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B3LYP/6-31G水平上采用高斯09全优化计算了50个P4501A2抑制剂的量子化学参数,应用基于预测的模型变量选择方法(VSMP)选择描述子最佳子集,建立了最高轨道占有能(EHOMO)和分子体积(Vm)与萘、内酯衍生物及其他化合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1A2抑制剂的两变量线性QSAR模型,结果表明:所选的2个分子结构描述符与50个抑制剂的活性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070)和内部预测能力(留多法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517)。同时,将50个化合物分成奇数集和偶数集各自进行筛选建模,并彼此进行外部预测,对全部样本集、奇数集和偶数集样本模型进行了y Randomization检验,结果表明描述符EHOMO和Vm建立的模型均非常稳定并具有很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蛇绿岩年代学研究可以为洋壳的形成、演化以及区域板块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约束。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库尔提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形成于(389±3)Ma,蛇绿岩的形成和库尔提弧后盆地扩张的时代为中泥盆世;40Ar/39Ar同位素定年表明,库尔提蛇绿岩中与斜长花岗岩脉互层产出的角闪片岩的40Ar/39Ar年龄为(277±4)Ma。结合区域构造、沉积、岩浆岩和变质岩等资料,认为库尔提弧后盆地蛇绿岩形成于泥盆纪古亚洲洋洋脊俯冲的构造背景,并在之后经历了早二叠世后碰撞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区域变质,记录了(277±4)Ma的40Ar/39Ar年龄。同时,年代学研究表明,蛇绿岩侵位后可能遭受后期的变质作用,因此在使用40Ar/39Ar同位素对蛇绿岩定年时应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
广西大瑶山隆起区中部的大村岩体,岩性主要为细粒花岗闪长岩。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技术,获得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为451.5±1.3Ma(MSWD=0.0014),其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属于加里东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大村岩体岩石含角闪石5% ~10%,具低SiO(60.74% ~64.53%)和KO/NaO值(0.63~0.89),属准过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Rb、Th、U、Pb等元素强烈富集,Ba、Nb、Ta及Ti等元素亏损;稀土总量较低,ΣREE为(58.93~99.14)×10-6,δEu=0.75~0.83,具弱的负铕异常。综合判断属于I型花岗岩,应为陆内造山运动早期碰撞挤压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赣中南城地区出露一套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通过对该套花岗岩进行 LA-ICP-MS锆石 U-Pb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为 413.8±2.3Ma,属加里东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富碱(NaO+KO在6.46% ~6.62%)、贫硅(SiO 在 67.81% ~68.42%)、贫钙(CaO在 3.94% ~4.07%)、贫镁(MgO在 0.63% ~0.65%),具有强过铝质性质和低钾(拉斑)系列特征。稀土总量较低(∑REE=47.39×10-6 ~68.11× 10-6),轻稀土富集明显((La/Yb)N =12.97~27.24),REE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右倾特征,Eu正异常明显(δEu=2.15~3.66),亏损 Ba、Nb、Ta等元素,富集 Rb、Sr、Th、U、Pb,具有高 Sr低 Yb型花岗岩特征。岩浆来源具有壳幔混合特点,与加里东晚期赣中南古陆大部分花岗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差异性较大,可能与赣中南古陆该时期大地构造属性不均一有关。  相似文献   

