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玫瑰花为原料,固定超声法辅助乙醇提取黄酮,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主要考查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优选较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0.5:13 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6 min,此条件下黄酮提取得率3.77%.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杜仲粗多糖。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功率四个因素水平,采用Box-Behnken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1,提取时间为17 min,提取温度为72℃,提取功率为89 W,理论多糖得率为6.19%,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多糖得率为6.28%,相对误差为1.50%。优化的杜仲多糖提取工艺多糖得率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设计化金线莲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金线莲中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以及乙醇浓度等影响因素对金线莲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58 min,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80%,预测总黄酮提取量为6.25 mg/g,验证实验实际提取量6.20 mg/g与之相比无显著差异。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后的金线莲提取总黄酮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可为金线莲总黄酮进一步的药理活性研究、制剂研制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液料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百合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百合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1∶1 (mL∶g)、提取时间4 min、超声功率400 W、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百合多糖得率为12.936%,与预测值(13.150%)相差0.214%。该优化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百合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赤芍是常用中药材之一,一直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相关研究表明赤芍中含有较多黄酮类物质,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于提取黄酮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赤芍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50 g/m L、提取时间为30 min、乙醇浓度为80%时,赤芍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最高,达到5. 11%。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工作,为中药的现代化应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曹建蕾 《安徽化工》2023,(3):105-109+113
枸杞中的多糖非常有价值,值得开发利用。采用超声波法对枸杞多糖进行提取,采用单一变量的方法,选取4个影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逐一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应用Origin作图,之后选取三个影响较大的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多糖提取操作过程进行优化。实验表明,枸杞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百分含量60.44%,超声时间41.38 min,超声温度40.30℃,吸光度值为0.599,枸杞多糖提取率达到了8.40%。应用响应面法对枸杞多糖进行优化,其最佳工艺参数是稳定、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金线莲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等因素,以金线莲中多糖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多糖提取工艺。经优化最佳超声波辅助金线莲多糖提取工艺:超声温度7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为1∶49,超声功率为270 W。在此条件下,验证实验得到结果为377.4 mg/g与响应面法预测结果无显著差异,证明可行。实验优化并验证了金线莲多糖超声波辅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优化后的金线莲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无患子果皮皂苷的工艺.方法:以无患子果皮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得率的影响;依据单因素结果,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无患子果皮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9.43%,物料比1:21.56,提取时间29...  相似文献   

9.
以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180 W,在此条件下,黑果枸杞多糖的提取率为9.19%.  相似文献   

10.
11.
超声辅助提取杜鹃花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杜鹃花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以吸光度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杜鹃花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浓度为70%,超声波功率为500 W,超声波时间为40min,液固比为20∶1,在此条件下测得杜鹃花色素母液的吸光度为0.6647.  相似文献   

12.
以靖安椪柑鲜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有机溶剂相结合的集成技术提取果皮精油。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对椪柑鲜果皮精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精油得率与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为50.5℃、料液比为8.2:1(ml:g)。...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杜鹃花色素的性质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杜鹃花色素提取工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张梅  陈秀琴 《广东化工》2014,(18):45-46,72
文章以锦绣杜鹃花为原料,以黄酮提取率为衡量指标,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U12(64)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得出杜鹃花黄酮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液料比为120 mL·g-1,提取时间为60 min,提取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银杏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时间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实验设计,探究银杏叶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银杏叶中黄酮的最佳实验条件为乙醇浓度63%,提取时间32 min,提取温度50℃。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实验,银杏叶中黄酮提取率为5.328%,与预测值5.316%接近,说明该模型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开发澳洲茶树资源,以澳洲茶树的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澳洲茶树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优化条件为:溶剂为65%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40 min;验证试验得到澳洲茶树总黄酮的提取率为6.89%。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罗汉松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罗汉松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法和响应面优化方法,同时考察了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O2-•和•OH自由基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闪式提取罗汉松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1 %、料液比1:36 (g·mL-1)、提取时间53 s、提取电压为75 V时,罗汉松总黄酮提取率为8.147 %。罗汉松总黄酮对DPPH•、O2-•和•OH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达到87.13%、58.24%和67.56%,为罗汉松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Box-Benhnken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荸荠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黄酮提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荸荠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3.9%、提取温度56.8℃、固液比1∶21.7(g∶mL)、提取时间90 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荸荠皮总黄酮提取量平均达12.50 mg.mL-1,且重现性好,表明Box-Ben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荸荠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9.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of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f the oil from freeze‐dried onion powder.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oil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of 4.69 ± 0.04 g/kg dry basis was achieved at a pressure of 20.6 MPa, a temperature of 40.6 °C, a time of 260 min, a CO2 flow rate of 22 L h–1, and an entrainer ratio of 0.1 mL absolute ethanol per gram dry basi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oil was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mpounds of the essential oil were organo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and, among these, the main constituents were methyl 5‐methylfuryl sulfide (18.30 %), methyl 3,4‐dimethyl‐2‐thienyl disulfide (11.75 %) and 1‐propenyl propyl disulfide (9.7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