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6,(7):55-61
以米糠油加工所得的副产物皂脚为原料,用乙酸乙酯索氏抽提得到皂脚浸提物,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皂脚浸提物分离纯化谷维素,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方法进行优化,确定浸提液的谷维素浓度为4.00%,上样量为8.70 g,硅胶用量为60.00 g。结果表明,此工艺得到的谷维素纯度88.5%,皂脚中谷维素的总提取率达到58.7%。  相似文献   

2.
毛米糠油精炼对谷维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精炼加工工序对精炼油中谷维素保留量和有效性、稻谷品种以及米糠油商业产品的谷维素组成进行了研究。毛米糠油的脱胶和脱蜡只去除 1 1%和 5 9%的谷维素 ,而碱处理可从毛油中去除 93 0 %~ 94 6%的谷维素。与碱强度 (12~ 2 0°Be)无关 ,精炼油中谷维素的含量仅占毛油的 5 4 %~ 17 2 % ,占脱胶油的 5 9%~ 15 0 % ,占脱胶脱蜡油的7 0 %~ 9 7%。从 18种印度稻谷品种浸出油中谷维素含量为 1 63~ 2 72 %。物理精炼油中谷维素含量为 1 1%~ 1 74 %。而碱炼油为 0 19%~ 0 2 0 %。用于物理精炼的油脂精炼后仍保持谷维素的原始数量 (1 60 %和 1 74 % ) ,而化学精炼含量相当低 (0 19% )。因此 ,在化学精炼过程中损失的谷维素进入皂脚中。商业糠油 (RBO) ,皂脚和酸化油以及脱臭馏出物中谷维素含量分别为 1 7%~ 2 1% ,6 3%~ 6 9% ,  3 3%~ 7 4 %和 0 79%。这些结果表明 ,加工工序即脱胶 (1 1% )、脱蜡 (5 9% )、物理精炼 (0 % )、脱色和脱臭 ,几乎不影响谷维素含量 ,而83%~ 95 %的谷维素在碱炼中损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毛油和皂脚中谷维素组成表明 :2 4 亚甲基环菠罗醇阿魏酸酯 (30 %~ 38% )和菜油甾醇基阿魏酸酯 (2 4 4 %~ 2 6 9% )为主要阿魏酸酯。这个结果可能是首次系统报导  相似文献   

3.
富含谷维素的米糠油精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米糠油的物理精炼方法,对米糠油的物理精炼工艺过程及其参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物理精炼可以得到富含谷维素的三级米糠油,前脱蜡物理精炼米糠油工艺的成品油得率比后脱蜡工艺高0.5%,前脱蜡工艺成品油中谷维素含量达到1.72%,比后脱蜡工艺高出0.13%。  相似文献   

