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涛  孔祥旭 《焊接》2003,(6):46-47
焊条电弧焊工艺是以电焊机提供能源 ,手工直接操作控制焊接过程的一种焊接工艺。它具有工艺灵活 ,施工方便 ,焊接地点易于转移等特点 ,适用于各种条件下的焊接作业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设备制造和检修维修等工作中 ,但由于多种原因 ,常会造成触电事故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着重分析造成焊条电弧焊触电事故的原因 ,提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的对策。1 焊条电弧焊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操作者在整个焊接过程中都需要接触电气装置———移动和调节电焊设备及其它电器 (焊钳、电缆、焊件、工作台以及更换焊条等 ) ,有时还需站在焊…  相似文献   

2.
手工电弧焊适用范围广泛,但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较大。分析了手工电弧焊触电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针对这些触电原因制定了安全操作要求,包括焊机、焊钳、焊接导线的安全要求。总结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包括隔离防护、绝缘、劳动防护用品、保护接地、接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下焊割作业时潜水员触电的问题,对水下触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防止水下触电的安全措施.研究表明,潜水员水下触电时受到的最致命伤害是心室颤动,其主要受潜水员身体阻抗、通过潜水员身体的电流和电流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简化计算可知,水下作业时空载电压是造成潜水员触电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不同的触电部位会改变潜水员身体的阻抗,因而不同部位触电对潜水员造成的危险性也不同.当通过潜水员体内的电流超过产生心室颤动的最低电流阈值时会造成死亡.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水下焊割作业防止触电的重点措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电焊机的危险性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石化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焊条电弧焊造成的触电工伤事故,指出了焊接电源的危险性,分析了焊接触电伤亡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技术应对措施:焊机保护性接地与接零;焊机的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介绍了电焊机设置保护性接地与接零装置的必要性、基本原理及英指导性操作方法等,指出了电焊机保护性接地与接零操作时的技术关键点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项等,论述了设置焊机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的必要性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特厚板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真空电子束焊接技术生产特厚板优势明显。真空电子束焊接生产特厚板的实验和生产实践,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特厚板的真空电子束焊生产系统的事故风险辨识与分析结果表明,机械伤害、电离辐射、起重伤害、触电、火灾及噪声是主要事故风险类型,对主要的事故风险类型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将安全技术标准提出的原则具体化、不断提高设备本质生产水平等是特厚板真空电子束事故风险控制和事故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安全生产意识,防止焊接操作的触电事故,对逆变焊机二次侧电路结构形式及触电因素进行了阐述,建立了焊接作业时不同工况下逆变焊机二次侧回路的等效电路模型,并根据等效电路计算了流过人体的电流值。通过分析,明确了逆变焊机二次侧的触电机理,提高了操作人员对触电隐患的理论认识,最后给出了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肖永清 《现代焊接》2013,(11):63-66
本文在分析焊接作业中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基础上,依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控制焊接作业危险因素的“十不焊”,事故可减少90%以上。最后阐述了焊接作业中火灾、爆炸和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焊接结构车间焊接气溶胶扩散的数值模拟;焊条电弧焊用电安全问题的探讨(三)——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焊工防护服;焊接电磁环境研究及评估的重要概念和依据;弧焊电源电磁骚扰特性研究;焊接环境下电磁场的检测及安全评估;[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0前言焊接作业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触电、火灾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因此,将焊接作业归属于特种作业,电焊工也被国家列入特殊工种。本文以常用的交流弧焊变压器型电焊机为例,从防范人体触电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弧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各种构件和容器,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电焊工和管理人员,往往很不重视安全操作规程,也没有预测发生事故的能力。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手工电弧焊中最容易引起事故的是触电、弧光、金属飞溅、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危害。  相似文献   

11.
指明了焊接作业所具有的重大危害性,分析了电焊设备系统中电焊钳和焊接电缆对于电焊工及周围人员和财产的危害因素,从10个方面着重讨论了电焊钳和焊接电缆在选择、使用及维护方面,如何防范触电事故和保障设备与财产安全的知识要领.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多。人们随时都可能与用电设备接触。为了保障用电的安全,必须采用可靠的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接地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本文介绍了防止触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焊接作业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触电、火灾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因此,将焊接作业归属于特种作业,电焊工也被国家列入特殊工种。本文以常用的交流弧焊变压器型电焊机为例,从防范人体触电的角度出发,探讨电弧焊作业中关于电焊机、电源线、焊钳、保护电器、接地装置等相关设备器材如何做到安全使用与正确维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琳  王璐 《焊接技术》2001,30(3):51-52
电弧焊是现代焊接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类焊接方法。   手工电弧焊焊机的空载电压一般在 60~ 90 V,操作者在更换焊条时直接接触电极,因此,触电的机会比较多。如果电器有毛病、防护用品有缺陷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等,都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特别是在容器、管道内的操作,因四周都是导电体,触电的危险更大。   电弧是一种强烈的持久放电现象,由于人体直接受到弧光辐射,会引起眼睛和皮肤的疾病。在电弧高温作用下,焊条、熔池和药皮都会发生蒸发、凝结和气化,产生大量烟尘和臭氧、氮氧化物、氟化物等有毒气体…  相似文献   

15.
从促进安全生产和保护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就电焊机及其线路系统和焊接操作者的保护装置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电焊机空载自动保护装置等,这些电器的主要职能是对电焊机及相关设备和操作人员起安全保护作用,保护范围主要是:电焊机过载,电焊机及其线路的短路,机壳和焊接回路漏电,电焊机及其线路直接接触触电和机壳与焊接回路漏电引起的间接接触触电,二次侧空载电压触电等。  相似文献   

16.
石玗  梁卫东  康龙 《电焊机》2006,36(5):7-9
焊条电弧焊机多为低压电器,安全用电往往被忽视。导致在使用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针对这个问题,列举了数起典型的电焊机触电事故,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焊接生产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指明了焊接作业所具有的重大危害性,分析了电焊设备系统中电焊钳和焊接电缆对于电焊工及周围人员和财产的危害因素,从10个方面着重讨论了电焊钳和焊接电缆在选择、使用及维护方面,如何防范触电事故和保障设备与财产安全的知识要领。表2参6  相似文献   

18.
石玗  吴明亮  康龙 《电焊机》2006,36(8):70-72
影响触电者触电时危险程度的因素有:电压电流、电流作用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人体电阻等;分析了电焊机导致触电事故的机理;为焊工安全防护和触电事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热电厂"四管"爆管事故,长期以来是造成锅炉事故停炉的主要因素,而对其快速、高效、高质量修复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酒钢热电厂6~#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修复焊接技术,采用大坡口、外加丝、TIG对称焊,焊后不做热处理。焊接应力小,焊接质量好;时间短,速度快,工艺简单可行,在热电抢修事故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锅炉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容器焊接时,容器内的介质在高温电弧的热作用下易发生燃烧,造成容器爆炸、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因此一定要采取可靠的焊接工艺措施避免事故发生。以某变压器油罐上一放油门的焊接为例,由于无法对变压器油罐内部进行介质置换,采用置换和带压不置换相结合的方法焊接。采用GTAW方法,小电流、窄焊缝、短焊道、薄焊层、快速焊,焊接过程中严格控制焊缝层间及附近油罐壁温度,及时对焊缝降温,避免因容器壁温高而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