5.
湘南桂汝地区沿诸广山复式花岗岩体西部及九峰岩体北部分布着大量钨多金属矿床(点),主要矿床类型有石英脉型、矽卡岩型、云英岩-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采用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法和云母Ar-Ar法,分别获得青石岭钨矿含钨石英脉中石英矿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57±7Ma(MSWD=0.75),大岭背钨矿含钨云英岩-石英脉中铁锂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50±1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50±2Ma(MSWD=0.71),反等时线年龄为150±2Ma(MSWD=8.5)。它们同属于南岭成矿带燕山早期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高峰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BAPTA-AM 脂质体(BA-L)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 4%牛黄胆酸钠(TC)制作大鼠SAP模型.BA-L治疗组于造模后立即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BA-L, 给药24h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MS,LDH,TNF-α水平以及胰腺组 织匀浆MDA水平及SOD活性,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给予BA-L治疗后 SAP大鼠死亡率明显降低,血清AMS,LDH,TNF-α水平和胰腺组织匀浆MDA 水平显著降低, SOD活性增高,HE染色组织切片显示BA-L明显减轻胰腺组织损伤.表明BA-L能显著减轻大鼠 SAP,为开发BA-L成临床SAP治疗新药物提供必要的药效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依据季节调整思想和X-13A-S模型理论,以传统的SARIMA模型对2000年1月—2016年7月观测值进行建模,预测2016年8—12月铁路客运量,同时用X-13A-S模型对数据中可能存在的日历效应进行季节调整,并建模预测。对比SARIMA模型,X-13A-S模型拟合效果更优,更适合我国铁路客运量的预测。之后用X-13A-S技术将所有原始数据重新建模预测,预计2017年春运后,4月份会再次出现小高峰,将比春运客流高,8月份铁路客运量达到最大。随着假期的减少,10月后客运量将下降,2018年年初迅速回升,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 IGS中心发布的 15天 TEC数据作为样本,采用 Holt Winters加法、Holt- Winters乘法和 ARI- MA模型分别进行 5天的 TEC值预报。分析了太阳活动、纬度、预报时长对 3种模型预报精度的影响。实 验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预报精度会随着纬度的降低、预报时长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电离层活动平静期 的预报精度要优于活动活跃期。在平静期,3种模型在高纬度地区的预报效果大致相同;在中、低纬度地 区加法模型的预报效果要优于另外两种模型。在活跃期,3种模型在高纬度地区的预报效果大致相同;中 纬度地区乘法模型和 ARIMA模型预报效果要优于加法模型;在低纬度地区,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预报效果要优于 ARIMA模型。加法模型精确预报时长可以达到 5天左右,而乘法模型和 ARIMA模型只能达到3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方法,对2.25Cr1Mo钢经受三次热循环后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三次热循环作用,获得贝氏体组织。经三次热循环-三次热循环中最高峰值温度1 195℃,三次热循环总的t8/5达97s以上的作用时,晶粒尺寸并未发生明显长大。由于第一次热循环冷却过程中没有发生相变,没能产生第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的晶粒细化作用使晶粒尺寸细化。试样热循环作用后,对试样的能谱分析结果表明,析出相微区成分相近,以Fe元素为主要成分,可推测形成了Fe,Cr,Mo碳化物析出向。  相似文献   

10.
以玉竹为原料,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_ AES和ICP_ MS测定样品中的23种元素,其中K含量最高,达8652μg/g;Ca、Mg、Al、Fe的含量依次为2158、696、444和191μg/g;Pb、Cd、Tl含量分别为0.71、0.43、0.063μg/g;Be含量最少,仅0.028μg/g。经3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并且所有元素精密度(n=12)在0.5% ~6.9%。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40kHz超声波强化活性炭颗粒(GAC)吸附水溶液中2,3-二氯联苯(2,3-DCB)的动力学,采用Langmuir,Freundilich和BET三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对有无超声波强化作用下GAC对2,3-DCB吸附进行拟合,证实GAC吸附2,3-DCB符合BET等温吸附模型,单层最大吸附容量qUS>qNo US;在有无超声波辐照下且2,3-DCB初始质量浓度为5mg/L时,GAC吸附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关系,起始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hUS>hNo US和qUS≈qNo US;40kHz超声波强化GAC吸附2,3-DCB动力学常数增强因子为25.4.  相似文献   

12.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有效表征22个有机磷杀虫剂(OPs)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的变量选择与模型化(VSMP)方法建立OPs分子结构与小鼠半致死量(pLD50)的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为0.9815、估计均方根误差(RMSE)为0.09,留一法(LOO)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为0.9675,均方根误差(RMSEV)为0.12,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采用LOO交叉验证、留多法(LMO)交叉验证、自举法和y 随机化对QSTR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内部稳健性;外部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QSTR模型可预测有机磷杀虫剂类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  相似文献   

