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英  李酽  谢静  蔡娇 《化学世界》2007,48(1):38-41,48
以自制阿司匹林为药物,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阿司匹林-壳聚糖载药微球,确定了阿司匹林-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制备工艺条件,探讨搅拌速度、阿司匹林/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戊二醛、乳化剂Span-80用量对微球的药物包封率、载药量和释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以液体石蜡为介质,选用3%的壳聚糖冰醋酸溶液、按阿司匹林∶壳聚糖=1.5∶1、4%的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用量为体积比6%、中等搅拌速度制备出的微球药物包封率可达79%,微球粒径最小可达20 nm,制得的载药微球在16 h内对药物有良好的缓释作用,在25 h之内仍存在缓药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壳聚糖(Chitosan)、戊二醛(Glutaraldehyde)、尿素(Urea)为主要原料,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尿素-壳聚糖缓释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缓释微球的结构特征;通过扫描电镜测试,观察微球的微观形貌;通过交联度测试确定戊二醛的最佳用量;通过缓释测试,测定壳聚糖微球的缓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乳化-...  相似文献   

3.
以聚乳酸、吡虫啉为原料,明胶为稳定剂,制备了吡虫啉微浮球悬液,将悬浮液、增粘剂淀粉、成膜基材聚乙烯醇复配得到吡虫啉微球/聚乙烯醇(IMD-PLA-PVA)复合液。微球分散性好,表面光滑平整。微球的粒径主要分布在0.5μm~5μm,体积平均粒径为8.2μm。红外光谱表明吡虫啉已成功复配到聚乳酸微球。吡虫啉微球/聚乙烯醇(IMD-PLA-PVA)复合液较吡虫啉/聚乙烯醇(IMD-PVA)复合液具有双重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CS)为基质,通过聚乙烯醇(PVA)的引入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载体可以分别采用室温和高温酸催化反应两种方法制备出释药性能和结构形态不同的两种复合载药微球Ⅰ和Ⅱ。其中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载药微球Ⅰ的制备工艺是调节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质量比6/5,复合微球Ⅰ的平均粒径1~20μm,载药量13%,LVFX体外12h累积释放80%。而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载药微球Ⅱ的平均粒径1.69μm,载药量17.1%,LVFX体外6hr基本完全释放。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丁明  施建军 《化学世界》1998,39(12):636-640
利用液体石蜡作有机分散介质,甲醛、戊二醛作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液交联法制备了微米级窄分布壳聚糖微球,对合成最佳条件进行了实验选择,并对产物的形态、红外光谱特性及吸附行为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琼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分子离子交联法制备了pH值敏感的壳聚糖-琼胶复合微球,对壳聚糖-琼胶复合微球的粒径、形貌、pH值敏感性等进行了表征.以茶碱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壳聚糖-琼胶复合微球的药物释放性能,结果发现一定量琼胶的引入有助于改善壳聚糖微球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壳聚糖及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近年来不同类型壳聚糖和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吸附与分离蛋白质/酶、药物负载方面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阿司匹林-壳聚糖缓释凝胶微球,通过透析实验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应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浓度,搅拌速度,阿司匹林/壳聚糖质量比,交联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壳聚糖微球前5个小时的释放符合SRP的释药行为。以5个小时的体外释放总量为指标进行直观分析,交联时间对5小时的体外释放总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复合微球,考察了SA质量分数、PVA质量分数、CaCl2质量分数、m(PVA)/m(SA)和干燥方式对PVA-SA复合微球制备的影响,并测定了微球的含水率、溶胀率、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m(PVA)/m(SA)的PVA-SA复合微球对药物的缓释作用。结果表明,SA质量分数为6%,PVA质量分数为10%,CaCl2质量分数为5%,m(PVA)/m(SA)为1∶3时,可以制备出各项性能较好的微球,其载药率30.24%,包封率90.11%,并且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基质原料,以戊二醛与氯化钙为复合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复合止血微球。以其溶胀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复合止血微球制备的影响因素;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RSM)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1,5%氯化钙8 mL,乳化剂Span-80浓度2%。在此条件下,复合微球的溶胀率为302.62%,具有显著的体外促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11.
吴洁  陈静  舒畅  蒋金龙  程晓春 《硅酸盐学报》2011,39(7):1201-1205
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凹凸棒石粘土(attapulgite,ATP)为原料,运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凹凸棒石黏土/壳聚糖树脂微球(attapulgite/chitosan resinmicrospheres,ACRM),利用扫描电镜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对微球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  相似文献   

