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犯罪现场中常见的客体表面的血潜手印为研究对象,选用A4打印纸、滤纸等材料与不同的化学试剂分别进行处理自制成新型转印膜,再对不同客体上的手印进行显现提取,最终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一种成本较低、效果最好的转印膜,并将此转印法与传统的化学试剂喷洒法、棉花点蘸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血潜手印,用转印法显现手印的效果明显优...  相似文献   

2.
在pH 8.10的NH4Cl-NH3.H2O缓冲介质中,将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与氨基黑10B(AB)溶液混合,在该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AA),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在614 nm、618 nm处,在此波长处,a-SAA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从而建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度测定法。在最大吸收波长处,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分别在0~2.15×10-5mol/L、0~2.10×10-5mol/L、0~2.10×10-5mol/L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2×104L/(mol.cm)、1.24×104L/(mol.cm)、1.20×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9.81×10-7mol/L、1.02×10-6mol/L、1.03×10-6mol/L。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氨基黑10B对显色反应的协同增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 《山东化工》2005,34(1):33-35
基于在酸性缓冲溶液中Fe一氨基黑10B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反应,发展了测定铁的分光光度法,以试剂空白作参比,包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42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为1.0×104L(mol·cm),Fe在0.4~3.6μgmL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该体系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CoFe2 O4@GO磁性复合材料,并对制备的CoFe2 O4@GO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以及热分析等表征,研究选择染料氨基黑10B为研究对象,对影响CoFe2O4@GO吸附氨基黑10B染料的参数,如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容量以及样品体积等进行研究,并对洗...  相似文献   

5.
周林  杨爽 《山东化工》2021,50(3):35-36,38
通过初步实验筛选出0.5%硝酸银乙醇溶液与1%茚三酮乙醇溶液对渗透性客体显现效果最佳,然后配置茚三酮、硝酸银乙醇混合液对牛皮纸、白纸、报纸三种客体表面上遗留的新鲜和陈旧汗潜指印进行显现.结果表明硝酸银、茚三酮乙醇混合显现液能显现纸张等渗透性客体上的新陈汗潜手印,且与单个试剂显现效果比较,混合显现液显现效果优于单个试剂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酸性黑10B的生产工艺的几点改进,提高了染料的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好氧、厌氧和兼性交替条件下,采用活性污泥系统生物处理酸性染料,研究染料酸性黑10B在有氧或者厌氧状态下的生物降解特性以及在不同染料浓度和不同生物化学需氧量(COD)条件下对其降解特性的影响,并进行全波段扫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初步探讨了该染料的生物降解过程。结果表明,染料黑10B在厌氧条件下降解效率最高,兼性条件下次之,好氧条件下最低。随着染料黑10B浓度的增加,反应器中COD的去除率逐渐降低。而碳源的投加量也对酸性黑10B的生物降解起到重要的作用。全波段扫描和GC-MS测定结果显示,染料黑10B经过生物降解作用后,发色基团得到降解,染料黑10B生物降解中间产物有苯胺、对苯二胺、对硝基苯胺,这些中间产物对应的停留时间分别是10.168、15.875、21.747 min。  相似文献   

8.
印染废水的脱色是印染废水处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表面改性方法制备一类改性铁基材料(FCM),并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FCM对偶氮类染料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制备FCM材料最佳条件为采用浓度0.01mol·L~(-1)CuCl_2溶液浸泡铁粉30 min;FCM材料对酸性黑10B染料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其脱色机理主要为微电解反应;在静态试验中,当pH小于4,处理时间为30 min时,酸性黑10B的去除率达到93.8%,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0%,且通过动态柱过滤试验可得FCM材料去除酸性黑10B的能力为245 mg·g~(-1).  相似文献   

9.
以三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基化、氧化缩合、亲核取代和季铵化等系列反应得到了荧光单体FM;荧光单体FM在硫代硫酸铵的作用下与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基磺酸(AMPS)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得到FM-AA-AMPS三元荧光共聚物潜指纹显现剂LF-1,其对潜指纹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350 nm~500 nm范围内都能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晓顺 《电镀与涂饰》2020,(24):1723-1727
结合潜手印的形成与显现原理,综述了潜手印显现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常见技术方法。论述了金属沉积技术在油潜手印显现中的作用,探析了电化学沉积技术和化学镀技术显现油潜手印的原理,分析了金属沉积方法显现潜手印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展望了金属沉积技术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水热法在水相中直接合成了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量子点,并将合成的CdSe量子点进行表征、纯化。在波长365nm紫外光的激发下,CdSe量子点发射出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荧光发射峰约位于528nm,将得到的CdSe量子点纳米发光材料应用于非渗透性客体上潜指纹的荧光标记成像研究,发现CdSe量子点溶液显现的手印纹线流畅,显现细节特征明显,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指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Mg-Fe/LDH的合成及其对废水酸性黑10B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Mg-Fe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Mg-Fe/LDH),用于处理偶氮类染料酸性黑10B,通过改变吸附时间、pH和酸性黑10B废水含量及掺加共存无机阴离子等因素探讨了材料对酸性黑10B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0mL酸性黑10B,当材料用量20.0mg、处理时间1h、pH在2~11时,酸性黑10B的脱色率可达91.3%以上,且水中共存阴离子对其干扰小.材料对酸性黑10B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式,对酸性黑10B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95 mg·g-1.Mg-Fe/LDH对酸性黑10B有较好的吸附脱色性能,可望在印染废水的脱色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尼龙11单体生产中的副产品10-溴代十一酸为原料合成了10-氨基十一酸。由IR和^1H NMR确定了产物的结构。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氨水浓度、蒸氨工艺条件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10-氨基十一酸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Na_2B_4O_7-NaOH 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酸性黑10B新的褪色反应,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流动注射催化分析法。本法测定 Cu(Ⅱ)的线性范围为0~50ng/mL 及50~300mg/mL,检出限为3ng/mL,进样频率达30样次/h。对50ng/mL 铜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2%(n=10)。应用于铁矿石和铝合金中痕量铜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多抗霉素B10%可湿性粉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抗霉素B原粉为原药,以白碳黑为填料,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磺酸钠、三聚磷酸钠为助剂,对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润湿时间、细度进行测定并进行热贮稳定性试验,确定优化配方及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氨基绿B(Diamine green B,DB)与牛血清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特征.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优化了实验条件并计算出了BSA与DB的结合比(质量之比)为3.27.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体系的RLS强度与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蛋白质测定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DB为2.0×10-5 mol/L,cHCl=7.0×10-2 mol/L)下,BSA的线性范围是0.03~4.8 μg/mL,检出限为1.65 ng/m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合成样品及尿液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合成弱酸性艳红10B的方法.通过改善2,4-二(邻甲苯氧基)苯胺的重氮化和偶合条件,使染料的色光比标准鲜艳0.8以上,染料收率较原来提高24.5%.  相似文献   

18.
19.
《塑料科技》2016,(7):47-50
以癸二胺、间苯二甲酸、11-氨基十一酸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一步法合成了透明间苯二甲酰癸二胺-氨基十一酸共聚酰胺(PA10I/11)。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1-氨基十一酸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A10I/11的冲击韧性,其中当11-氨基十一酸用量为13%时,PA10I/11的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A10I提高了44.68%。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DSC)的结果表明,随着11-氨基十一酸用量的增加,PA10I/11中柔顺链的相对含量随之提升,进而使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0.
挥发酚是水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地表水、地下水挥发酚一般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该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但影响因素多,不同的实验用水、试剂、萃取效率、显色条件均对结果影响较大,探讨不同因素对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