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23日,"多元色纺休闲面料精准设计及集成加工技术"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江苏南通组织的、由姚穆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同时认定其加工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为原液着色与染色纤维的推广应用以及色织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整个色织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2014年12月23日,“多元色纺休闲面料精准设计及集成加工技术”通过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江苏南通组织的、由姚穆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主任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同时认定其加工技术具有广泛适用性,为原液着色与染色纤维的推广应用以及色织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整个色织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特警战训服面料纺纱工艺。利用芳纶、阻燃粘胶、有机导电纤维纺制多组分混纺纱。在原料选配和使用、纺纱工艺、温湿度控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在棉型纺纱设备上成功开发出以中长芳纶1313色纤为主体的多组分混纺纱,纱线的外观质量和内在物理指标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满足了特警战训服面料用纱的技术要求。认为,应合理选用纤维原料、纤维配色技术和色纺工艺、芳纶原料预处理和复合混并方式,合理设置各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抓好这几个关键环节,能够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特警战训服面料用纱。  相似文献   

4.
色纺多彩面料已悄然走人人们的生活,装点着人们身边的五彩世界,随着人们对其独特外观(艳丽美观、层次清晰、朦胧、立体、自然、时尚)及穿着性能的认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色纺多彩面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染整工艺,在坯布成型之前就开始染色.色纺纱又称有色纤维纺纱,即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再由不同颜色的纤维混纺而成的纱,从而导致色纺纱混色的不匀,而混色均匀则是相对的.若混和均匀,则色纺纱有朦胧迷离之感,若混和不匀,色纺纱则存在色差和层次,具有先锋前卫意识.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纤维混合方式对转杯纺混色棉纱中纤维混合程度的影响,通过不同混合方式(一并条子混合、三并条子混合和粗纱混合)所得的二组分转杯纺混色棉纱和三组分转杯纺混色棉纱的纱线横截面切片样本对转杯纺混色棉纱线中不同颜色棉纤维的径向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引用汉密尔顿转移指数方法表征混色纱中各色棉纤维径向分布的均匀程度,研究纤维混合方式对转杯纺纱线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采用一并棉条混合、三并棉条混合,还是粗纱混合,混色棉纱中不同颜色纤维分布均匀,纤维根数比例与设计比例相符合;混合方式对转杯纺纱线的径向均匀度没有明显影响,三通道转杯纺纱机可实现对纤维良好的混合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指标的多组分纤维面料染整新技术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纤维的出现,多组分纤维面料的开发日新月异,其染整加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就高性能指标的多组分纤维涤/粘/氨纶面料的染整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染整新技术在涤/粘/氨纶复合纤维面料的染整过程中进行集成,主要解决多组分弹力织物低温染色中的涤纶染色牢度、氨纶沾色、高效还原清洗、活性染料固色技术、后固色整理以及增深效应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一系列技术集成,使多组分纤维面料染整加工的过程工艺流程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多种纤维的沾色牢度达到3~4级,染料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纳米银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性能,在医用纺织品领域发展快,应用日益增多。而在纺织服装民用领域由于工艺要求等原因,发展较慢。本文通过利用纳米银对粘胶纤维进行抗菌处理,通过色纺工艺制备载银粘胶纤维和普通粘胶纤维按1:1混纺比例的粘胶色纺面料,并对粘胶色纺面料进行了扫描电镜、抗菌性能及皂洗等试验。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银溶液对粘胶纤维处理可以实现载银染色同步处理,进一步缩短了抗菌色纺纱的生产流程,具有制备色纺面料的可行性。经纳米银抗菌处理粘胶散纤维后制备的色纺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耐皂洗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棉/木浆纤维/羊绒/绢丝柔洁混色纺纱线的成纱结构、性能指标和功能特点,并根据所开发衬衫面料的规格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织造及后整理工艺路线。采用清洁化生产技术优化了各工序的工艺参数,实现了面料生产的高效率和高品质,为高附加值衬衫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种功能性高档面料。  相似文献   

