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两种不同品种的小麦为原料,采用烘箱干燥法将其水分降至安全状态,研究经不同条件的烘干处理,磨制成面粉的操作特性和耐醒发性的改善程度,及不同烘干条件处理对馒头品质、面条褐变、感官评价的影响。结论:自然晾晒的样品褐变较严重;烘干处理后褐变减弱,当小麦水分为18.0%左右,烘干温度控制在75~90℃,其面粉对馒头的改善作用较显著,并对面条褐变、感官评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面粉水分含量是面粉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面粉水分的多少是在面粉生产过程中通过调节和控制小麦着水量来实现的,其合格率的高低取决于面粉生产过程中小麦着水系统的调节控制状态。本文引入质量管理中工  相似文献   

3.
小麦喷雾着水是小麦经光麦清理后进净麦仓前的一次着水,至少属二次或三次着水。 此次着水与润麦着水有所不同。润麦着加水量大,通过较长时间的润麦,使水分渗透麦粒的各个部位,达到水分均衡,而喷雾着水着水量仅0.2%~0.5%,在净麦仓内的润麦时间仅20~40 min,只润皮层,水分渗入不到胚乳中去,进一步加大皮层与胚乳结构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增加皮层韧性。对减少面粉麸星,降低面粉灰分,增加面粉白度,提高面粉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斌 《面粉通讯》2002,(1):25-27
一、前言 小麦经着水润麦后,使小麦的水分得到调整,改善其物理、生化和制粉性能,以获得更好的制粉工艺效果.通常,小麦经适当的水分调节后,一般都能提高出粉率,提高成品面粉的质量,并降低动力消耗.可见,小麦着水是面粉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着水系统是实现制粉厂着水润麦自动化、精确化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家标准法检测小麦粉品质的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面粉的方法,并基于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矫正模型,对小麦粉的灰分、水分、面筋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对于小麦粉的掺杂鉴别问题,基于标准法测光谱距离建立了聚类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可实现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快速检测及掺杂鉴别。  相似文献   

6.
我厂小麦水分调节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小麦水分调节的重要性 小麦的水分调节是面粉厂制粉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适宜的入磨小麦水分对于改善小麦的工艺品质、稳定生产工艺,保证面粉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小麦水分调节需要根据小麦的品种、等级、着水量、润麦时间及具体的生产工艺等相关因素进行掌握,最终应达到水分在小麦胚乳中分布均匀,使胚乳松软,而麸皮部分韧性增加,不易破碎,麸皮与胚乳部分易于分离、便于剥刮,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与出粉率,并降低电耗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水分调节,俗称润麦,是制粉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润麦之后小麦内部水分含量及水分均匀性,对面粉加工过程、面粉出粉率、面粉质量、麸皮质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目前标准的润麦工艺,有室温润麦和加温润麦两种,相比之下,加温润麦速度快。但考虑到加温润麦要消耗大量热水,能源消耗过高,大部分面粉厂均采用室温润麦工艺。由于小麦的特殊结构,室温润麦过程中,水分主要经过胚部进入小麦,因此,润麦所需的时间较长。虽然硬麦和软麦  相似文献   

8.
将刚收获的高水分小麦放置在就仓干燥模拟仓内进行通风干燥,测定小麦粮堆各层水分含量变化,及小麦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粉质特性、降落值等指标。结果表明:含水量超过20%的小麦在模拟仓中采用纵向通风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将小麦水分含量降低至安全水分,对其加工品质没有显著不良影响。使用通风技术可有效降低小麦水分含量,但各粮层降水存在一定不均匀性,在实仓干燥中可辅以其他技术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9.
水分含量对近红外测定蛋白质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红外检测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水分和灰分等成分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检测方法。使用两条面粉蛋白质测定曲线,在连续改变样品水分的条件下,测试了面粉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测定面粉蛋白质含量,有的曲线受水分影响较大,有的曲线不受水分变化影响。当谷物水分变化范围较大时,选用适当的曲线,近红外技术可以得稳定可靠的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两种不同品种的新收获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烘箱法将其降至安全水分,研究经不同条件的干燥处理后,干、湿面筋和小麦流变学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面团流变学特性发生的重要变化,适当的干燥处理可以改善面筋的弹性和硬度,增加稳定时间、评价值等,但干燥温度过高,可能会对小麦品质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入磨前的调质处理是对小麦进行着水、润麦或必要加热及其他方面的综合处理.调质处理能有效的调整小麦的物理、生化、制粉工艺特征和面粉的食用品质特性,是生产优质面粉的最关键、最复杂环节之一,对面粉厂的生产管理有重要影响,是保证面粉质量连续稳定、实现优质高效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因此,必须恰当选择最佳入磨水分和润麦时间,准确控制着水量,以保证最佳制粉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干燥箱装置进行小麦薄层恒温干燥实验,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小麦颗粒内部水分的不同结合形式并分析温度对干燥过程中各结合形式含水量及变化规律的影响。通过厚层横流式系统干燥实验验证和分析温度、风速以及缓苏过程对小麦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颗粒内化合水(T21)与强结合水(T22)是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的主要来源。不同干燥温度对不同结合形式水分的散失和迁移的影响程度不同。适宜的温度和风速能够改善小麦的干燥均匀度、爆腰率,提升小麦整体干燥效果和小麦品质。在厚层横流式系统干燥厚层小麦实验中,适宜的穿透风速为0.4 m/s,温度70℃,此时小麦干燥均匀度为3.01%,爆腰率0.67%;在此条件基础上,先保持70℃干燥70 min,使干基含水率降至约20%,再用50℃干燥13 min后恢复70℃干燥30 min结束干燥的缓苏干燥方式,干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面粉品种与手工空心面品质的关系,优选出做空心挂面的面粉品种,测试了3种具有代表性小麦面粉的主要品质特性,及用这些面粉制作的手工空心挂面的食用指标,对面粉品质与手工空心挂面品质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面粉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对制作的空心挂面品质影响较大,其含量相对较高的适合制作空心面。  相似文献   

