置无差异,学生动手、思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式实验设计方法:精选能够涵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与实验要素的典型实验电路,提出多层次、多梯度的实验内容设计,使实验完成的挑战性逐级升高。该实验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不同能力学生的差异化教学需求,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探索地方高校信息与控制工程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实践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本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构建以培养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理念、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模式、质量控制等的“三层递阶式”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改进项目教学法流程,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选题、设计过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已经从电子设计的外围器件逐渐演变为当今数字系统的核心,在计算机、通信、航天、电子设备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调研企业对FPGA工程师专业技能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层次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并以硬件演奏电路作为案例阐述层次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层次化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运动控制系统”是一门紧密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课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科研竞赛中广泛应用,但多数学生仅停留在基础理论层面,难以较好地应用于实战工程项目中。因此,本文提出在“运动控制系统”课程中基于项目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实践中。通过SRTP实践项目“两栖无人机系统的研制”为例,以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和建议为辅,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项目管理能力、科研实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案例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运动控制》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骨干课程,其培养学生解决电气和自动化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传统“填鸭式”理论教学方式,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课程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不理想。结合本课程特点,结合科研项目的前沿性,将仿真和实践教学加入到运动控制的课程教学中,同时凝练理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软硬件和实践环节训练,使学生具备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机电运动控制为手段,设计了多层次综合实验训练项目。以嵌入式软件或硬件逻辑为控制核心,结合自制的二维运动机构,开发了基于运动控制的各项机电结合的实验训练内容。通过该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以提升学生光通信系统的理解与设计能力为目标,开展的光纤通信仿真教学方案实践探索与总结。依据产业应用场景需求,我们设置了旨在加强学生系统设计能力的仿真教学目标,精心制定循序渐进且启发思考的仿真实践方案,学生通过仿真代码理解、修改编程、调试与分析的学习过程,有效掌握光纤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且通过思考与引导,学生可在课程学习基础上有效衔接后续的科研创新环节。  相似文献   

19.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提出培养工科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首要工作是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创设合理、有效、具有专业领域特点和一定“复杂”水平的“复杂工程问题情境”。燕山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测控仪器电路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从“技术要素”和“非技术要素”两个方面设计构建了学生学习的“复杂工程问题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阐述了“复杂工程问题情境构建”的教育心理学依据与构建策略,强调了用课程知识体系承载学生工程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鉴于传统教学法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案。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浓缩到一台让学生倍感兴趣的机床微机数控系统,再将数控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紧密结合工业控制的小实验,学生只要顺利完成这些小实验,即可搭建一台数控系统,也就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学生分析复杂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知识应用以及独立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