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首次应用国际公认标准递增必选三杯法(ASTM:E-679),分别由国家黄酒评委和青年消费者组成的品评小组对中国黄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β-苯乙醇,4-乙烯基愈创木酚,香兰素及二甲基三硫进行嗅觉的觉察阈值与识别阈值的测定。获得β-苯乙醇,4-乙烯基愈创木酚,香兰素及二甲基三硫的觉察阈值和识别阈值。其中国家黄酒评委的觉察阈值分别为:871、77、26、0.08μg/L;识别阈值分别为3090、427、98、0.44μg/L。青年消费者的觉察阈值分别为:2042、229、79、0.10μg/L;识别阈值分别为8511、891、191、0.81μg/L。所获得的阈值与已报道的阈值明显不同,说明测定风味化合物在中国黄酒中的阈值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根据阈值对品评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人群的敏感性与性别、生长地域、年龄及嗜好等都有关系。这为黄酒的风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对企业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研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斌  王栋  徐岩  赵光鳌 《食品工业科技》2012,(6):135-138,142
首次应用国际公认标准递增必选三杯法(ASTM:E-679),分别由国家黄酒评委和青年消费者组成的品评小组对中国黄酒中的重要风味物质β-苯乙醇,4-乙烯基愈创木酚,香兰素及二甲基三硫进行嗅觉的觉察阈值与识别阈值的测定。获得β-苯乙醇,4-乙烯基愈创木酚,香兰素及二甲基三硫的觉察阈值和识别阈值。其中国家黄酒评委的觉察阈值分别为:871、77、26、0.08μg/L;识别阈值分别为3090、427、98、0.44μg/L。青年消费者的觉察阈值分别为:2042、229、79、0.10μg/L;识别阈值分别为8511、891、191、0.81μg/L。所获得的阈值与已报道的阈值明显不同,说明测定风味化合物在中国黄酒中的阈值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根据阈值对品评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人群的敏感性与性别、生长地域、年龄及嗜好等都有关系。这为黄酒的风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对企业针对不同人群的产品研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酒79个风味化合物嗅觉阈值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文来  徐岩 《酿酒》2011,38(4):80-84
2008-2009年按国标环境条件和阈值测定美国国家标准组织国家级、省级评酒委员对我国白酒中重要的、有代表性的79种风味化合物如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进行了嗅觉阈值测定,并进行了嗅觉描述。  相似文献   

4.
冰葡萄酒及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葡萄酒,又称为冰酒,在英文中称为"ICEWINE",德文称为"EISWEIN".冰酒属于高档的甜酒类,因其酿造工艺独特而被长期保密,充满神秘感,而且风味、口感奇佳,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葡萄酒中一只奇葩,被誉为葡萄酒中的极品.  相似文献   

5.
葡萄酒风味与风味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葡萄酒的风味是衡量葡萄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葡萄中的风味前体物,风味酶及风味酶的酶学性质等,从风味酶对风味前体物水解作用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风味酶的作用下,葡萄中无芳香气味的风味物被水解,并释放出游离态的具有芳香气味的萜烯化合物,从而增强和改善了葡萄酒的风味。  相似文献   

6.
酶法增强葡萄酒风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语文从风味的前提物、风味酶以及风味前提物的水解作用等方面对酶法增强葡萄酒风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法增强葡萄风味的机理是在风味酶的作用下将葡萄中所含有的无芳香气味的风味前提物水解而释放出风味物质,从而增强葡萄酒的风味。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的风味主要由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产生,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其组成比例决定着葡萄酒的特性。葡萄酒的风味特征主要表现为色泽、香味、滋味。葡萄酒的风味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本身和由酵母发酵代谢产生的物质。可利用风味酶水解和果胶酶浸提法有效地浸取葡萄中原有的风味物质;还可通过诱导苹果酸-乳酸发酵和控制好葡萄酒陈酿时期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增加葡萄酒中的风味物质,协调葡萄酒的风味和提高葡萄酒的质量。(孙悟)  相似文献   

8.
王莉娜 《啤酒科技》2005,(11):64-65,67
对啤酒和酿造材料中的不良风味可以用气相色谱法来检测非正常组分峰。不良风味能够品尝出来时,可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法来鉴定假设组分。当风味组分浓度较低,不能够直接品尝出来时,利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风味组分的位置,然后用GC—MS来进行鉴定。啤酒中存在许多挥发性组分,因此在气相色谱上使用GC嗅觉检测法来确定微量风味组分峰的位置非常困难,可采用多维GC气味检测法来确定微量风味组分峰的位置,并用多维GC—MS进行鉴定。采用这一技术,可以对啤酒中多种不良风味组分进行鉴定,包括附着在易拉罐体上的溶剂风味成分、附着在硅藻土中的海胆味风味成分、霉味和消毒剂味等。  相似文献   

9.
以北冰红山葡萄为原料,进行了冰葡萄酒酿造研究实验,旨在初步确定北冰红山葡萄冰葡萄酒酿造工艺,为山葡萄冰酒的开发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温度控制为13~15℃,经过25~30 d后原汁完成酒精发酵,原酒理化及感官指标均满足优质冰酒要求,感官品评总分96.75分。结果证明,北冰红山葡萄是一种理想的冰葡萄酒酿造原料。  相似文献   

