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以红枣发酵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非生物因素对红枣发酵酒色泽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考察自然光照、紫外光照和避光存放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变化;低温(-3~0℃)和高温(40℃)存放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pH值(3~10)条件下其色泽稳定性的变化;以及不同金属离子钠、镁、铝等对其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低温(-3~0℃)、避光、pH值在4~6的范围内存放,并减少与含有铁、铝、铜等金属离子体系的接触,对红枣发酵酒的色泽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保持作用。结论此结果为红枣发酵酒和发酵饮料的生产和储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新疆南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红枣产业得到空前发展,已成为南疆林果中支持产业之一。为客观评估南疆当前主栽红枣品种(赞皇、灰枣、骏枣和金昌)果实品质特性,本课题对这四种枣果的质构、营养等理化特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并通过spss对各指标进行了差异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各理化指标差异性相对显著(p0.05),赞皇枣的单果重与可食率最高,金昌枣硬度和咀嚼性最大,灰枣的糖酸比高达114.05,赞皇的黄酮和总三萜酸含量最高,其含量分别为0.518 mg/g,2.54 mg/g。由此可知,南疆主栽红枣营养丰富,非常适合制干和深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以红枣、枸杞子为主料的果肉型饮料“杞枣果茶”的生产工艺,为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红枣、枸杞子的深加工、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王振轩  ;赵云财 《酿酒》2014,(4):114-115
介绍了银耳红枣发酵酒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及营养性。  相似文献   

5.
干红枣酒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红枣酒的生产工艺苑学习张丽颖河南新郑大红袍酒业集团有限公司(457150)关键词发酵酒干红枣酒生产工艺↑↓据记载,红枣有“补肾益气,滋脾胃,护肝脏,润心肺”的特点,其营养价值很高。选用红枣为原料,经发酵、陈酿和现代科技相接合,精制出干红枣酒,口感优...  相似文献   

6.
枣汁浸提方法比较及对枣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热水浸提、果胶酶酶解浸提和微波浸提法对红枣浸提的差异.及对枣汁发酵酒的影响。结果表明,90℃热水浸提,浸提液发酵酒颜色呈枣红色,杂油醇含量最高,有浓郁枣香,但苦昧重;果胶酶酶解浸提。浸提液还原糖含量最高,利于发酵,但发酵酒的甲醇含量过高;微波强化浸提,浸提时间和发酵时间最短,所得枣酒的乙酸乙酯含量最高,且有特殊香味。(孙悟)  相似文献   

7.
新疆哈密红枣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特产哈密大枣为原料,研究枣酒发酵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红枣酒采用在含还原糖20% 的红枣清汁接种发酵的发酵工艺。在红枣发酵酒酵母种类选择研究中,对葡萄酒酵母干红B、葡萄酒酵母AL41、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等酵母的发酵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对酒度的测定,还是通过对透光率的测定,均确定葡萄酒酵母AL41 为红枣发酵酒的最适酿酒酵母,最优发酵条件为SO2 添加量80mg/L、干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3d。发酵原酒经澄清过滤后得到酒精含量为10% (V/V)的红枣酒。  相似文献   

8.
红枣酒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枣酒是红枣深加工的一个主要产品,香气是红枣酒风味的重要因素.文章中综述了红枣酒中香气物质的来源、影响因素以及研究发展状况,并对以后红枣酒香味成分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红枣浓缩汁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浸提、澄清、杀菌、非酶褐变的抑制以及浓缩工艺等,对红枣浓缩汁生产领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做出展望,以期为国内红枣深加工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红枣银耳粒粒饮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枣银耳粒料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开发出保健的红枣银耳粒粒饮料,为银耳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使用热水、果胶酶、微波和微波辅助果胶酶4种浸提方式浸提红枣后发酵红枣酒,利用旋转蒸发仪及密度瓶、色度仪、电子鼻和电子舌等仪器分别对上述4 种红枣酒的酒精度、色度、风味和滋味进行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评价比较4种不同浸提方式发酵红枣酒的整体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浸提方式发酵红枣酒的整体品质差异显著(P<0.05)。采用微波辅助果胶酶浸提发酵红枣酒与热水浸提发酵红枣酒的酒精度最高,分别为12.71%vol和12.84%vol;采用微波辅助果胶酶浸提发酵的红枣酒色泽最为黄亮,芳香类物质含量最高而萜类物质含量最少,苦味及其后味与涩味及其后味在四种红枣酒中最淡,极差分别为2.00、1.39、3.36和4.69,各项指标上均优于其他3种浸提方式发酵的红枣酒。  相似文献   

12.
以枣汁为原料,酿酒酵母为实验菌株,研究磷酸氢二铵对枣酒发酵性能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二铵可以提高酵母比生长速率与发酵活力,缩短发酵时间,丰富枣酒的果香和花香类物质,由气相色谱-质谱结果分析可知:磷酸氢二铵添加量为320 mg/L时,枣酒中酯类物质质量浓度最高,香气活性值最大,发酵枣酒感官评分为90 分,不仅具有浓郁的枣香味,而且具有怡人的花香与果香。  相似文献   

