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世贞  郑小京 《食品科学》2006,27(7):254-259
我国是大豆强国,尤其是绿色无污染的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在世界大豆产业中还可以挖掘很强的竞争力,因此,对大豆产业带进行科学、合理的经济区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静态经济区划的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并对我国绿色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动态区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整,以达到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大豆品种之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个区域、各个产品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的目的,进而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世贞  郑小京 《食品科学》2006,27(6):251-255
我国大豆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绿色无污染的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在世界大豆产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挖掘大豆产业的巨大潜力,要从能够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的各个因素分析入手,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资源特点及优势,通过进行资源重新组合,不断培育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大豆产业的不断发展。资源重组与优化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从统计学的角度入手,寻求各个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能够实现这一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大豆生产的现状和大豆品种创新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世界和中国的大豆收获面积、单产和总产情况.论述了中国大豆超高产育种、高产育种、高产高油育种、高蛋白育种、抗性育种等取得的成效.最后谈及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 1 受天气影响,有关部门一再调低今年大豆产量预测 我国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三个产区,我们可从这三个产区分析今年大豆产量。 一是东北春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这是我国油用大豆主要产地,仅黑龙江播种面积和产量就占全国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三分之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播种面积和产量则占全国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5.
对于大豆产业的外资垄断及我国大豆业面临的困境,专家们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发挥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优势,扩大种植面积,把东北三省建设成我国高油高产大豆种植基地。利用转基因政策和质量检疫制度,调控大豆的进口,以招标方式发放大豆进口许可证书。  相似文献   

6.
左青 《中国油脂》2006,31(2):7-8
根据采用国产设备加工巴西大豆和美国大豆的体会,从生产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评估,加工每吨巴西大豆比美国大豆综合效益增加5.36元。巴西大豆含油高、含水高,加工特性是皮软、黏性大、易结块,输送设备故障率高,但因高含油、高蛋白总体经济效益好。在预处理前增加烘干机,将大豆烘干和调质,则可以减少问题、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2020,(7):53-53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2019年新收获玉米、东北三省(区)新收获大豆质量监测情况报告。总体来看,9省区新收获玉米整体质量为正常年景水平,但不如上年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区大豆整体质量为正常年景水平,一等品率、高油大豆比例较上年有所增加,三等以上比例、高蛋白大豆比例较上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大豆产业,何必舍近求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1996年我国大豆进口开始,几年来进口数量持续攀升,至 2005年已达到2659万吨,目前我国大豆的生产能力基本在1500-1800万吨,因此大豆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国内相关研究都表明我国大豆缺乏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很多学者都主张应该从造成我国大豆比较劣势的原因入手, 认为应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扩大生产规模和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但问题是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难道只能走同质化道路,专注于降低成本。大力发展高油大豆替代进口吗?或者换个角度讲,我国大豆产业是否可开辟新的思路,充分发挥国产大豆的独特优势, 避开直接的竞争锋芒,走差别化道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蔬菜生产区域特征及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和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我国蔬菜区域分布特征及其比较优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区分布集中;全国具有蔬菜生产比较优势的区域在不断增加;蔬菜生产逐渐向比较优势区域集中;各区域布局优势度呈现东部和东北部下降、西部上升、中部平稳的态势。比较优势的变动可以从蔬菜生产成本的变动、消费习惯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状况的改善等方面解释。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应促进蔬菜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发展蔬菜物流业、提高蔬菜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原料生产是加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其质量关系到后期加工业生产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一些大豆深加工制品的功能性不突出,关键之一忽视了大豆原料对品质的影响。我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很大,大豆品质资源丰富,应该加强对已有资源的研究与评价,挖掘新的品质资源,尤其强化定向培育高蛋白、高油及适于不同加工需要和生物功能物质提取的高含量优质大豆品种。此外,还要加强野生资源的发掘利用,拓宽种质资源。还可以通过引进、筛选及遗传改良,选育和创造适用于大豆深加工不同产品的优良品种。只有拥有众多的种质资源,才能培育更多、更好的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豆协会日前召开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万宝瑞会长说,尽管目前存在许多困难,但只要重新整合大豆产业的组织队伍,挖掘我国非转基因、高蛋白的质量、安全优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开发大豆深加工技术,我国大豆产业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抽样调查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区中20个市、县、农场提供的305份大豆样品,和从企业抽取的4份普通商品大豆、3份进口大豆样品进行品质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产的高油专用大豆含油量基本达到美国2号大豆标准,77%高油大豆品种平均含油量在21.5%以上,蛋白质含量有待提高。根据市场需要建立专用大豆生产基地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殷艳  廖星  余波  王汉中 《中国油料》2010,(1):147-151