9.
抗静电中长纤维色纺纱精纺仿毛织物是新一代高档服装面料.利用中长化纤棉纺设备,通过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和工艺,纺抗静电中长化纤色纺纱是可行的.介绍了采用普通化纤、色纤维、毛纤维及抗静电纤维混合纺纱、织造及染整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技术.由所开发的色纺毛织物面料性能与普通仿毛织物比较可得,新型色纺毛织物的抗静电性、色牢度、抗起毛起球性及抗皱性都好于普通仿毛织物,具有比较好的服用性能,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多色纯毛纱混色配比和线密度的在线调控方法,在三通道转杯纺纱机上实现在PLC控制系统驱动下各给棉罗拉速度按照纺纱工艺要求实时变动,通过控制3类纤维条的喂给速度,实现自循环多片段转杯纺混色纯毛纱的生产,优化了纺纱工艺,纺制出不同颜色的多片段渐变色毛纱、段彩毛纱和彩节毛纱,并对纱线性能及其针织面料风格特征进行分析。单根纱线上色彩的自由转换,为通过毛衫整体图案与织物组织结构的互映设计,实现毛衫的一体化快速设计与生产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多元彩色自循环转杯混色纱的设计方法。通过PLC控制系统独立控制三个给棉罗拉,实现多根纤维条给棉速度的在线控制,提出了多元彩色自循环转杯混色纱混纺比例和纱线细度的在线调控方法;纺制了不同色彩风格的段彩纱、竹节纱、彩节纱、多片段渐变色纱和色彩与细度双变纱等混色棉纱,对纱线色彩风格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线混配色的纤维混和效果良好。认为:该生产方式为实现从图案到纱线的逆向生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所用芳纶色纤混纺纱的纺纱工艺和技术要点。分析了消防员防护服外层面料的技术指标,纱线原料选用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对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进行预处理;优化清梳工序;采用预混和混并相结合的并条工艺;粗细纱工序合理配置隔距、压力和纱线捻系数,在现有棉型设备上成功纺制出原液染色间位芳纶纤维/有机导电纤维98/2 18.5tex×2纱,纱线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织造的要求。认为:通过合理配置各工序关键参数,选用设备器材专件,严格操作管理和温湿度控制,提高成纱质量,可以满足后续织造以及面料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彩色化纤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介绍了传统印染方法存在色差、沾色、污染严重、染料不易保管等弊端;基于人眼无法识别?5μm以下单根纤维的基本原理,提出原配色丝纺丝方法,即通过超细纤维混色实现多色化纤生产的技术。指出:原配色丝纺丝技术具有熔体色纺的优势,又克服了熔体色纺和印染中存在的问题,混色色彩丰富,性价比高,所纺化纤色牢度高,颜色均匀,层次细腻,视觉风格独特,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环锭数码纺制备混色纱的纤维配色规律,梯度配置品红、黄、青三色纤维混纺比,纺制3种纯色纱线及两色混色纱线。在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结构特征基础上,利用Stearns-Noechel模型对其混色效应进行了探究和预测,提出并对比分析了基于最小色差法和波长法2种方法优化Stearns-Noeche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Stearns-Noechel模型适用于环锭数码纺制备的混色纱;基于最小色差法得出的样本平均色差为1.80,基于波长法得出的样本平均色差为1.46,均优于经典混色模型;基于波长法的结果优于基于最小色差法,前者优化的模型中所有混色样色差平均值梯度占比均有所提高,优化方式效果显著,更适合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颜色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原液着色纤维,将棉型纤维通过纺、织、后整理特种加工技术,生产出具有细腻绒面风格、色彩丰富的毛型风格面料,最终实现色织产品高质化与高值化的集成技术。该技术为原液着色纤维的推广应用以及色织行业节能减排、低碳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对整个色织行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毛纺科技》2009,37(5)
如意集团、南山集团、丹阳毛纺织厂、江苏鹿港毛纺集团等毛纺企业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如羊毛与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混纺或交织的面料,具有抗菌、可降解功能;用70%羊毛、23%丝、5%银丝线、2%T400混纺的面料,呢面呈现规则的泡皱效果;羊毛与亚麻交织面料,克重仅为230~250g/m;毛、棉纤维中加少量的丝、麻或者竹纤维生产的多成分组合面料,风格质朴、穿着舒适,增强了面料的凉爽性能和休闲风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产混色纱时纤维混合工序复杂,车间管理难度较大的现状,提出了双通道环锭数码纺的新方法,可实现纺纱和纤维混合的同步进行。研究了通过数字化牵伸调控纤维混纺比生产混色纱的成纱机制。设计了以10%为梯度的混色纺纱方案,制备了5 种纯色纱和90 种混色纱,运用 Photoshop 软件预先对混色纱的色彩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对混色纱的结构、条干及拉伸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通道环锭数码细纱机通过调控色纤维混纺比可制备色彩变化的混色纱;由于牵伸、加捻方式的原因,2 种色纤维中随着其中任一种纤维所占比例的提高,混色纱的断裂强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2 种色纤维比例接近或相等时,混色纱的断裂强度高于纯色纱。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色纺纱逐渐成为各大服饰品牌、家纺品牌产品的特色原料之一,并通过后道加工使之符合最后成品的设计要求。首先,必须保证色纺纱线达到最终成品相应的质量要求,对色纺纱线各项指标的检测与坯纱的检测方法相同;其次,由于色纺纱线呈现不同色彩,很多常规仪器检测项目并不能包含色纺纱线的所有疵点、颜色特性及风格要求。因此,对色纺纱线的检测通常还需要通过织造面料,检查布面质量等补充项目来检测。  相似文献   

19.
天丝/竹浆纤维/牛奶纤维/真丝混色纺细特转杯纱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天丝、竹浆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真丝的规格特性及其混色转杯纱的主要特性,探讨了混色纺细特转杯纱生产中的主要工艺参数、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色纺纱产品研发与生产中的颜色模型构建等关键共性技术,基于四基色纤维以12.5%的离散梯度网格化混配构建全色域混色模型;结合构建的全色域混色模型和三通道数控纺纱技术,阐述了“多通道牵伸比-色纤维混合比-成型纱线颜色值”的三要素调控机理,提出了调控成形纱线色相、明度及彩度的工艺方法,设计了纺制全色域混色纱的工艺;利用三通道数码纺纱机纺制了等明度不同色相、等色相不同明度、等色相不同彩度的三个系列的彩色纱,并对纱线的条干、毛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将测试数据与本色纱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全色域混色色谱纺制全色域彩色纱线的工艺具有可行性,纺制的彩色纱各项性能指标均可达到本色纱的一等品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