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炭液化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煤炭液化的方法、原理和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指出我国发展煤炭液化技术,实现煤炭液化工业化生产,是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国能源战略安全、优化能源结构、解决石油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煤炭深度转化的发展--煤炭液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煤炭液化技术发展过程;针对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介绍了其工艺性质和特点;给石油资源相对医乏的地区指出了寻找替代燃料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乃计  纪任山 《中国煤炭》2003,29(10):41-43
通过对煤液化工艺原理和煤液化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得出煤炭间接液化及直接液化不应单从技术论优劣,二者各有所长,同时又有一定互补性的结论,认为我国煤种齐全、地域辽阔,两种液化技术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歌平  徐振刚 《中国煤炭》1997,23(10):21-23
阐明发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意义,对煤炭直接液化扩工艺及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认识,认为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我国具有商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杜铭华 《中国煤炭》2002,28(5):11-11
1 国外煤液化技术的发展煤炭液化最早出现在 1913年的德国。 2 0世纪2 0年代 ,德国就开展了大型实验 ,并建立了直接液化示范生产线。煤炭直接液化在“二战”期间支撑了德国的战争需要 ,战争结束前共形成年产油 4 0 0多万t的生产能力。战争结束后 ,由于中东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和低廉的供应价格 ,德国煤直接液化的工业生产停止。而美国、日本一直未间断煤液化的研究开发。我国从 5 0年代开始探索煤炭液化技术 ,但到了 6 0年代初 ,由于石油供应的改善而停止。到70年代 ,由于中东战争引发了全球性的石油危机 ,石油价格的飞涨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煤炭液化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煤炭液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分析了煤炭液化技术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指出煤炭液化可作为我国未来替代液体燃料来源之一。但是需要正确定位煤液化代油技术的作用 ,大规模实施煤液化商业化必须谨慎。  相似文献   

7.
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连方 《煤》2008,17(12)
文章阐述了发展煤炭液化技术的必要性及其意义,重点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技术,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技术的工艺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总结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和煤种的适应情况以及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能源结构的点,发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是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中小型氮肥厂的现状;阐述了利用油-氨联合生产技术对中小型氮肥厂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加速开发中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来 《中国煤炭》1996,(5):12-14,26
介绍了煤转化制取煤基液体燃料的主要工艺,论述了开发中国煤炭液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与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技术相关的煤质指标,着重就煤阶指标、煤岩指标、反应活性指标和环境指标等对煤液化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并探讨了不同煤质对煤液化工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煤直接液化工艺中的3种反应器形式及其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级环流反应器的应用可能,分析了该种新型反应器在煤直接液化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李海华 《煤炭技术》2012,31(1):233-234
分析了我国的资源结构及石油、煤炭消费的现状,介绍了煤炭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反应机理与工艺流程,并对煤炭液化工业示范项目在我国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产生的条件以及在我国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吴艳  赵鹏  毛学锋 《煤炭学报》2018,43(5):1448-1454
为研究煤液化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和活性相调控原理,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饱和磁化强度及SEM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Fe_2O_3在煤液化条件下的相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在煤液化产物四氢呋喃不溶物样品中鉴别出部分Fe_2O_3残留且未发现FeS_2,可知体系中S元素不足;因H元素充足,部分Fe_2O_3被还原为Fe_3O_4。温度条件实验结果显示:400℃时,Fe_2O_3已被硫化生成两种晶形的Fe_7S_8(单斜晶系和三方晶系),且部分Fe_7S_8脱硫生成六方晶系的Fe_9S_(10),Fe_(0.95)S;当温度升高至420℃和440℃,部分磁黄铁矿继续脱硫生成六方晶系陨硫铁FeS。时间条件试验显示在420℃下,当反应时间为0 min时,体系中Fe_7S_8脱硫生成Fe_9S_(10)的速度低于Fe_9S_(10)分解速度,所以在XRD谱图中未发现Fe_9S_(10)的谱峰。随反应时间延长,体系中的亚铁磁性Fe_7S_8匀速分解生成S/Fe原子比更低的磁黄铁矿,当反应时间为90 min时,生成了较多稳定的FeS,此时催化剂促进沥青质加氢裂化的能力下降,煤液化的油收率下降,沥青质产率增加。SEM照片显示体系中出现了长条状的大分子缩聚物。反应气氛实验表明,在氮气和氢气气氛下生成了同样种类的铁硫化物,但氮气气氛下生成的Fe_7S_8较少。  相似文献   

