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任意二维区域图形的三角剖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智中 《机床与液压》2002,(6):145-146,101
论文针对任意二维区域,提出了一新的三角单元剖分方法,该方法可以对任意二维区域进行剖分,并可自动扩疏,剖分单元除在边界外,在其他任何地方全部可保证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特点十分有利于有限元计算。  相似文献   

2.
三角剖分是有限元网格划分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装配图的消隐之中,并介绍了其原理及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3.
复杂曲面零件的几何模型重构是逆向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由零件表面的数字化数据提取边界线是构造几何模型的重要步骤。针对由CMM获取的三维数据“点云”,提出了经纬线扫描算法自动提取单值曲面边界线,提出了基于局部增量网格扩张的三维散乱数据三角剖分算法,实现了任意非封闭曲面边界线的自动提取。实践证明,通过该算法得到的复杂曲面的边界线能够满足模型重建的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三角划分不适合许多实际的应用,在复杂表面进行三角划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局部狭长三角形.通过对传统优化方法的讨论,文中提出了局部网格狭长三角形优化的方法, 此算法有效地删除狭长三角形使网格具有良好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GES是CAD/CAM系统间通讯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概略了IGES文件的结构及IGES曲面实体数据的含义,给出了在逆向工程系统中识别提取IGES曲面实体数据和利用OpenGL对其显示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STL实体模型的新网格剖分法与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STL实体模型的新网格剖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首先沿Z轴方向进行分层剖分,每一个分层平面与模型相交会产生若干封闭的二维轮廓线区域,然后利用扫描线填充算法对二维轮廓线区域进行填充即可完成整个模型的网格剖分。在此基础上又进而开发了相应的网格自动剖分软件。  相似文献   

7.
从重构磨损曲面以达到修复零件的目的出发,对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曲面特征线及曲面边界提取方法做了分析和对比.在曲面边界线提取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孔洞曲面的修补算法.确定了磨损曲面边界识别准则,给出了磨损曲面的修补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逆向工程中复杂曲面重构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在逆向工程中基于三角域上NURBS复杂曲面重构新方法,并利用在VC环境下逆向工程操作平台与多个软件相结合,从而实现复杂曲面从点云数据到三维实体模型的重构。  相似文献   

