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污泥的介绍污泥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工业企业产生的污泥,如电镀污泥、印染污泥等;河道污泥,自来水厂污泥,污水厂污泥等。其中污水厂污泥(也称市政污泥)是随着城市污水处理量的增长而长期、稳定、大量产生的污泥,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如得不到妥善的处理处置,对环境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本文主要针对污水厂污泥的处理处置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増加,导致我国市政污泥产量逐年增长。污泥处置已成为城市管理者非常头疼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市政污泥特性出发,简要介绍了厌氧消化、污泥干化、机械脱水等现阶段市政污泥处理技术,以期为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参考,使得污泥处置技术在国内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邹博源 《净水技术》2021,40(11):110-114
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为填埋,垃圾填埋场接受市政脱水污泥时,会设置污泥暂存坑存放市政污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暂存场中长期存有污泥,大量雨水渗入致使污泥填埋的稳定性大幅降低.取出稳定化的污泥进行脱水,可进一步减量污泥,又可腾出大量污泥填埋空间.对暂存库区污泥进行脱水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氨氮压滤液.为消除污泥储坑中污泥及其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需同步处理污泥和渗滤液,以消除污泥储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文中对白龙港污泥暂存场中所产生的污泥压滤液进行试验处理,经混凝沉淀、吹脱和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下水道纳管标准.通过开展填埋污泥暂存库区污泥处置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白龙港污泥暂存库区污泥消纳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我国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系着我国环境卫生的健康发展。市政污泥热解技术可以使污泥热解产物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化,已成为市政污泥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热解、高温热解、低温热解等三种主要市政污泥热解技术,概括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热解压力、催化剂、物料性质等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对于填埋多年的存余污泥,对其热解规律及资源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市政污泥热解技术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将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河南省豫鹤同力水泥有限公司为5 000t/d生产线,2017年公司建成200t/d~250t/d市政污泥协同处置系统,系统采用半固态物料接收储存、输送及投料入窑系统工艺,符合相关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及规范,运行一年效果良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前景广阔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及生活污水处理率的提高,市政污水污泥的产出量也不断增加,市政污泥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而水泥工业利用自身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李永华 《广东化工》2011,38(7):235-236
至今中山市已建成2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分布于中山市的各个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75.5万t,d:中山市的纺织印染行业发达,印染洗水行业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产生大量的印染污泥。由于目前中山市内的污水处理厂和绝大多数印染洗水企业均未配套污泥处置设施,大量的市政污泥和印染污泥未经无害化处理,需要转移至市外进行处置,甚至出现污泥不规范地倾倒填埋现象,成为危害城乡环境的二次污染物。因此,市政污泥和印染污泥处置已成为当前中山市环境保护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市政污泥产量巨大,其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系着我国环境卫生的健康发展。市政污泥热解技术可以使污泥热解产物再利用从而实现资源化,已成为市政污泥处置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微波热解、高温热解、低温热解等三种主要市政污泥热解技术,概括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热解压力、催化剂、物料性质等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对于填埋多年的存余污泥,对其热解规律及资源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市政污泥热解技术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将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提出了建议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由于水泥窑具有高温、碱性、负压和稳定的氧化环境等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不仅解决了污泥围城的问题,而且焚烧后的污泥残渣固化为熟料可节约原料,是一种符合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的污泥处置途径。依托于中材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本文进行了81%含水率湿污泥直接入分解炉焚烧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湿污泥对熟料的品质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熟料的强度和重金属及其浸出含量均在相关标准限值内。  相似文献   

9.
