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排出大量的废气,大量含氯化合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有副产氯化氢气体产生。例如:医药工业维生素 B_6生产过程中的氯化反应,就有副产氯化氢气体;染料工业色酚 AS 制造过程中的缩合反应也有氯化氢气体放出;农药工业的敌百虫生产过程中的酯化工序,三氯硫磷与无水乙  相似文献   

3.
刘应隆 《云南化工》1994,(3):42-43,56
本文就应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低浓度气体填料吸收塔填料高度,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4.
旋转填料床治理氮氧化物废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简要评述了湿法治理的特点,通过考察氮氧化物湿法吸收机理,以气液传质理论为依据,提出采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作为新型吸收设备,并对其原理和研究现状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波纹填料塔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钰 《维纶通讯》2001,21(2):39-42
介绍一种规整填料塔--波纹填料塔的计算方法,阐述了波纹填料塔的设计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6.
填料塔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丽娜 《广西化工》1999,28(3):53-54
对填料塔的内部结构合理设置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对观察,结果发现,填料塔的结构设置合理,能明显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增强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7.
塔填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近 《化工进展》1989,(6):9-19
本文以结构的改进和材质选用与表面处理为两条主线,对塔填料的演变发展作了归纳性回顾。着重评述了几种重要的新型填料。还提供了填料开发的新近动态。最后的讨论涉及塔填料的应用特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1前言填料塔是石油、化工、轻工、制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化工分离设备。近年来,随着分离技术的发展,填料结构不断改进,出现了不少具有高通量、高效率低压降的新型填料,诸如瑞士苏永寿公司(Sulzer)的麦勒派克(Mellepak)填料、美国格里奇公司(Glitsch)的吉母派克(Gempak)填料/德国豪尔茨公司(Montz)的蒙尔茨(Montz)填料。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塔内件也应运而生,从而给填料塔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填料塔径已达11米以上。近20年来,在蒸馏和吸收领域中,最突出的变化是新型填料特别是规整填料在大直径…  相似文献   

9.
对填料塔设计的内部结构合理设置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填料塔的结构设置合理,能明显提高气液传质效果,增强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The absorption of NOx into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s was studied in a small packed column.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developed for this absorption wa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rate parameters relative to NOx species in such solutions. While hydrolysis is the main controlling step for NO2, N2O4 and N2O3 species, nitrous acid HNO2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for the NOx absorption in NaOH solutions. Our mechanistic and kinetic findings were validated as the model has worked with fair success in predicting both NOx removal efficiencies and liquid phase compositions.  相似文献   

12.
用旋转填料床治理火炸药厂的氮氧化物尾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解决火炸药行业高浓度氮氧化物尾气治理困难的现状,采用新型吸收设备——旋转填料床进行治理,利用旋转填料床的优良特性,达到提高吸收剂的利用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和治理后尾气达标排放的目的.在初期试验中,以清水为吸收剂,研究了进气量、液气比、超重力因子等操作参数对吸收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操作参数范围.采用吸收剂强化吸收,并对吸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量2 m3/h、液气比20 L/m3和超重力因子为90的条件下,吸收率达到85.3%,采用两级串联吸收后,氮氧化物尾气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试验证明旋转填料床用于治理火炸药行业氮氧化物尾气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量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星  廖昌建 《当代化工》2011,40(3):304-306
介绍了计算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NOx排放量的3种估算方法,分别是<八五环境统计手册>、(1996年修订版)和Kato N排放因子计算法.通过举例对3种估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各自的使用条件,各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  相似文献   

14.
The improvement in th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NOx) by means of the ozone injection into the exhaust gas was investigated. Nitric oxide (NO) in the exhaust gas was first oxidized to nitrogen dioxide (NO2) by ozone, and then the exhaust gas containing the mixture of NO and NO2 was directed to the catalytic reactor where both NO and NO2 were reduced to nitrogen. The ozone injection method was very efficient for the oxidation of NO to NO2 in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NO2 by the ozone injection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tic reactor.  相似文献   

15.
白二川 《化肥设计》2010,48(2):11-15
为降低合成氨装置压缩机一段入口的半水煤气温度,设计了填料式直接冷却塔,用水作为冷却剂。介绍了直冷塔的设计计算过程,包括塔的选型,气液比的确定,空速、塔径、填料高度的计算,填料层压降、喷淋密度的核算,以及塔附件的设计等。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出塔半水煤气温度由原来的42℃下降到30℃以下。  相似文献   

16.
煅烧高岭土的组成,结构对填充PVC流变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热分析,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流变仪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煅烧处理不同品位高岭土的矿相组成,结构,显微形貌及其填充PVC塑料的流变性能,讨论了相组成,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形貌与流变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南化公司混酸配制工艺,针对目前存在的氮氧化物大量外逸的现象,分析了原吸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改造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铜洗氨吸收塔改造的情况,为了达到良好的工艺指标,除了合理的塔内件设计外,较低的操作温度及冷却水温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冷却水采用一次水,可以达到更好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MH-81′状态方程和与密度无关的局部组成型混合法则,从二元汽-液平衡数据得到的二元相互作用参数,预测了部分液氮洗过程中的二元体系的混合焓,结果满意。采用三对角矩阵方法,对两种不同工况的液氮洗涤塔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设计值和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吴庆魁 《广东化工》2011,38(3):32-33
论述了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