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的固定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纳米CaCO3吸附法、聚丙烯酰胺(PAG)包埋交联法和DEAE-22纤维素交联法固定化假单胞菌H3壳聚糖酶,结果表明:以DEAE-22纤维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的固定化方法较优,酶活保留率达91.4%;此外,还确定了DEAE-22纤维素交联法的固定化条件为:DEAE-22纤维素载体0.5 g,3.5%戊二醛交联剂20 mL,给酶量为15 mg,固定化温度为4℃,固定化时间为12h;壳聚糖酶在经固定化后,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4.5,并表现出比游离酶更高的热稳定性,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14.29 g/L;将该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2次,固定化酶的活力降低到75%,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间歇曝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IAMBBR)处理废水时具有很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而且可以改善MBBR工艺对于总氮的去除效果,尤其适用于含氮废水的深度处理过程。实验重点考察了有机负荷及曝气方式对IAMBBR处理含氮废水时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为720mg/L,氨氮为20mg/L,NO3--N为100mg/L时,控制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h、温度为25±2℃、pH为6~9、有机负荷在1.44kgCOD/(m3·d)、并采用曝气2h,停止曝气4h循环模式的曝气方式时,IAMBBR对COD、氨氮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88%、92.22%和76.73%,可在同一反应器内实现较好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效果。同时,IAMBBR不同的运行方式对于反应器内悬浮填料上的生物膜形态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细胞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的对苯酚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用海藻酸钠进行固定化包埋.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该菌株固定化细胞的条件.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降酚菌株的固定化细胞对苯酚的耐受能力和降解速度均优于游离细胞,经48 h可将1650 mg/L以下的苯酚完全降解;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的最适温度为30~35 ℃,最适pH为6~8;用制备的固定化细胞处理含酚废水,48 h后,CODcr值可从1274 mg/L下降到74 mg/L.  相似文献   

4.
HCR工艺处理木薯淀粉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以HCR为核心的好氧生物工艺去除木薯淀粉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处理前废水的CODC r、SS和BOD5分别在10 000、1 800和6 000 mg/L以上,氰化物平均含量为13.8 mg/L.根据生产工艺和废水特点,HCR主要设计参数选定为:SV94%~98%,SVI100 mL/g±,ρ(MLSS)7.0~11.0g/L,DO 3.0~5.0 mg/L,HRT 6~10 h;容积负荷和HCR内温度分别为25.0~45.5 kg COD/(m3.d)和20~35℃(一次分离废水),35.0~82.0 kg COD/(m3.d)和27~33℃(二次分离废水).该工艺的CODC r去除率在90%以上,处理后出水的平均BOD5为36 mg/L,SS低于30 mg/L,氰化物含量低于0.5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高效菌应用于工程中降解高浓度焦化废水的有效方法,投加HENGJIE高效混合菌制剂和作为载体的粉末活性炭于O1AO2工艺中,进行中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很好地固定高效菌,对未经稀释的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直接处理.在水里停留时间为84h,进水COD浓度平均值为5435.7mg/L时,出水COD浓度为369.3mg/L,COD去除率为93.17%;进水NH3-N浓度平均值为67.80mg/L,出水NH3-N浓度为1.04mg/L,NH3-N去除率为98.18%.色度为100~200倍.除COD与色度外,其他检测项目均可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菌剂一次投加,投菌量小,操作简单,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膜璞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及其两株菌的混合菌(HXJ-1)利用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XJ-1与单菌株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一,可以直接利用酸性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不必调节pH;其二,产絮周期大大缩短,由单菌株的48 h缩短至24 h;另外,能利用的制酒废水浓度高、外加氮源少.HXJ-1利用制酒废水产生微生物絮凝剂既降低了絮凝剂的生产成本,同时又降低了制酒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达到了以废治废目的.HXJ-1的最佳絮凝剂产生条件为:废水COD浓度为12000 mg/L,C/N比为20∶1, 相对接种量10% (V/V, 菌体浓度: 108 个/L),初始pH 3.6 (制酒废水自然pH) , 摇床转速为120 r/min.  相似文献   

7.
以聚苯乙烯蜂窝状微孔膜为载体,碳二亚胺为活化剂,将HRP固定在微孔膜上,探讨固定化条件如酶溶液质量浓度、固定化时间对HRP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固定化HRP酶催化氧化苯酚性能.结果显示,固定化HRP适宜酶溶液质量浓度为1 g/L,固定化时间3 h.固定化HRP酶催化氧化苯酚适宜用量为15 g/g,反应时间50 min,H2O2与苯酚的摩尔比为3∶2,在此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在76%左右.HRP固定化酶可循环使用3次,3次后其对苯酚的去除率降为4.26%,催化性能有待一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结胞技术降解有害有机物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生物处理废水的方法,可以从废水中除去有害性有机物.该研究以海藻酸钠作为LAS降解菌LAS1的固定化载体,通过摇床恒温培养考察了时间、温度、pH、以及底物LAS的浓度等因子对LAS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AS1在LAS浓度为110mg/L,pH7,温度30℃,转速为120r/min,培养2 d,其LAS的降解率最高达到95%.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固定化处理低浓度甲醇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好氧条件下,筛选、驯化出具有降解甲醇能力的工程菌(15株),并将之固定于颗粒活性炭上,组成固定化微生物反应器.考察不同吸附载体、pH、温度、溶解氧(DO)、底物浓度(甲醇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微生物固定化柱对甲醇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7 0~8 5,水温为25~35℃,DO为3~5mgL,水利停留时间为30min,甲醇质量浓度为15~35mg/L时,反应器对甲醇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0%以上.经固定化生物柱处理后的甲醇废水,出水的CODcr<12mg/L,满足进入脱盐水系统的要求,进一步处理可回用于工业锅炉用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愈创木酚培养基和鞣酸培养基对白腐真菌所产漆酶的显色作用分离筛选出白腐真菌;采用“吸附-包埋-交联”的复合固定化方法,以改性稻壳作为吸附载体,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为包埋剂,硼酸、CaCl2为交联剂,制备了白腐真菌固定化生物小球;将该生物小球应用于废水处理,分别研究了生物小球投加量、曝气量、处理时间、处理温度、pH值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小球投加量为20%,曝气量为2 L/min,处理时间为8 h,处理温度为35 ℃,pH范围为4.5~5的实验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值可由1 027 mg/L降至94.5 mg/L,COD去除率可达90.8%.  相似文献   