15.
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残渣热解活化能E的算术平均值为144.6 kJ/mol,分布在60.1~280.4 kJ/mol范围内,活化能分布函数f(E)为非正态分布函数;指前因子k0与活化能E之间存在补偿关系.  相似文献   

16.
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简叙了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意义、资源状况、技术特点和管理模式。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是利用世界上煤直接液化新技术建设商业化工程的首例,该工程建设本身也是煤直接液化技术应用和工程再开发的过程,其成功实施对中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对中国煤直接液化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煤直接液化与残渣热解联合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豫飞 《煤炭学报》2013,38(8):1454-1458
为解决煤直接液化技术中残渣收率偏高和溶剂油短缺等问题,开发了煤直接液化与残渣热解联合加工技术,通过试验研究了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所得液化残渣的热解过程的反应规律,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以及该条件下的产品分布和产品性质,研究了残渣热解油在加氢处理过程中产品的芳碳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确定了产品芳碳率在0.40~0.45范围内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残渣热解油经适当的加氢后可以为煤直接液化装置提供理想的供氢性溶剂油,说明煤直接液化与残渣热解联合加工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与煤直接液化单独加工技术相比,联合加工技术可以增加液体产品收率5.8%(对煤直接液化原料煤),并且可以补充4%(对煤直接液化原料煤)的理想的供氢性溶剂油。  相似文献   

18.
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的有机可溶物进行了萃取,研究了萃取的条件,分析了萃取物的性质。结果表明,适宜的萃取条件是胜利中油为溶剂,N 2初压为0.5 MPa,温度为130~150 ℃,停留时间为15~30 min,溶剂与残渣的质量比为4∶1~5∶1,持续搅拌。在此条件下,残渣萃取率达50%,残渣萃取物的灰分产率几乎为0,油分含量约为58%,H/C原子数比为0.99,脂肪烃和芳香环含量高,芳香环缩合度为0.675,芳碳率为0.694,420 ℃左右失重速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煤炭直接液化产品油碱洗提酚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振楠  杜淑凤  李文博  李克健 《煤炭学报》2009,34(10):1382-1387
系统研究了使用NaOH水溶液提取煤炭直接液化产品油IBP~280 ℃馏分段中酚类物质的碱洗过程.确定了碱洗提酚过程的2个关键参数:最小碱/油质量比为0.08,适宜水/油质量比为0.6~1.2.分别考察了洗涤温度、碱液浓度和碱洗时间等主要因素对碱洗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3个影响因素的显著性顺序为:温度﹥碱浓度﹥碱洗时间.综合分析得到试验范围内最佳碱洗条件为:温度40 ℃,碱液浓度10%,碱洗时间5 min.  相似文献   

20.
从产品组成方面阐述了煤直接液化油品与石油基油品的差异,指出煤直接液化油品主要以环烷烃为主,是非常理想的环烷基基础油,从而决定了其在特殊领域的应用潜力。煤直接液化油品具备高密度、高热容、高热安定性、高热值、高环烷烃、凝点低、低硫、低氮、低芳烃等特性,可作为军用及航空航天领域特种燃料,主要包括煤基大比重喷气燃料、煤基低凝点柴油及煤基航天煤油。最后指出,应充分发挥煤直接液化油品的优点,将有利于减轻我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保障战略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