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E技术及其在阀门制造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阀门制造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基本都采用了各种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设计,还有不少企业采用了三维CAD软件完成更高级的设计工作,使产品开发能力明显增强。与之相比,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的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大多数企业中的CAE技术只是配角或没有被采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手段和工具,CAE技术和软件更是关键的技术要素之一。CAE作为一项跨学科的数值模拟分析技术,越来越受到科技界和工程界的重视。许多大型的CAE分析软件已相当成熟并已商品化,…  相似文献   

2.
技术动态     
数据重建技术压制三维地表多次波及其实际应用二维消除与地表有关多次波技术(SRME)已较为成熟,广泛采用的消除三维地表多次波的方法是2.5维 SRME方法。这种方法在crossline方向地下无变化的假设下,将地震数据转换到合适的网格上进行二维 SRME。SRME并不要求在crossline方向地下无变化,但在三维实现时必须利用额外的信息,即地表的炮点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缩短离心式通风机的研发周期和生产周期并提高设计效率,利用面向对象的VisualBasic软件,以绘图软件Solidworks为平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用于通风机设计中,开发了通风机主要零部件的参数化绘图与设计软件,实现了通风机的选型、参数化设计计算与绘图相结合的通风机CAD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井口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设计内容及其实现过程.建立了零部件教据库和图形库.对典型卓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野外采集系统是通过卫星照片的三维重建技术,在计算机上利用Open GL三维显示技术再现野外三维场景,基本上可在室内进行观测系统设计,节省了野外踏勘时间。通过利用支持多种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在进行二维、三维野外施工设计过程中,同步跟踪三维立体来显示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完成后的施工设计炮点和检波点位置图通过三维图形显示出来,能够真实地反映野外情况。通过梯度处理技术及边缘提取技术,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提取地形和地物信息,从而指导野外生产。  相似文献   

6.
MT资料处理与解释的Windows可视化集成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采用Delphi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程实现的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的Windows可视化集成系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管理器(MTDATAMNG)的一些主要特性。首先简单介绍了MTDATAMNG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的程序框架,并对程序设计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技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Delphi/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做了简单的说明;然后重点阐述了MTDATAMNG的主要功能,展示了该系统具有较为完备的数据备档存储方式、多种数据处理方式和图形显示格式、强大的正反演模拟功能(一维、二维正演,三维正演的数据接口,一维、二维反演,二维带地形反演)和多样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表明该可视化系统整合了数据处理的各种技术,并具有三维数据处理能力;文章最后对MTDATAMNG的图形显示的主要功能做了进一步的图示说明。  相似文献   

7.
全三维随机噪声衰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的随机噪声衰减技术(RNA)是使用一维空间预测算子,对三维地震资料按二维方式逐条测线进行处理.因而,它没有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中更多的信号空间相干信息,未能实现真正的全三维随机噪声衰减.为此,本文以二维矩形预测算子代替常规RNA使用的一维预测算子,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相邻CDP面元上的空间相干信息,实现了三维地震资料的全三线去噪处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开发的需求,采用基于Visual C++6.0开发平台,结合Access数据库和OpenGL标准图形库,设计开发了一套工程地球物理数据管理与可视化软件系统.实现了工程勘探中采集数据的管理与编辑、各种工程数据(如SEG-2数据、声波数据、电磁波数据等)一维、二维及三维图形显示、分析、成果图输出(DXF...  相似文献   