13.
桂林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处理规模为4×103m/d,总处理规模为8×10/d。通过分析该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要求、主导产业及污水水质特点,确定了以“水解酸化+改良型CASS生化处理”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并详细介绍了该工艺各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技术特点及设备配置情况。该处理工艺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业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同时能够为采用类似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麦芽糖-三聚氰胺-甲醛共缩聚(MMF)树脂是以麦芽糖、三聚氰胺和甲醛为主要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合成而得。研究了麦芽糖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Mmal:Mmel)以及固化剂对树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利用DSC和FT-IR对树脂固化行为以及特征官能团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用Kissinger-Crane-Arrhenius方程对MMF树脂固化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MMF树脂固化后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游离活性基团的数量明显降低;(2)MMF树脂的热分解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以氯化铵为固化剂引入MMF树脂后,体系的热稳定性能明显增强,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热稳定性; (3) MMF树脂的固化为放热过程,相比MF树脂,MMF树脂固化放热焓值更大,固化反应更容易进行; (4) MMF树脂样品的表观活化能为 72.74kJ/mol, MMF树脂固化体系的动力学模型为dα/dt=4.26×1010 ×e72 740/(RT)(1-α)0.93。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钴(III)配合物[Co(L)(AcOH)(HO)]·(ClO·HO[HL=乙二胺缩__乙氧基水杨醛双席夫碱](1)。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合成的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晶胞参数为a=1.1235(2)nm,b=1.3091(3)nm,c=2.1972(4)nm,α=98.37(3)°,β=96.25(3)°,γ=112.05(3)°,V=2.9157(10)nm,Z=2,Dc=1.366g/cm,GOOF=0.994,R1=0.0710,wR2=0.2042。标题化合物分子1是由金属钴(III)离子与AcOH配体中1个O原子,水分子中的1个O原子以及配体L2-中的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配位而成。化合物1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二聚体,通过C—H…O弱氢键作用形成3_D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以聚吡咯(PVPK60)为表面活性剂和碳源,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xLiFePO·yLi(PO/C正极材料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试;采用电池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不同复合比(x:y)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相复合与元素掺杂两种效应;当复合比为5∶1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在0.1和10C倍率下放电容量分别达到162.7和104.6mAh·g-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V溶胶为电解液,采用电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V薄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该薄膜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储钠性能。结果表明,该薄膜是具有片状纳米结构的V干凝胶薄膜;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该薄膜表现出很好的储钠活性、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Na扩散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金属骨架材料Ag2(4,4'-bipy)2 -(OSCHCHSO),Ag(4,4'-bipy)NO3和Ag(4,4'-bipy)ClO4为吸附剂,在常温常压下,研究了不同剂油物质的量比条件下的吸附脱硫效果,并测试了在不同1-辛烯含量的模拟油(含硫质量分数为500μg/g)中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在吸附前后晶体骨架结构略有改变;对噻吩的吸附程度都能达到70%左右;随着吸附剂含量的增加,脱硫率明显增加,最多的Ag2(4,4'-bipy)2 -(OSCHCHSO)可以增加12.22%;1-辛烯含量对Ag2(4,4'-bipy)2 -(OSCHCHSO)的脱硫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同时Ag2(4,4'-bipy)2 -(OSCHCHSO)对真实汽油的吸附脱硫实验表明:在常温常压下,真实汽油含硫质量分数可从70μg/g降低到8μg/g;再生后的吸附剂重复使用5次其吸附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9.
利用Cu2+能够有效淬灭碳纳米点(CDs)的荧光,而鸟嘌呤(G)能与Cu2+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使其脱离CDs表面导致CDs的荧光得以恢复的原理,构建了新的关-开型G传感器。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G于CDs-Cu2+体系中(在pH=5.5的PBS缓冲溶液中)反应7min后荧光强度恢复量达到最大,G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与体系的荧光强度恢复量(IF2-IF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1466x-8.0474(R=0.996),检出限达2.5×10-3mg/L(S/N=3)。该方法用于尿液中G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8.77%,RSD为2.9%。  相似文献   

20.
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Ce-TiO/ACF、N-TiO/ACF和Ce-N-TiO/ACF复合光催化剂,以甲醛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单一负载Ce、N催化剂和同时负载Ce、N催化剂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表面负载的光催化剂颗粒均匀,为锐钛矿型,掺杂后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吸收光谱产生了红移;掺杂后的复合光催化剂样品降解能力强于未掺杂样品;Ce掺杂TiO 的最佳掺杂比例n(Ce/TiO)为0.8%,相对于未掺杂样品催化净化低浓度甲醛效率提高了17.06%,对高浓度的甲醛降解率提高了15.28%;N掺杂TiO2的最佳掺杂比例n(N/TiO)为1.5%,相对于TiO/ACF,对低浓度甲醛催化效率提高了1.90%,对高浓度的甲醛降解率提高了9.86%;Ce、N共掺杂TiO 的最佳掺杂比例n(Ce):n(N):n(TiO)为0.8:6:100,相对于TiO/ACF,对低浓度的甲醛降解率提高了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