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高胶粉(High Glue Powder)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耐热抗冲击ABS合金。首先通过调节SAN与HBS的质量比,选择了合适的ABS基体树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机硅及IP的用量对ABS合金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树脂SAN/HBS的共混质量比以70:30为宜;少量有机硅的加入,大幅提高了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合金的耐热性略有下降;IP的加入,大大改善了合金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
3.
用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作耐热改性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接枝型MCS树脂,并对其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PMI成功接枝在基体树脂上,接枝改性后的MCS树脂的热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苯乙烯(St)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通过溶液共聚法制得(St/NPMI)共聚物。将(St/NPMI)共聚物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胶粉分别与ABS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后挤出、切粒。结果表明,与ABS胶粉相比,(St/NPMI)共聚物能较好地提高ABS树脂的维卡热变形温度。  相似文献   

5.
以氮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耐热组分,合成了耐热改性树脂SMIA(NPMI、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研究结果表明,NPMI可大幅度提高ABS的热变形温度,但NPMI在SMIA树脂中的质量分数超过30%时,SMIA树脂与ABS胶粉的相容性降低会导致耐热ABS的冲击强度降低,使用抗冲改性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BS的冲击强度。SMIA还可使耐热ABS的流动性能得以提高,而且加入SMIA越多,这种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耐热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三元共聚物(ABS)的专利技术、发展历程及其市场应用,并且探讨分析了耐热ABS树脂制备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来酰亚胺类杀菌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2种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Ⅳ-苯基马来酰亚胺和Ⅳ-苄基马来酰亚胺的制备过程及其对石化污水中的三种主要菌类即异养菌、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静态杀菌性能,并将其与目前常用的异噻唑啉酮和“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Ⅳ-苄基马来酰亚胺是一种高效杀菌剂。其性能优于异噻唑啉酮,与“1227”相比,其1h的杀菌效果稍弱,但其持久杀菌效果远好于“1227”。N-苯基马来酰亚胺对异养菌和铁细菌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但对硫酸盐还原菌无效。  相似文献   

8.
汪艳  戚欢  陈康 《聚氯乙烯》2010,38(10):16-18
研究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简称三元共聚物)对PVC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三元共聚物用量的增加,试样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增加,但冲击强度有所下降;PVC共混料的熔融黏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但塑化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悬浮聚合法将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体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成SAN树脂,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ABS/PC共混合金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A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在ABS/PC共混中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使用。考察MMA接枝度与MMA用量、引发剂用量及热处理的关系。测定了共混合金的流动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抗冲性能和热变形温度 ,并与ABS、PC及无相容剂的ABS/PC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超韧PA6/ABS合金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超  李光吉  王志 《塑料工业》2005,33(9):22-24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SMA)共聚物为增容剂,考察了ABS及SMA的含量对PA6/ABS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研究了PA6/ABS冲击断面的相结构。研究表明:SMA是PA6/ABS共混体系的有效增容剂。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分散相ABS粒子的尺寸减小,分散更加均匀,能显著地改善PA6/ABS共混物的冲击、拉伸和弯曲性能。在该共混体系中,ABS含量的增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PA6/ABS共混物的冲击韧性;但当ABS含量超过10%时,将使PA6/ABS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明显下降。SMA的添加量为0.5%,且质量比为90/10的PA6/ABS共混体系能保持较好的加工性能,制备的PA6/ABS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超高韧性.Izod缺口冲击强度高达1200J/m。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对ABS和PP进行了共混挤出,研究了极性化SBS的加入对其共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极性化S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和抗冲强度增加。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随着极性化S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储存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TEM分析表明,极性化SBS可以很好地改善ABS和PP的相容性,随着极性化SBS含量的增加,PP越来越均匀地分散在ABS相中,两相之间的界面也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14.
环氧树脂对PVC/ABS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固体环氧树脂(EP)对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EP共混物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考察了EP环氧值和固化剂DDM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ABS/EP共混物表现为脆性断裂;加入DDM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明显提高,但冲击性能影响不大;对于PVC/ABS/EP/DDM共混物,随着EP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上升,且环氧值高的EP704对共混物拉伸强度的提高更大;加入2%的低环氧值EP903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而EP704的加入则对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影响不大;环氧树脂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PVC/ABS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进行研究;采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T/ABS/SMA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对其lgγw~lgτw、lgηa~lgγw、lgηa~1/T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60~266℃及剪切应力为24.5~73.5 MPa时,PET/ABS/SMA共混物均为假塑性流体;增容剂SMA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n),并且使PET的黏流活化能(ΔE)较大幅度的升高,但过量的SMA会使ΔE下降。随着SMA的增加,共混物的黏度先增加后减小,SMA用量达到5%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PVC/ABS软质合金中树脂型号对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广水  吴波震 《塑料工业》2007,35(B06):165-167,170
研究了PVC/ABS共混体系的组成与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之问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牌号PVC和ABS对PVC/ABS软质合金的性能影响不同。通过对其综合性能的分析,确定PVCSG-3、ABS9747为最佳实验原料。  相似文献   

17.
以马来酸酐(MAH)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作为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ABS-g-MAH对PA6/ABS合金凝聚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BS-g-MAH质量分数为20%时,合金的冲击强度比未加相容剂的提高了41%。动态力学性能(DMA)和偏光显微镜也很好地说明了加入相容剂的合金,其相容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ABS和ABS-g-MAH的加入明显改善了PA6的吸水性能,当ABS-g-MAH质量分数为10%时,合金吸水率较纯PA6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8.
ABS/PVC/C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填充改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三元共聚物、聚氯乙烯(PVC)和CPE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与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在ABS/PVC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容剂氯化聚乙烯(CPE)后,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机械力学性能;随着共混体系中CPE用量的增加,ABS/PVC/CPE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上升,拉伸强度下降,而弹性模量则出现了极大值。  相似文献   

19.
ABS/PVC共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了在ABS/PVC共混体系中PVC用量、相容剂用量和复合阻燃剂用量对ABS/PVC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开发的Z11.7号共混合金已达到PA76 6号共混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