13.
红枣酒是以红枣为原料,经发酵、调配等工艺制得的低酒精度饮料酒,保留了红枣原有的风味及营养成分。该文简述了单一及复合原料红枣酒的开发、红枣的预处理、酵母菌在红枣酒中的应用以及红枣酒香气成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红枣酒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红枣酒行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为红枣酒产业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制一款集红曲保健功能和软枣猕猴桃营养价值于一体的复合果酒,该研究以糯米、软枣猕猴桃为原料,红曲、酵母为糖化和发酵菌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红曲软枣猕猴桃发酵酒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感官评分和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红曲添加量8%(以干米计)、果浆添加量80%(以红曲米酒计)、酵母添加量0.1%(以发酵前红曲米酒和果浆总质量计)、发酵温度26 ℃。此优化条件下,酿制的红曲软枣猕猴桃发酵酒酒精度为14.2%vol、还原糖为3.6 g/L、总浸出物为4.8 g/L、甲醇为227.0 mg/L,色泽呈琥珀色、口感醇厚、酸度适中、红曲香和果香协调浓郁,适口性好。红曲软枣猕猴桃发酵酒的研制可以丰富市场果酒品种,为红曲软枣猕猴桃发酵酒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枣庄长红枣发酵液和枣园土壤为酵母菌株的分离源,经过富集培养和多次划线分离纯化,来获得优良的枣酒酿造酵母菌株。经过酵母菌株的产气性能和产酒精性能比较,以及耐酒精、耐酸、耐糖、耐SO2等耐性试验,得到了发酵性能较强的酵母菌株Z03、Z13、Z34。经过染色,镜检观察其细胞形态和芽殖方式,确定为酵母菌,经WL培养基培养后观察,初步鉴定其属于酵母属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将这三株酵母与活性干酵母按照枣酒发酵工艺程序进行发酵,发酵出来的枣酒经感官评定和理化检测,最终筛选出适合枣酒发酵酵母菌株Z13和Z34,其酒精度为9.5%vol和10.8%vol。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发酵剂对红枣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种不同的发酵剂(帝伯仕LA DELICIEUSE活性干酵母(LA-D)、安琪酵母、清香型酒曲和薯曲)分别对红枣进行发酵,通过对感官评分、酒精度、色度以及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性能较优的发酵剂。结果表明,LA-D酵母发酵酒的色泽透亮,为琥珀色,苦味较小,枣香味浓郁,感官评分达88.5分,酒精度为10.6%vol;在发酵第12天,VC含量为213.37 mg/100 mL、总黄酮含量为3.49 mg/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933.3 mg/100 mL,均高于其他三种酵母发酵酒,总多酚含量为0.212 mg/mL,仅次于清香型酒曲发酵酒。枣酒的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末期,LA-D酵母发酵酒的还原力、羟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425、77.38%、88.75%、92.8%。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LA-D酵母是最适合红枣果酒发酵的酵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纯培养技术对10个采集自大竹县东柳乡的米酒曲样品蕴含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24株酵母菌中16株被鉴定为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扣囊复膜酵母),S.fibuligera为米酒曲中的优势酵母菌。选取S.fibuligera分离株制备红枣酒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红枣酒酒精度在8.1%vol~11.9%vo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7.59%~17.21%。色度仪结果表明,红枣酒颜色整体偏红偏黄。电子鼻结果表明,乙醇为红枣酒挥发性化合物的主要成分。电子舌结果表明,红枣酒在酸味指标上差异最大,相对强度的极差值为4.48。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S.fibuligera HBUAS61136酿造的红枣酒具有较好的风味品质和较高的酒精度。  相似文献   

18.
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常用的硫处理杀菌可能会破坏果酒的营养价值。该研究比较了高压杀菌、巴氏杀菌、NaHSO3和高压微射流处理(HPM)4种杀菌方式对发酵枣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NaHSO3组相比,HPM杀菌处理对枣酒的pH和可滴定酸含量影响较小,可以提升枣酒的明亮度和酒精度,同时对枣酒的营养物质含量破坏较小。在发酵第8天,HPM组仅损失了7.67%的抗坏血酸,而NaHSO3组、巴氏杀菌组和高压杀菌组则分别损失了9.35%、13.43%和18.71%。巴氏杀菌和NaHSO3处理组的枣酒感官评分分别比HPM组低了1.49和1.40。采用HPM处理有望成为枣酒发酵前的杀菌处理方式之一,既能减少杂菌污染,同时也能有效保持枣酒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无核干红枣为原料发酵生产枣酒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加水量为枣质量的6倍时,浸提水温80℃处理1 h,微波炉800 W功率热处理12 min可得优质红枣汁。红枣汁用白砂糖调整至可溶性固体物(SSC)为20%,灭菌后冷却加入NaHSO3 60 mg/L,接入体积分数为2.5%的酒精酵母菌液,28℃发酵4d,过滤澄清后加入蜂蜜调制,冷藏处理后可得风格独特的枣蜜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