10.
冰葡萄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 《酿酒》2007,34(5):89-90
介绍了冰葡萄酒的历史、贮藏和饮用知识、国际标准及在我国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基于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品种葡萄酒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1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数据构建品种识别模型进行分析判定,以取自5个不同品种葡萄酒的82个样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处理数据并建立判别模型,可实现对赤霞珠、蛇龙珠、玫瑰香、玫瑰蜜和梅鹿辄5个品种葡萄酒的有效识别,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2.
《Food chemistry》1996,56(4):373-376
Flavor development in Noble muscadine wine during fermentation and aging was determined with a combined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The source of 2-phenylethanol, a major aroma component of the wine, is predominantly through biosynthesis during the vinification process, although the alcohol was also found to be present in fresh muscadine grape skin. The involvement of substituted benzene derivatives in the formation of phenyl ethanol during fermentation and aging of wines is proposed. The complexity of the volatile aroma extracts increased with time, especially after fermentable sugars were exhausted. Anaerobic formation of fatty acid esters also commenced after active fermentation had ceased. These compounds constitute major components of the aged muscadine wine. Effluent sniffing indicated that many odorous compounds including phenyl ethanol and methyl succinate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muscadine wine aroma.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利用绿豆这一种药食兼用的农产品资源,以绿豆和双粮(粳米、糯米)为主要原辅料,在嘉兴喂饭黄酒传统发酵工艺基础上,以淋饭酒母,生麦曲,复合酶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一次喂饭,二次喂豆,共同参于糖化发酵与蛋白分解,并考虑到绿豆含蛋白质含量高会引起黄酒稳定性差的缺陷,在工艺中采用延长发酵期,贮存陈酿,冷冻处理,膜分级过滤等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品评,组合和调味,研发出一种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颖绿豆清爽型低醇冰黄酒.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并结合化学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添加不同浓度的萨兹酒花对葡萄酒挥发性风味的贡献。结果表明,通过采集各样品气味信息,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各酒样的香气差异,经主成分分析(PCA),可以很好地区分不同浓度的萨兹酒花葡萄酒。添加0.8 g/L、1.0 g/L萨兹酒花葡萄酒风味较为接近,但与空白酒样有明显差异,萨兹酒花的加入能使葡萄酒风味产生变化。采用GC-MS进一步分析,共检测到24种香气成分,萨兹酒花的加入丰富了酯类物质种类,提高了酒样中酒花特征香气物质含量,整体萨兹酒花葡萄酒香气以花果香为主。对香气成分建模分析,得出添加0.5 g/L萨兹酒花葡萄酒香气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青梅酒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浸泡青梅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物质为乙酸乙酯、异丁醇、异戊醇、苯甲醛、苯甲酸乙酯。通过比较浸泡基酒、青梅汁及青梅酒3者的香气成分,得出苯甲醛和苯甲酸乙酯为青梅浸泡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性香气成分;以叔戊醇为内标物,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青梅酒的5种主要香气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得其含量依次为64.56、142.80、135.23、37.25、11.10mg/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人工冰冻野生蓝莓为原料,在不外加糖源条件下,探究酿造野生蓝莓冰酒皀冰冻压榨、低温发酵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采用冰冻压榨和优化后皀低温发酵工艺制作蓝莓冰酒,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蓝莓酒,对2种酒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感官、理化指标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适宜酿造蓝莓冰酒酵母为GX1201,最佳发酵温度为12℃,酵母添加量为1.4%,残糖量为165 g/L;蓝莓冰酒皀感官评分优于蓝莓酒,同时经GC-MS法香气分析,蓝莓酒和蓝莓冰酒主香型一致,蓝莓冰酒含有15种香气物质明显高于蓝莓酒,拥有更加丰富皀香气层次。结论使用长白山野生蓝莓,经冷冻浓缩、冷压榨后,在不外加糖源皀情况下,酿造皀野生蓝莓冰酒,各项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均符合标准,酿造出皀蓝莓冰酒口感醇厚,果香酒香浓郁、纯正、圆润、独特。  相似文献   

17.
不同酵母菌株对霞多丽冰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霞多丽葡萄渣中分离筛选出5株不同的酵母菌株,1号菌、12号菌、X7号菌、V10号菌和15号菌,分别进行冰葡萄酒发酵实验,并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色谱的方法对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计算机谱图库检索定性的方法共检测出40种化合物,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5种酵母发酵的霞多丽冰葡萄酒样中分别检测到20种、21种、19种、23种、20种香气成分,其种类和含量均具有明显差异,说明这些菌株具有不同的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8.
桑椹发酵酒中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清汁发酵桑椹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液-液萃取法进行样品预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其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桑椹酒中鉴定出28种成分,主要香气成分是苯乙醇(25.43%)、琥珀酸乙酯(6.21%)、丁内脂(5.42%)、乙酸异戊酯(2.54%)、正辛酸乙酯(2.07%)和乙酸乙酯(0.78%)。清汁发酵桑椹酒醇香浓郁,口感柔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9.
针对杨梅酒颜色暗淡、风味不足等问题,以RV171菌为发酵菌,分析了SO2浓度、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对杨梅酒色泽和有机酸的影响。结果表明SO2浓度在40120mg/L时,a*值和b*值逐渐减小;在30℃至20℃变温发酵条件下,杨梅酒的L*、a*、b*、C值均高于30℃时;随着接种量的增大,L*值减小,a*值减小后略有增大;杨梅酒中酸味物质主要为柠檬酸和乙酸,约占有机酸总量的83%和13%;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在较佳SO2浓度、发酵温度和接种量条件下成品酒样品,显示酒体中主要芳香成分为酯类和醇类,占风味物质总量的60.57%和23.77%,较佳发酵条件下得到的果酒色泽鲜艳,有机酸丰富,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