本文对我国油菜生产区域布局的演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以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北方春油菜区为优势发展区域布局格局的形成,除了气候、耕作制度、种植习惯和与粮食作物的关系等原因外,科技创新和国家优势区域布局的双重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优势区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豆工业当前形势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叙述了中国大豆资源情况。由于国内需求的迅速增长 ,必须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 ,并且增加国外进口数量。中国传统大豆制品业历史悠久 ,大豆工业经过 5 0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 ,文章对中国大豆工业的现状进行了叙述。预计未来 5年 ,中国大豆加工量将迅速增长 ;大豆油厂的规模和布局将逐渐趋于合理 ;将更加注重大豆蛋白产品的功能特性 ,积极采用功能特性修饰技术 ,开发出更多种类的功能性、专用性大豆蛋白产品 ;同时将更加注重大豆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制油和生产大豆蛋白产品的同时 ,从大豆所含植物化学成分中开发出附加值更高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农业部划定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据新华社报道 ,农业部发布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在全国范围内划定了 35个优势区域 ,重点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 1 1种优势农产品。规划提出 ,要用 5年时间建立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 ,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公认的知名品牌 ,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 ,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有关负责人说 ,这 1 1类优势农产品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 ,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  相似文献   

16.
姚丹  王丕武  闫伟  张扬  曲静  张君 《中国油料》2010,(3):369-373
以高油大豆吉农18和高蛋白大豆吉育47杂交后获得的F2及F2∶3衍生群体为材料,采用QTL Ici-Mapping v2.2完备区间作图法在F2及F3群体中共检测到7个高含油量QTL,分布于4个遗传连锁群,可解释3.60%~20.98%的遗传变异。Satt636在10份大豆材料中的标记辅助选择检测,发现其符合度最高为83.33%。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我国对玉米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玉米生产条件及规模和市场需求,以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为优势区域。并根据玉米生产规模和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等指标,在三大优势区域内确定575个县(市、区、农场)作为今后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叶青 《食品界》2020,(5):74-76
光周期现象是指生物对昼夜光暗循环变化的反应,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时间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早在5000年前,我国的黄淮海区域就开始栽培大豆,目前它已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大豆对光周期极为敏感,单个品种或种质资源一般只适宜种植于纬度跨度较小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19.
透视:2007的中国粳稻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江雁 《粮油加工》2007,(5):24-30
过去的25年来,我国的粳稻生产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种植面积从1981年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11%扩大到2005年的26%,产量已达到水稻总产的30%。而且,种植区域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北方在黑、吉、辽三省集中,南方在苏、浙、皖、沪集中的两大粳稻生产集中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来自于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在稻米的消费方面已出现由籼米向粳米转变的趋势,粳米消费区域由原来的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一带迅速扩大到中南、华南等地的大城市。尽管粳米价格稍高,但粳米以其口感好、饭味香的优势仍在促使着这种转变的加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油大豆和低油大豆油脂体组成及乳化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差异,本试验分析了高油大豆和低油大豆油脂体基本组成、脂肪酸组成、磷脂组成、生育酚组成,同时比较了高油大豆油脂体与低油大豆油脂体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过氧化值及TBARS值。研究表明,高油大豆油脂体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低油大豆油脂体(P0.05),而高油大豆油脂体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油大豆油脂体(P0.05);高油大豆油脂体的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低于低油大豆油脂体(P0.05),而十七碳酸、油酸、二十碳一烯酸和α-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油大豆油脂体(P0.05),高油大豆油脂体的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83.08±0.05)%显著高于低油大豆油脂体(81.86±0.12)%(P0.05);高油和低油大豆油脂体中脑磷脂、卵磷脂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油大豆油脂体中DL-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低油大豆油脂体(P0.05);高油大豆油脂体和低油大豆油脂体的乳化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高油大豆油脂体的乳化稳定性显著高于低油大豆油脂体(P0.05);14 d热处理条件下,高油大豆油脂体的过氧化值和TBARS值均高于低油大豆油脂体。上述研究表明,高油大豆和低油大豆的油脂体之间的组成和稳定性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