4.
物理精炼法生产富含谷维素米糠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概述了谷维素的营养价值,并通过生产实践对比,详细叙述了物理精炼法生产富含谷维素米糠油工艺中各工序的操作过程、参数、设备等,给出了检测方法及详细的检测结果.生产的成品油符合国家四级米糠油标准,并保留了米糠油中谷维素等主要营养成分,其氧化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溶剂法萃取谷维素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谷维素生产普遍采用碱溶酸析法生产工艺,谷维素得率为35%~40%。为了提高谷维素的得率和米糠油的精炼率,研究了溶剂法萃取生产谷维素新工艺。研究中测定了谷维素在甲醇等溶剂中于不同pH值中的溶解性能;物理精炼脱酸的工艺参数与谷维素热分解损失率的关系,并确定了逆流萃取的效数为2~3,萃取用甲醇的倍量为油重的1.5~3.5。溶剂法萃取使谷维素总得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到70%以上,谷维素纯度超过99%,达到了优质品标准;精炼米糠油产出率比碱溶酸析法提高了5%以上。同时,物理精炼脱酸工艺应用于高酸值米糠油的精炼,不产生碱炼皂脚,减轻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从米糠油皂脚中非极性溶性提取谷维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探讨非极性溶剂微波萃取法从米糠油皂脚中提取谷维素的工艺条件,并对所得谷维素进行IR,GC和理化性质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用非极性溶剂微波萃取法的提取率可达到70.3%,较无微波下提取率约62%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7.
我国三种大宗植物油中甾醇含量及其组成的调查(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国的米糠油、菜籽油和棉籽油等三种大宗植物油的毛油,精炼油和其精炼下脚中甾醇含量及其组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甾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毛糠油为2.55~3.06%,精糠油为1.89~2.13%,毛菜油为0.58~0.81%,二级菜油为0.61%,毛棉油为0.37~0.72%,平均为0.60%,棉清油为0.86~1.10%;三种油中米糠油的甾醇含量最高,而菜油和棉油都比较少。在油脂下脚中(主要是皂脚),米糠油皂脚含甾醇最多,米糠油一道皂脚含2.71~2.74%,二道皂脚含量为5.61~9.01%,棉油皂脚含量较少为1.43~2.10%,菜油水化油脚含量更少,仅为0.89%。米糠油二道皂脚制取谷维素的二次下脚中甾醇相当集中,黑色物干基含甾醇11.0~17.21%,远高于二道皂脚中甾醇含量。回收酸化油中甾醇含量也相当高有4.52~6.56%。甾醇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油及其下脚中主要含无甲基甾醇,在无甲基甾醇中又以谷甾醇含量为最高达50%以上,其中棉油的谷甾醇含量最高接近90%。  相似文献   

8.
浅析降低油脚皂脚中中性油含量的措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俞伯群 《中国油脂》2001,26(2):29-30
从工艺、设备和操作等方面分析油脂连续精炼过程中,引起油脚、皂脚中中性油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油脚和皂脚分别是油脂水化脱胶和油脂碱炼时的副产物,利用植物油油脚和皂脚可以制备化工原料脂肪酸。综述了植物油油脚和皂脚的原料来源、组成及性质、制备脂肪酸的技术及研究进展、脂肪酸的分离鉴定技术及开发应用前景,并指出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原料和产品的性质,制定合理高效的工艺是充分利用植物油油脚和皂脚的必要条件;通过进一步合理利用和开发油脚和皂脚,可以变废为宝,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油(皂)脚生产脂肪酸工艺技术安徽砀山宋大成目前,我国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绝大多数食用油均需精炼,精炼可大体上分为水化和碱炼两类,前者所得沉淀物为油脚,后者为皂脚,不同之处前者用水使毛油中的磷脂吸水膨胀形成胶体,其中夹带中性油和其他杂质,后者采用碱...  相似文献   

11.
谷维素是米糠和米糠油加工过程中极有价值副产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该文从谷维素组成、生理功能、米糠油皂脚组成及谷维素提取和纯化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阐述谷维素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谷维素对3种食用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米糠油皂脚中提取纯化谷维素,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大豆油、菜籽油和油茶籽油中,分别采用Schaal烘箱法和油脂氧化分析仪对3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同时考察在植物油氧化过程中,谷维素对其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与常见的油脂抗氧化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油脂中分别添加0.1%和0.5%谷维素均对大豆油、菜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氧化诱导期具有延长作用,其中对油茶籽油的作用最显著;在Schaal烘箱实验中,谷维素能够有效延缓大豆油和油茶籽油过氧化值的升高,并且对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有抑制作用,但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γ‐Oryzanol from rice bran has lately gained potential importance because of its proven health benefits. Thus the extractability of γ‐oryzanol from the soapstock of crude rice bran oil is importa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ture large‐scale production, which would give value addition to this by‐product obtained from the rice bran oil industr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raction of γ‐oryzanol from the drum‐dried soapstock of rice bran oil using various solvents.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γ‐oryzanol could be extracted most effectively using ethyl acetate, followed by dichloromethane and ethyl methyl ketone. All components of γ‐oryzanol have an alcohol group in the ferulate portion giving rise to relatively high polarity, thereby increasing the extraction in more polar solvents efficiently. Ethyl acetate showed maximum extractability of γ‐oryzanol by the Soxhlet method. To quantify γ‐oryzanol, reverse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HPLC) was used for fingerprinting the γ‐oryzanol analogues with respect to standard γ‐oryzanol. CONCLUSION: A new RP‐HPL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γ‐oryzanol has been reported that can be used for performing an online characterisation of γ‐oryzanol analogu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opyright © 2008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一级米糠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生产一级米糠油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糠粞分离和米糠挤压膨化工艺,有利于米糠原油质量的提高。利用物理精炼技术对高酸价米糠原油进行脱酸,使油脂损耗显著降低。米糠油脱蜡和分提是精炼一级米糠油较重要的过程。本工艺实际生产结果表明,一级米糠油符合国家标准,同时成品油得率比传统工艺生产的得率提高了12%以上。  相似文献   