12.
沉淀聚合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对其用油酸进行表面改性,继而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壳聚糖磁性微球。考察了沉淀剂浓度、乳化剂种类、Fe3O4的改性等条件对制备微球的影响。应用扫描电镜、红外谱图、接触角仪、粒径分析仪及磁铁吸附对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形态与特性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沉淀剂浓度、复合乳化剂、Fe3O4经油酸改性等条件下,可以制得平均粒径为150nm、单分散性好且磁性明显的壳聚糖磁性微球。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CS)为基材,使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搭载壳寡糖(CHOS)的CS/聚乙烯醇(PVA)/CHOS纳米纤维膜,并对纳米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结构、抑菌性、亲水性以及溶解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CS/PVA/CHOS纳米纤维膜具备均匀密致的微观形貌;FT-IR测试表明,CHOS以物理混合的形式分散在CS/PVA/CHOS纳米纤维膜中;XRD测试表明,CHOS的加入改变了纳米纤维膜的结晶性,促进了各组分之间的相容性;水接触角测试表明纳米纤维膜具备良好的亲水性,在m(CS):m(PVA):m(CHOS)=20:80:10时,CS/PVA/CHOS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相比于m(CS):m(PVA)=20:80的CS/PVA纳米纤维膜由59.8°下降到37.5°;抑菌性能和溶解性能测试表明,m(CS):m(PVA):m(CHOS)=20:80:10时的CS/PVA/CHOS纳米纤维膜相比于未搭载CHOS的CS/PVA纳米纤维膜,抑菌性提升了38.9%,溶解率提升了38.6%。  相似文献   

14.
以聚乙烯醇(PVA)、明胶和壳聚糖为原料,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在醋酸溶液中通过共混交联反应合成了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考察了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的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复合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复合水凝胶的优化条件如下:交联剂用量为6 mL、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70 min、聚乙烯醇/壳聚糖/明胶的质量比为1∶2∶2,在此优化条件下合成的壳聚糖/明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溶胀性能良好,对水的平衡溶胀度达到985%。  相似文献   

15.
羟丙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壳聚糖、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羟丙基壳聚糖,以此为壳材,以胰岛素为芯材,制备微球,并考察微球的性能.单凝聚法制备微球.通过IR、XRD和DSC表征微球的化学结构,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貌,并考察微球稳定性.搅拌速度为400 r/min、交联荆用量为0.15 mL、HPCS浓度为8%,得到的微球形状规整,包埋率为63%,粒径大小适中,分布范围窄;各种环境下稳定性合适.羟丙基壳聚糖包覆胰岛素微球各种性能研究表明:此载药微球满足药用需要.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其与聚乙烯醇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能够促使两者融合;而两者在强烈的氢键作用下形成网络结构的二元共混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以及薄膜拉伸强力测试对比分析了共混膜的结构以及性能;利用壳聚糖与聚乙烯醇预制共混液于涤纶织物的表层,并对其进行化学镀镍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等检测其综合性能。实验表明,经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液处理后的涤纶织物,其镀层表面均匀细密、具备优良导电性、能与织物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甲磺酸沙喹那韦的生物利用度,制备了甲磺酸沙喹那韦三甲基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甲磺酸沙喹那韦三甲基壳聚糖微球,用红外光谱进行鉴定,采用PBS7.4缓冲液和0.1 mol/L盐酸溶液考察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速率,用HPLC法检测药物浓度。结果显示,制备得到的甲磺酸沙喹那韦三甲基壳聚糖微球在体外近中性及酸性条件下能够持续释放,无突释现象。甲磺酸沙喹那韦三甲基壳聚糖微球有利于口服给药后,药物的持续释放。  相似文献   

18.
小檗碱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抗真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负载小檗碱的壳聚糖微球. 以正交实验对微球形态、粒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等指标进行了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显微镜和电镜观察显示微球球形良好,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15 mm,包封率为78.98%,载药率为4.78%. 持续30 d的药物释放实验表明,小檗碱可从微球中缓慢释放.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微球对3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5 mg/mL微球对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抑菌率达65%.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独特的生理活性,是极具应用价值的天然高分子,当前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壳聚糖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壳聚糖/聚乙烯醇纺丝溶液的浓度对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肺靶向利福平壳聚糖磁微球的构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利萍  李苹  吴泽志  蔡绍皙 《化学世界》2003,44(4):200-202,190
控制微球粒径和外加磁场引导制备具有靶向于肺部的利福平壳聚糖磁微球。用超声混匀 -乳化 -化学交联技术制备 ,正交设计实验并引入理想函数对评价微球的重要质量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 ,得到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在壳聚糖浓度、乳化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 ,对总优化指数 DF影响最大的是原料配比 ,其次是搅拌速度和固化剂用量 ,而水 /油体积比则影响很小。经过优化制得的微球 ,在光镜下观察呈褐色且分散性良好 ,粒径为 1 2 .3 6± 4.6 8μm,DP为 0 .3 79,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 8.80 % ,44.0 % ;在体外 40 0 0× 1 0 -4 T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距离是 6~ 8cm/min;其体外释放符合 Higuichi方程 ,Q=5 .3 4 3 3 t1/2 +3 .0 1 45 ,r=0 .9875。该制剂可能成为临床结核病治疗的一种新的靶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