市政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副产物,为有效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泥,对市政污泥现有填埋、堆肥利用、建材利用、干化焚烧四种处置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对污泥干化和焚烧是污泥无害化处置的趋势.这种处置方式可将污泥有机物、有害物彻底分解,同时实现重金属离子的高温烧结固化,具有减容、减量、无害化的特征,燃烧后的残渣可进行综合利用,烟气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能力不足,大量污泥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处置,直接给水体、土壤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不仅降低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上述问题,对市政污泥处置的几种常规处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白明科 《水泥》2016,(4):15
我公司的两条Φ4m×60m带五级旋风预热预分解系统的2 500t/d生产线,均未配置旁路放风系统。2014年两条窑分别配套一套日处理150t工业污泥以及一套日处理100t市政污泥的污泥处置系统,两条窑日处理污泥的能力均达到250t。为消除窑协同处置污泥时预热器频繁堵塞的工艺故障,通过分析及探索,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工艺操作进行优化调整,找到了解决窑系统处置污泥时工艺故障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国内市政污泥处置的现状,介绍了目前的几种处置方式及其优缺点。以株洲市市政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项目为工程案例,阐述讨论了利用水泥窑进行市政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的工艺方法及其对水泥窑的影响,体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洪昭锐  杨海英  魏玉芹 《广东化工》2014,(11):190-191,198
国内外学者对Fenton技术处理市政污泥的研究均表明其能显著改善污泥脱水性能。这主要是因为Fenton试剂能产生氧化能力超强的OH·,其可以快速将污泥中微生物的胞外聚合物(EPS)氧化分解,降低污泥的有机质,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文章尝试通过阐述目前Fenton技术对市政污泥的作用机理、处理效果、对后续处置影响分析、经济性能分析和工程应用情况,以评估这种技术对市政污泥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的新思路。介绍了市政污泥中的水分存在形态,从污泥浓缩、机械脱水两方面阐述了物理脱水技术;从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以及微生物絮凝剂四个方面重点论述了污泥化学调理脱水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概述了酸处理、冷融、超声波等一些其他污泥脱水技术,并对市政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鉴于含氟污泥可能存在浸出毒性超标风险,因此其安全处置非常必要。本工作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浸提试验及毒性浸出试验,研究了该种污泥的理化性质,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氟污泥对水泥性能和环境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中氟含量(质量分数)为15.3%,且有少量Cr、Mn、Ni、Cu、Zn等重金属离子,主要晶体为萤石及少量铜盐和闪锌矿,氟主要以氟化钙形式存在,在污泥中的含量约30.0%;污泥中F、Cr的毒性浸出不超标,但Ni、Cu、Zn毒性浸出超标,故其属于重金属固体危废。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氟污泥可促进C_3S生成,略微提高水泥抗压强度,但对水泥性能影响不大,掺2.0%污泥的水泥在28 d养护后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危废风险。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市政污泥的定义、属性进行阐述,分析了北京市市政污泥的产排特性,研究了对北京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利用发展历程。结果表明,北京市政污泥处理处置利用发展历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第1阶段在1999年以前,为初始发展阶段,开始了污泥的干化和制肥;第2阶段为1999~2012年,为污泥处置利用的缓慢发展阶段,建立了污泥处理的示范工厂,采用了各种干化技术与焚烧处理模式;第3阶段为2012年至今,确立了中心城区污泥处理技术为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处置方式以土地利用为主,形成了典型高安屯污泥处理模式。结合北京市政污泥处理现状,梳理了北京污泥处理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介绍了北京市政污泥处置低碳绿色转型的新进展,为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市政污泥的年产生量巨大且逐年递增,以填埋为主的传统处置方式已无法全面满足污泥处置在消纳能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够满足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是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评价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环境负荷,并与传统处置方式对比。结果显示,水泥窑协同处置相对于填埋处置具有节材、节土与减排优势,协同处置每吨市政污泥造成的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损害指标均低于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政污泥产出率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隐患日益严重。水泥窑协同处置以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为市政污泥提供了解决出路。试验以巢湖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为平台,借助CFD模拟技术,分析了污泥经深度脱水、干化后,投加入分解炉的温度场等流场变化,确定投加位置、投加量等条件,并研究总结了干化污泥对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产品质量等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污泥含水率干化至40%、投加位置距离三次风管上方500 mm处、投加量为200 t/d等条件下,炉内温度场无明显变化,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较稳定,对熟料品质无明显影响,阐明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可行性,为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市政污泥的低碳资源化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保障。化学链燃烧/气化技术是通过载氧体在污泥燃料和空气之间的循环反应实现污泥热解继而燃烧和碳捕集。采用廉价易得的铁基载氧体开展市政污泥化学链燃烧研究,为探究市政污泥基于铁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初始阶段的热解机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13C固体核磁等表征手段结合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确定了典型市政污泥所含元素种类、化学价态以及成键方式,从而确定其分子团化学结构;以AlFeO3的载氧体形式,构建了污泥独立热解和载氧体表面热解2种结构模型。通过反应力场分子动力学模拟(ReaxFF MD),主要针对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2个影响因素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下,污泥独立热解的产物主要为有机气体,升温速率过高不利于污泥分子团热解,选取16 K/ps较为合适;热解温度的升高和载氧体的存在均促进了污泥化学结构的热解,减少了焦油生成;无载氧体作用时,N元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主要迁移至重质焦油中参与后续的燃烧反应;热解温度对含氮产物的生成影响不大。而载氧体的存在促使含氮活性基团的生成,进而产生...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市政污泥以及工业废渣在水泥工业综合利用,主要目的是避免废弃物堆存造成的土地占用、焚烧处置的额外能耗、以及为达标排放采取措施带来的环境影响,有时或许可以作为替代原燃料降低水泥生产对天然资源和化石能源的消耗。近些年国内水泥行业在协同处置方面的研发持续强化、应用不断扩大,金隅水泥、上海建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等多家水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