9.
夏克文  胡星位 《石油仪器》1997,11(2):18-19,22
可社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之一,也是实现成象测井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表面造型的方法将三维数据影射到二维象平面上,断层图象可经过插值处理提高三维数据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Smart Plant是新一代、面向数据、面向对象、规则驱动的三维工程设计软件。使用该软件在油田地面三维工程设计中,主要研究开发了如下功能:异地同步设计、数据零距离交互、材料控制及碰撞检查等。它打破了二维设计技术在工厂设计中的局限,最终实现整个工程的立体可视化建模。中原OCC项目成功应用Smart Plant进行三维工程设计,并完成C4烯烃催化裂解装置项目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数据库建立及权限划分等。应用Smart Plant软件对北1-2天然气处理厂项目进行三维可视化建模,缩短了设计周期20天,提高了设计质量,节省材料费用2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油气地球物理》2013,(2):80-84
多点地质统计学(MPS)算法在三维区块模拟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少合适的三维训练图像。采用二维训练图像信息,比较了3种解决缺少三维训练图像的方法,即概率集结法、黑斑羚算法和基于二维切片的序贯模拟法(s2Dcd)。采用2类三维图形作为参考检验这3种方法的模拟再现能力。结果表明,要得到三维MPS模拟结果至少需要2个二维训练图像。3种方法得到的模拟结果(特别是s2Dcd法的结果)与参考图像很接近。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后可知,s2Dcd方法比直接用三维训练图像的多点统计学算法模拟可节省2到4个数量级的CPU运行时间。故这些方法的计算效率及其不需要三维训练图像就可以得到MPS的模拟结果的可能性,简化了蒙特卡罗方法中的多点地质统计学(MPS)、不确定性评价及随机反演转等问题的架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异型钢管成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继英 《焊管》2008,31(2):53-55
异型钢管成型的轧辊设计是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复杂轮廓轧辊的优化设计,缩短了轧辊设计周期,降低了制造调试成本,使得异型管的成型设计不再是主要依赖设计者的经验以及依靠调试修正的试错法.简要介绍了应用COPRA软件在异型管设计、制造方面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13.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在炼油工程设计中首次采用专家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式联合开发并建立了配管工程专家数据库 ,该数据库是集管道设计专业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工程专家数据库系统 ,具有向PDS ,AutoPlant97两种三维制图软件生成专用数据库、装置汇料、专家维护、图文查询辅助设计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4.
邓嵘  艾之久  许云 《石油机械》2001,29(5):12-14
牙轮钻头结构复杂 ,设计困难 ,使用普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为此 ,研究了牙轮钻头参数化设计方法。设计中 ,根据牙轮钻头的结构特点 ,用Pro/E软件建立特征模型 ,然后利用Pro/E的Program模块编程 ,采用数据文件与Pro/E模型交换数据 ,达到从特征模型中根据用户输入的参数而自动地在Pro/E中生成牙轮钻头的三维实体和二维加工图的目的 ,从而使设计人员从大量繁琐的绘图及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参数化设计软件的应用结果证明 ,该设计方法简单易行 ,提高了设计效率 ,降低了设计成本 ,对设计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同时对其它机械零件的设计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运用CAD技术进行变速箱设计,对各种齿轮进行强度校核和设计计算,通过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二维CAD图形。然后转换成三维模型,再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壳体及机构设计。整个过程在减轻了手工计算工作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算精度和准确率,使得设计直观、可靠。作通过实际运用两种国产软件“齿轮传动CADM”和“CAXA实体设计”软件成功进行了一整套的变速箱设计。并分别在齿轮设计软件和三维软件具体应用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供国内中小企业齿轮CAD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宽线地震勘探技术因其性价比优势在复杂陆地探区油气资源勘探中应用广泛,成功案例较多,但在我国海洋地震勘探领域的成功应用并不多见。此文利用南海北部湾盆地某三维探区的二源三缆一束航海线,结合地下共深度点(CDP)面元的合理定义,系统地进行了基于二维、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的多种宽线成像试验,并从成像效果、信噪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表明海洋宽线的成像处理选取二维算法成像效果较三维算法的成像结果好。对比以前的二维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工区区域宽线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工程项目开发设计中 ,传统的串行方法各分项与各阶段相互线性分离独立性较强 ,导致研制开发周期过长 ,反向修改重复设计 ,同时难以在设计阶段有效地评价可装配性、可制造性和可操作性等造成后期问题而修改。为此 ,从三维并行辅助设计角度 ,对新疆油田某一管线工程所需超高压管线试压装置进行了设计 ,建立了零部件及总装三维实体模型 ,并基于实体模型对设计结果虚拟 ,最后提取装配图和零件图。三维并行辅助设计方法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 ,缩短了研制周期 ,避免了设计中的重复性工作及繁琐的平面制图工作 ,提高了设计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18.
层序地层学在(Permian盆地)三维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藏描述牵涉到对地质,岩石物性,地震和工程数据的量化,综合,压缩,分析,其目的在于从空间上了解井间不均匀性,传统描述井间不均匀性的地质途径是运用手工绘制或计算机生成的二维平面图和剖面图实现的,其结果利用三维分析解释技术可以得到大大改进。三维油藏描述的数据输入要求与二维方法相同,而费用等或常低于传统的二维方法,三维油藏描述的结果是一个三维油藏模型,用来交流这一三维油藏模型成果的语言是可视化,即,数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在地震勘探数字处理中用希尔伯特变换完成一维、二维、三维信息的某些特定通放区的数字滤波方法.本文还说明用这儿提出的方法可将通常所用的二维或三维褶积简化为二个或三个串联的希尔伯特变换——一维褶积.这不仅保证了二维或三维滤波,甚至能在中小型计算机上实现,而且容易确定出滤波参数,运用灵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常规二维地震测网生成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内插算法。三维数据体的生成使能应用比二维处理更为精确的三维偏移,从而获得更好的探区地质特征的解释。地震探区被诸多二维地震剖面分割为若干个多边形,内插过程就在每个多面柱体内进行。柱体的轴为时间,其截面则为一多边形。这种方法只在时空域内进行,而在理论上它是数据自适应的,事先无需对探区有所了解。本方法分两步进行:(1)首先根据一种逆距离加权(IDW)法由边界倾角值估算出内部倾角值。(2)根据所估算的内部倾角值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一个偏微分方程,从而将边界反射数据插入一个三维数据体内。本方法的优点不仅体现在它的精度、稳定性、效率、适应性上,而且还易于在配备有阵列处理机上的数字计算机实现。我们将此方法应用于墨西哥湾某实际海上三维数据体中提取的二维剖面。重建的三维数据体与原始三维数据体的比较证实,使用本内插法后,就可以从这些二维剖面获得三维构造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