14.
主要谷物水分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米、小麦和玉米水分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水分测定方法包括:(Ⅰ)GB/T 5497 105℃恒重法(烘箱干燥105℃,3 h)、(Ⅱ)GB/T 5497定温定时烘干法(烘箱干燥130℃,40 min)、(Ⅲ)ISO712粉状物测定(烘箱干燥130℃,90 min)、(Ⅳ)ISO712常规法(烘箱干燥130℃,2 h)、(Ⅴ)GB/T 10362粉碎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4 h)、(Ⅵ)GB/T 10362整粒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38 h)和(Ⅶ)M105/72(烘箱干燥105℃,72 h).在小麦和大米水分测定及同一类型的粮食水分测定中,方法(Ⅳ)测定值要大于方法(Ⅰ)、(Ⅱ)、(Ⅲ);其标准偏差要小于这三种方法,精确度较高,方法(Ⅰ)、(Ⅱ)、(Ⅲ)测定值与方法(Ⅳ)测定值的相关系数较高.玉米水分测定中,方法(Ⅴ)测定值和精确度大于方法(Ⅰ)、(Ⅱ),这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方法(Ⅴ)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麦籽粒特殊的结构,采用选择性粉碎法可以较有效地将小麦胚乳与皮层等成分分离,介绍了小麦选择性粉碎法生产面粉的基础、条件、工艺技术和操作方法,选择性粉碎法效果明显,累计灰分0.55%面粉出率达到了78%。  相似文献   

16.
信息     
精确的水分控制产生有效的小麦研在粮食加工中最高的费用来自于采购原料小麦。根据不同的市场,粮食费用约占整个生产费用的80%之多。高出粉率或更好的面粉对面粉厂的效益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合适的小麦水分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在粮食加工业,人们知道小麦水分调节的重要性。小麦着水意味着加入最合适的水分改善性能以适合研磨,同时,小麦的水分也决定着成品的水分,其间有高度的经济相关性。正确的小麦加水是达到最佳出粉率、低灰分(矿物质)面粉的基础,小麦的着水是和小麦品种、研磨工艺、籽粒的硬度、原粮的最初水分有关,对这个工序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小麦的着水调质是制粉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适量的加水和适宜的润麦时间是得到高出率、低灰分面粉的基础。而水分均匀一致的小麦有利于生产稳定,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小麦的着水调质是制粉工艺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适量的加水和适宜的润麦时间是得到高出率、低灰分面粉的基础。而水分均匀一致的小麦有利于生产稳定,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改造清理流程提高制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面粉的质量需求也越来越高。制粉行业就要不断地通过技术改造来满足这种需要。只有在严把原粮质量关的基础上,搞好小麦清理和加工才能得到良好的制粉效果。针对我厂生产的面粉含砂量高、黑点多、白度不够高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对原粮清理工艺进行了一次技术改造。我厂没有原粮立筒库,相同品质的小麦无法集中,配麦难度比较高,料流不稳定,这对小麦的清理产生不利影响,小麦水分忽高忽低,给磨工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水分低时,面粉粉色下降,麸星增多;水分高时,产量下降,能耗增加。同时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润麦水分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15%、16%、17%、18%、19%的润麦水分梯度处理小麦并研磨得到面粉,然后对面粉相关组分的物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润麦水分的增加,面粉的破损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面筋指数、面粉白度、A淀粉得率呈上升趋势。面粉的糊化特性研究表明,随着润麦水分的增加,相同工艺处理的面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以及破损值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A淀粉的破损淀粉含量呈无规律变化。该研究为面粉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