15.
王志荣 《中国油脂》2020,45(11):138-140
稻米油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米糠极易酸败造成稻米毛油酸价高、精炼难和得率低,制约了稻米油产业发展。高效去除稻米油中杂质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谷维素、植物甾醇等营养成分,是稻米油精炼加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传统稻米油加工一般采用碱炼脱酸工艺,近年来稻米油超级脱胶物理精炼、酶法脱胶物理精炼等技术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稻米油精炼的传统化学精炼工艺和现代物理精炼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稻米油的精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相对其他国家,印度的米糠油是利用率比较高的。作为一个有食用蒸谷米传统的国家,印度可用于榨油的米糠质量相对较好,由米糠榨取得到的米糠原油的质量也很高。因此,与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米糠原油相比,印度米糠油的生产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印度主要采用物理精炼法精炼米糠油,精米糠油的产量一般较高。但相对而言,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也很高。例如,谷维素的含量占精炼米糠油总质量通常为1%~5%,在印度尽管生产米糠油的大都是小型加工厂,但其生产相对高质量米糠油的技术已日趋成熟。概述印度米糠油的生产技术,并简述该领域的前沿技术。特别针对印度几十年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对米糠油生产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7.
梁少华  马传国 《中国油脂》2005,30(11):10-15
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油,但它含有较复杂的和数量较多的油溶性物质如游离脂肪酸、蜡质、色素等,大大增加了米糠油精炼难度,制约了米糠油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对几种典型米糠油精炼技术如化学精炼、物理精炼及混合油精炼、生物精炼、再酯化脱酸、膜技术脱酸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评述;同时对米糠油副产品的利用技术如米糠油提取谷维素技术、植物甾醇的制取技术、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糠蜡制取技术等作了较详细地论述和评价,以期为米糠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芡实营养成分以及对人体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旨在改善国内市售米糠油品质,选取11种国内外来源的米糠油,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甘油酯组成、生物活性成分及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米糠油酸值、过氧化值、色泽等基本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限定要求;不同来源米糠油脂肪酸组成差别不大,甘油酯组成差异明显;不同来源米糠油中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谷维素含量在3 200~26 000 mg/kg范围内,植物甾醇含量在224~5 197 mg/kg范围内,生育酚含量在35~400 mg/kg范围内,角鲨烯含量在1~12 mg/kg范围内;不同来源米糠油塑化剂及苯并(a)芘含量均符合国标限定要求,然而国产的米糠油中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含量远超欧盟标准。国内米糠油加工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精炼过程中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对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所生产的米糠油进行了质量与安全性评价。分别对其特征指标、品质指标、食品安全指标、甘油三酯组成、油脂伴随物含量,以及炼耗、辅料消耗、能耗等工艺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酶法酯化脱酸米糠油的特征指标和质量指标均符合我国米糠油国家标准的要求,其脂肪酸、甘油三酯组成与传统工艺所生产米糠油无明显差异,维生素E、甾醇、角鲨烯、谷维素等有益伴随物保留率更高,反式脂肪酸、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等风险因子生成量减少,且得率大幅度提高,辅料消耗、能耗等显著降低。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所生产的米糠油是一款更安全、更营养的米糠油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