11.
处理低温污水耐冷菌生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寒冷地区冬季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效率低,处理后污水排放经常出现不达标的问题.为了提高低温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效率,采用孔隙结构发达的软性聚氨酯泡沫为固定化载体,对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的高效耐冷菌群进行固定化,并投加到生物反应器中运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到30d左右时,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达到82%,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达到92%.耐冷菌在载体的多孔结构中形成直径10-30μm的成团簇状分布的生物膜,每克载体附着生物量平均可达800mg左右,位于载体外层空间的生物膜量和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内层.生物膜中耐冷细菌种群呈多样性分布,主要为各种耐冷球菌和杆菌,少量丝状菌起着生物膜骨架作用.低温生物膜的这些微生物结构为稳定系统、高效处理低温污水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膜技术在受污染地表水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受污染地表水体的污染特征,可以采用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生态法等地表污染水体常用的净化技术对水环境进行修复,其中生物膜接触氧化法是生物-生态联合修复技术的一种主要工艺,其核心构件是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材质和外型直接关系到生物膜量和处理性能.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使用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且耗资较大.生物-生态联合修复技术将逐渐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物滤层同步去除地下水中铁锰离子过程中"漏锰"现象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漏锰"是由亚铁离子对锰化物氧化还原引起的,试验证明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为MnOx质量、原水中Fe2+浓度及pH值等.Mn2+溶出的浓度与MnOx及Fe2+浓度均呈二次曲线关系,pH值小于5.0时促进反应发生,大于7.5时则抑制锰的析出.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存在碳源不足和剩余污泥量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区低ρ(C)/ρ(N)比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多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反应器,考察了反应器脱氮、污泥减量效果及运行工况.试验表明反应器最优运行工况:流量分配比为3∶4∶3,HRT为11h,ρ(DO)为4.0 mg/L,温度为25℃,回流比R=1.0.在上述工况下,当进水ρ(TN)、ρ(NH4+-N)、ρ(COD)分别为80 ~ 130、75 ~ 100、260 ~ 400 mg/L时,ρ(TN)出水约20 mg/L,ρ(NH4+-N)、ρ(COD)出水分别降至5.0、30 mg/L以下,TN、NH4+-N、CO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0%、95%、91%.多级好氧缺氧试验同时表明:反应器中的污泥产率仅为0.10,优于其他生物膜工艺,具有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低氨氮条件下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快速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4.2~23.9℃下,将厌氧氨氧化(ANAMMOX)菌颗粒污泥接种于火山岩填料生物滤池,以期缩短其启动时间.启动初期,当进水ρ(NH4+-N)=70 mg/L、ρ(NO2--N)=90 mg/L时,TN去除负荷为0.12 kg/(m3.d);自启动第105天,TN去除负荷达到2.22 kg/(m3.d),实现了厌氧氨氧化生物滤池的快速启动.结果表明,根据氮气产量、生物膜表观颜色、脱氮速率和pH值的变化,可将启动过程分为ANAMMOX菌的驯化与快速扩增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的最佳后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方法 通过改变后曝气池出水口位置的方法调节后曝气池HRT,研究不同后曝气池HRT条件下,双泥生物膜工艺的脱氮除磷性能和COD去除率的变化.结果 在后曝气池HRT为2.4h的条件下,系统COD平均去除率为66.68%,NH4-N平均去除率为88.41%,出水NH4+-N平均质量浓度为6.26 mg/L,大部分NH4-N都在前段反应中去除,同步亚硝化反硝化不受COD质量浓度的限制;TP平均去除率在94.88%左右,厌氧释磷率稳定在45.24%左右,缺氧吸磷率最大,维持在54.59%.HRT为4.8h时,TP平均去除率降至59.48%,可利用的COD质浓度逐渐减少,使运行后期的NH4-N氧化率下降.结论 对于长期运行的双泥生物膜亚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保持后曝气池HRT为2.4h,系统出水COD值可满足排放标准,脱氮效果稳定,除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机构动画仿真的方法,对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机构双曲柄存在的条件,两连杆铰接点C的轨迹曲线可到达的区域及该轨迹曲线形状随机构结构参数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齿轮五杆机构的轨迹综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数学优化方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种数学优化方法及新安江(三水源)模型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优化方法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中的应用.将率定成果与API模型进行了对比,说明这3种优化方法在大宁河流域参数率定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变截面梁变形计算的初参数法,运用该方法求密炼机转子的变形,并得到了精确的解。  相似文献   

20.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从而避免虚增企业利润。但在实务中,一些企业却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原则性,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达到操纵会计利润的目的,本文即是从企业滥用资产减值入手,以实例来揭示企业计提秘密准备的意图,以引起业内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