9.
有限差分法广泛用于铸造过程中流场和温度场的模拟,而对复杂实体进行更为准确、快捷的三维网格划分对铸造过程模拟十分重要.本文在传统FDM结构化网格剖分算法基础上,开发出对实体边界区域采用20点坐标定义的不规则凸多面体网格进行离散的非规则边界网格剖分程序.剖分实例证明,这种剖分算法可以为大型、复杂的铸件铸造过程数值模拟提供更为准确的计算网格,可有效地消除传统有限差分剖分算法阶梯型边界网格近似边界区域所引起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0.
铸造工艺的模拟仿真需要对铸件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剖分,复杂铸件剖面采用合适的Delaunay三角剖分能极大简化运算。采用了生长式的点插入三角剖分方法,并证明了其严格符合Delaunay三角剖分准则。新的三角剖分方法对复杂铸件剖面剖分后得到的三角网格近似等边三角形,该算法已成功应用于华铸CAE软件中。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CCD光学测量设备的三维点云三角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近年来反向工程中三角化的发展状况、存在的技术难点,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已有的实验设备——CCD双目相机采集装置,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了一种散乱点的Delaunay三角化方法,最后结合实例介绍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超细长螺旋曲面工件廓形误差脱机测量所用测量设备不能满足工件长度和工件稳定旋转等方面要求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三角法的自由曲面零件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机床对工件的定位、夹紧、支撑以及有关运动和控制机构,增配激光检测系统,增配运动部件实现的。构建完成了在机激光检测硬件技术平台;通过对采集所得的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绘制出被测工件的截面廓形。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了细长螺旋曲面零件的精度,从而实现了螺旋曲面廓形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Geomagic的曲面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散乱数据点的曲面重构的方法,重构出不同结构物体的三角网表面模型.首先根据扫描点云的分布特点、疏密程度等实际情况,分析影响重构曲面的关键因素,然后按照正向设计的思想,分析零件的外形,发挥不同曲面拟合的优势.结合典型逆向软件Geomagic对曲面造型方式的特点及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规划两个零件的重构路径,达到了良好效果,为复杂零件的重构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表面冶金层中气孔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气相来源的基础上,对等离子熔覆表面冶金层中气孔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气孔形成分4个阶段:气泡形核、长大、上浮和气孔的形成。气孔形成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包括基体表面状态、冶金材料体系和结晶速度等。最后,提出了减少冶金层中气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王燕礼  卞小芳  符彬  曹强 《表面技术》2019,48(9):336-345
目的 澄清光整滚光和开缝衬套挤压孔结构疲劳行为和强化机制的区别。方法 采用传统钻-铰、光整滚光、开缝衬套挤压等三种不同工艺,制备TA15钛合金含ø8.75中心圆孔疲劳试样,通过恒幅拉-拉对比疲劳试验和疲劳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工艺制备孔结构的抗疲劳性能。采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孔端和孔壁形貌,用触针式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测试孔壁表面粗糙度,用X射线衍射应力测定法测定孔端表面残余应力,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孔壁材料微观结构,用显微硬度计测定孔壁显微硬度点阵等技术和方法,分析了不同工艺制备孔结构表面完整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标定疲劳断口辉纹平均间距与裂纹长度,用数码长焦显微镜标定孔端表面裂纹长度与疲劳循环周次的关系,并定量分析了不同工艺制备的孔结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和裂纹扩展速率。结果 光整滚光和挤压强化分别提高连接孔中值疲劳寿命63%和317%。光整滚光可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Ra至0.52 μm,但改变孔壁附近残余应力状态能力有限,且会在孔端形成尖锐的材料凸瘤;挤压强化后,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为0.73 μm,在孔壁引入4 mm深、峰值达-500 MPa的残余压应力区,并大幅提高孔壁材料位错密度,且孔端无材料凸瘤产生。结论 光整滚光提高孔结构疲劳寿命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降低孔壁表面粗糙度延长裂纹萌生寿命。挤压强化主要机制是,通过引入大深度、高幅值的残余压应力和改善材料微观结构延长裂纹萌生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因此,挤压强化优于光整滚光技术。考虑到实际机械结构中多为叠层特征孔结构,挤压强化因为不会在孔端遗留材料凸瘤,更有利于保证夹层间隙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逆向工程在模具建模中的应用,对典型零件进行分析并完成三维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法、构建CAD数字模型,提出了数据采集规划方法和云点处理,最终实现了对模具建模的重构和对零件模型的快速成型,提高了制造复杂模具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新产品投产的一次成功率和成倍降低了新产品研发成本。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圆环形滚轮测头测量复杂曲面的新技术,提出了反求曲面廓形数据点的测量原理。应用此原理将测头中心点数据转化为实际接触点数据,可弥补球形测头断续接触式测量中的测量速度慢、效率低,非接触式激光测量中精度易受切削液等污物影响、设备成本高等多方面的不足。同时,也使一些回转曲面类零件实现了在线、在机及加工现场的快速测量。最后,通过数学验证证明了该测量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液束、激光、电火花三种不同制孔工艺制备了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气膜孔平板试验件,在980℃下对试件的高周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疲劳极限与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制孔工艺对试件的高周疲劳性能影响显著,电液束制孔工艺的疲劳极限较高速电火花制孔、毫秒激光制孔工艺提升约5.3%和7.1%.不同制孔工艺的试...  相似文献   

19.
利用激光扫描测头对镜面反射很强的金属曲面进行轮廓测量,是目前形貌测量领域的一个难点。分析了现有的几种激光测头的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其对金属表面的测量能力。通过构建斜射式三角测头的测量模型,分析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补偿算法。对标准球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补偿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以往石油管锥螺纹检测主要以螺纹规检测为主,针对其人工检测效率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等弊端,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在机螺纹检测方案。该方案基于激光三角法原理,通过镜面反射的安装方式将高精度激光测头用于检测内外管锥螺纹,将测得的数据利用滑动窗体自适的莱以特准则剔除跳跃点,再利用最小二乘法将上述平滑处理后的数据线性拟合,得到螺纹牙廓形数据,通过牙廓形数据可以计算得到螺纹的各项参数,实现了内外管锥螺纹的在机检测过程。对比以往检测方式,该检测方式精度高、效率高、受人为因素影响小,并攻克了以往高精度激光测头难以深入内螺纹测量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