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产品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供求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标准化法》第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订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标准化法》第十四条规定: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江苏省标准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备案的企业产品...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本人在标准化执法工作中,感到《标准化法》中对有关问题的规定难于具体实施,急需制定应相的法规,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执法工作。 一、关于无标生产产品问题 《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二条中规定:违反本条例中有关“企业未按规定制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依据的;  相似文献   

4.
企业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和经营的重要依据,企业标准化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它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有组织地贯彻实施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上级标准,制定企业内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通过标准的实施,使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从而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同时还规定:“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使用”。  相似文献   

6.
射阳县加快消灭无标生产步伐近年来,射阳县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企业已制定、修订产品标准156个。大多数县属企业都制定了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有不少企业建立了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有46个产品通过了省(...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走向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很多企业开发新产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不能满足所有企业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联系实际,制定出符合本产品特色的企业标准,来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笔者从事多年的标准化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觉得企业在制定标准时可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管理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主要要素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下列七类标准。1.产品标准制定好产品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关键,依此可以形成功能协调、接口清晰的标准体系。产品标准可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产品技术条件、产品试制技术条件、出口产品技术条件及产品质量分等标准等分别管理。2.原材料标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是建立在先进制造技术、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的。生产企业只有运用标准化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制定并贯彻相应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将“外部”与“内部”的工作有机地协调统一,才能保证生产活动正常顺利的进行。因…  相似文献   

9.
企业产品标准是企业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企业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制定的。其审批、编号、发布由企业自行决定,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备案,作为本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即使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可制定严于国家标  相似文献   

10.
强化林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近三年,国家林业局加大了林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力度,每年组织安排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项目都在100项左右,三年达300余项,超过了建国50年林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和的三分之一。已初步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配套,基本涵盖了林业生产全过程的林业标准体系,为我国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针对过去林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基础薄弱的现状,近几年,国家林业局强化管理,从起草法律规章、编制规划和体系框架等基础工作入手,使林业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一是认真…  相似文献   

11.
近日,随着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废电池贮运规范》等标准通过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湖北省谷城县企业已负责或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达到4个,湖北三环集团谷城车桥公司参与了4项湖北省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三环锻造公司具有行业领先技术水平的部分技术指标推荐作为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其中《废电池贮运规范》还获得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标准优秀奖。  相似文献   

12.
旅游景区的标准化是以提升旅游服务业整体水平为目标,以重复性特征的事物和概念为对象,以管理、技术和经验为依据,参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旅游企业制定、贯彻、实施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标准化的实施,利于旅游企业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明确工作质量标准,并能参照标准执行和检验自己工作的完成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标准化》杂志创刊于195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办。本刊独家刊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备案公告、国家强制性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国家标准修改通知单。本刊重点宣传政府的标准化方针和政策;标准化基础理论;标准化技术动向;介绍标准制定、实施情况和经验;报道国内外标准化动态和热点;企业在生产、经销、检验工作中的标准化情况;合格评定  相似文献   

14.
顺德区标准化研究与保进中心作为顺德区政府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推进机构,顺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承担着落实区政府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工作部署、制定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的工作。此外,还负责实施构建广东省先进标准体系,组织制定联盟标准,促进专利与标准的结合;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贯彻落实;承担WTO/TBT贸易技术壁垒预警通报及服务平台的建设;组织和协助产业集群建立公共检测平台;承担企业品牌培育工作。为顺德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国现行的标准化管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标准化工作更多的还是政府管理行为。运行机制落后和政府能力的有限导致我国标准制修订周期偏长;标准制修订及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低;标准的市场适用性不强;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无法跟上技术变革的节奏,引起在对外出口时遭遇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1957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草拟了《关于建立和开展全国标准化工作的征求意见稿》,确立了我国标准体系的基本雏形。我国《标准化法》于1988年发布,1989年实施,是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历史结果。《标准化法》最终确立的标准体系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它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国企业执行标准应该以自身的经济利益相一致,参与国家各个层次的标准化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应该有自己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四级标准体系依据 在1988年12月 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首次对我国标准作出了四级标准体系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章第六条,明确规定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实行的四级标准体系是:“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  相似文献   

18.
标准化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标准的制修订有其特殊的方式方法。出于工作的需要 ,笔者学习了有关的法规与文献 ,并编写了这篇《标准制修订基本知识》 ,以期与标准化同仁进行交流 ,谬误之处尚希各位同仁指正。1 标准的分类1 1 按标准发生作用的范围或标准的审批权限 ,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大类。( 1 )国家标准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应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 2 )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可以制…  相似文献   

19.
标准化是人类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提高生产的重要方法,已在各个生产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世界各国都在不断的加强标准化工作,制定了许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了统一各国的标准,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发展,信息交换,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也有相当的发展,目前国家技术监督局归口统管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各行业,省、市也都有标准化研究部门和监督部门,各企业也都有标准化组织。这说明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促进生产发展的手段。可以说“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发布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工程制图》以来,到1997年底,我国已累计制定了19213项国家标准、22000多项行业标准、8000多项地方标准、35万项企业标准,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配套的标准体系。标准的覆盖面已从传统的工农业产品、工程建设向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