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提出“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的背景及目的,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分析相关概念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起伏变化及其原因,指出“城市群”概念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是与“市带县”的城市制度相关的,而在核心大都市影响力不断增大、“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及空间形态不断连绵的背景下,传统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区域治理受到挑战,“都市圈”概念再度兴起,都市地区发展也将在产业逻辑、交通组织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化研究中某些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胡序威 《城市规划》2003,27(4):28-32
试图澄清当前在我国城市化研究中一些常被误解的城市与区域概念。论述了城乡地域的本质区分 ,分析了城市与城镇概念的异同 ,探讨了城镇地域范围的界定 ,对城市与区域概念的混淆进行澄清 ,最后分别对城镇地域、组合型城市、城市群、都市区、都市连绵区、都市圈和特大城市地区等术语概念进行科学的阐述和界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中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增长极,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空间栽体,已成为国家区域政策的热点。按照都市区-联合都市区-准都市连绵区-都市连绵区的发育演化逻辑,以都市区为城市群的基本构成单元,以联合都市区、准都市连绵区、都市连绵区作为城市群的主要类型,利用全国2858个县级行政单元2010年的城区人口、城市化率、人均GDP、非农GDP比重、非农就业比重、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等指标,借助GIS软件对中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进行整体识别。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657个城市中共有325个都市区单元,包括大中心市239个,小中心市86个,外围达标县196个;发育形成由156个都市区、25个联合都市区、3个准都市连绵区(武汉、山东半岛和成德绵)和3个都市连绵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构成的城市群总体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4.
城市组群及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城市规划和城市地理界在社会经济实践领域承担的关于城市群和都市区的应用研究任务愈来愈多,而相关的理论尚不完善、认识尚不统一的实际情况,论文对城市组群、城市群、城镇密集区、都市区、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带、城市带等相关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和进一步的界定,尤其强调了相关概念的关联和区别。论文认为,城市群是城市群体发育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城市组群是城市群形成演化的中间形态,同时也是城市群地域结构的构成单元;"城市单体→城市组群→城市群→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有序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城镇群建构分析与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城镇群组织的知识背景与国情特点及都市区组织的基本原理基础上 ,提出了温台地域城镇群建构的发展策略与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有关培育现代化都市圈的讨论愈演愈烈。都市圈具有“通勤圈”的属性,本质是相对独立的劳动力市场区。这一基本内涵是国际学术界的共识,我国国家发改委与自然资源部也给予了政策上的认可。但从当前规划实践来看,多地都市圈空间划定远远超过了“通勤圈”的范围,都市圈有成为“缩小版”城市群趋势,这会带来功能错位、重复建设、都市圈协同机制失灵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避免概念混淆和认识混乱,更好地发挥通勤圈的空间地域职能,建议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需充分重视通勤圈的属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起都市圈范围的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7.
1990年代以来国内大都市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概念、空间结构、规划等九个方面对 199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大都市带 (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率先完成的江苏都市圈规划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动态,提出中国都市圈的特征和概念、都市圈构建和规划实质、都市圈规划定位、意义、作用与指导思想;都市圈规划的重点、内容、行政法律保障等基本架构;同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也予点题。全文突出表明中国都市圈及其规划的创新潜值。  相似文献   

9.
发展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对于我国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等国家战略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首先回顾了西方大都市区/都市圈的理论渊源和实践探索历程,明确其在西方语境下的概念内涵;其次对我国的研究及实践历程进行简要综述,并基于中外差异探讨我国都市圈的空间组织逻辑及概念内涵界定;最后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语境下,对我国都市圈发展的若干应用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苏锡常都市圈空间整合构想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苏锡常都市圈竞争优势和目前存在的区域协调性问题的分析,指出建设,培育苏锡常都市圈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其空间整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都市圈是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 /区域空间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内部与核心城市的高强度联系塑造了圈层状的地域结构特征。文章以南京都市圈为实证 ,通过对多种经济、社会联系流的直接调查与相关联系强度的空间叠置分析 ,进行了都市圈圈层地域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省级都市圈高位协调机构的建立与实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贤 《城市规划》2007,31(11):27-32
在借鉴西方国家都市圈机构建设有关经验的基础上,认为中国省级都市圈规划虽然具备了综合性空间规划的特点,但由于其规划实施涉及到与空间利用有关的多个部门以及多个设区以上的城市,具体规划落实中没有一个统一的实施主体来牵头,加上实施手段缺乏,导致规划实施成效不明显。针对实施主体不明确,提出需要建设自上而下与都市圈事权相对应以行政调控为主导的高位协调机构,并研究了高位协调机构的定位及其权限,以及都市圈协调机构建设的渐进式过程。针对都市圈建设中实施手段缺乏、环境协调难于落实等问题,提出建立并完善与都市圈体制机制创新相适应的高位协调机构运作的程序;最后,论文对构成都市圈的成员城市和部门协作的制度化合作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网络的视角讨论创新和大都市圈发展的内在联系,基于逻辑推演提出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基本概念,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多尺度"的空间尺度特征、"多中心"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城市节点与城市创新网络整体的关系特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大都市圈为例,初步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的三大发展特征。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创新网络存在于区域、国家和全球三个尺度,并且空间尺度越大,城市创新网络的功能多中心程度越低。上海在长三角大都市圈内承担的创新枢纽功能主要体现在国家和全球尺度上,区域尺度的枢纽功能则被其他次中心城市所分解。  相似文献   

14.
从管治的理论视角探讨苏锡常都市圈规划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通过追踪苏锡常都市圈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不同行政等级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和行为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估,研究发现没有“管治”的管治革新尝试、协调性规划内容难以把握、都市圈规划缺乏有效的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和监督的机制是都市圈规划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   总被引:49,自引:9,他引:49  
张伟 《城市规划》2003,27(6):47-50
以江苏省开展的三个都市圈规划为例 ,探讨了都市圈的概念和特征 ,分析了都市圈规划的背景、地位、类型 ,提出了都市圈规划的主要内容。指出都市圈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发达地区的重要城镇空间组织形式之一 ,是当前新城市区域规划的主要代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域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网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重点区域协调管治、协调措施和政策研究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于亚滨  潘玮 《城市规划》2006,30(8):78-80
在对行动规划的内涵、特征及现实意义分析的基础上,以哈尔滨都市圈为例探讨了都市圈规划实施的有效途径。提出都市圈行动规划要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出发,确定行动规划的研究重点与编制内容,重点解决一体化建设中的壁垒问题,中心与外围关系问题,需统一行动的问题以及区域内土地利用需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铭 《城市规划》2007,31(10):52-56
辽中城市群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七城市联系的紧密程度和发展重点各不相同。沈抚同城化是辽中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沈抚同城化的条件、思路以及同城化建设内容,尤其强调了联合大都市区构建、沈抚城市空间重构、基础设施同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统一开发旅游资源和消除行政壁垒等,并就沈抚连接带地区开发的规划结构和功能区布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泾渭水系构成西安都市圈自然地理的基本构架,与城镇发展建设存在密切关联;当代城镇的盲目发展和破坏性建设加剧了水系生态的退化,极大地制约着城镇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寻求城镇发展与河流生态保护相协调的规划策略与方法,提出建构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理念,从不同尺度解析了廊道结构与建构方法;在此基础上,优化都市圈景观格局,形成城乡协调的都市圈城镇发展整体格局;结合河流地区生态规划引导各类城镇发展方向,依托河流生态廊道完善城镇规划布局,促进城河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