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毒死蜱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筛选出毒死蜱降解菌株,研究其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菌株降解酶的定位及降解广谱性研究。方法:取自长白山区周边农田土,利用以毒死蜱为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分子测序确定菌属。菌株毒死蜱降解酶的定位,菌株对敌敌畏、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乙草胺和莠去津广谱降解的测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降解毒死蜱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筛选到一株毒死蜱降解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Y-1,经初步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其毒死蜱降解酶为胞内酶,对敌敌畏、氧化乐果、甲基对硫磷、水胺硫磷、乙草胺和莠去津具有良好的广谱降解能力,经正交试验优化后,最适降解条件为35 ℃,pH=8,底物浓度为100 mg/L,降解效率为75.09%。结论: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AY-1对毒死蜱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对有机磷农药有一定的广谱降解效果,在有机磷农药污染环境修复及去除食用农作物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方面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驯化、富集、平板划线等方法从厦门污水处理厂、福州祥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了3株机油降解菌。它们能够在以机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对机油都有较强的降解能力。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的初步鉴定,3株机油降解菌株分别为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s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动胶菌属(Zoogloea sp.)  相似文献   

3.
从具有民族特色的延边朝鲜族地区采集24份传统发酵樱菜,从中分离筛选具有降解亚硝酸盐功能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产酸特性、耐盐及耐酸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24份传统发酵樱菜中分离鉴定出1株具有降解亚硝酸盐功能的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JNZB003,菌株JNZB003对150 μg/mL亚硝酸盐24 h时的降解率为95.92%,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 ℃,最适生长pH值为6.0,培养14 h生长进入稳定期,培养12 h pH值降至4.60,当NaCl含量为8%和pH值为3.0~10.0时能够生长,具有良好的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生长特性、产酸能力,且耐盐和耐酸碱。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经常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土壤中筛选出对草甘膦具有较高降解能力的菌株, 并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 以期开发草甘膦农药残留的降解菌并提高微生物的利用率。方法 以降解率为指标进行初筛, 经梯度驯化后计算降解速率和半衰期, 选取降解能力最佳的菌株T6, 并对菌种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糖发酵等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菌株T6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在以草甘膦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 24 h降解率达27.51%, 降解速率常数为0.0192 h-1, 半衰期为36.10 h, 降解作用良好。结论 筛选出一株分解草甘膦农残效果较好的菌株, 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对草甘膦的降解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对开发利用微生物降解草甘膦等农残的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高效利用甲醇的功能性微生物,从气化厂甲醇车间附近的土壤中分离筛选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菌株生长及甲醇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细菌,编号为4311,经鉴定为甲基球形菌属(Methylopila sp.)。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初始甲醇体积分数1.0%,初始pH值5.0,氯化钠添加量0.05%,氮源为蛋白胨,其添加量为2 g/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4311对1.0%(V/V)甲醇的降解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6.
从多种来源样品中分离筛选高产蛋白酶的菌株,为微生物发酵玉米蛋白粉产玉米肽,即玉米蛋白粉的增值及综合利用提供菌株资源。采用固体筛培法和福林酚法等方法筛选降解玉米蛋白粉的菌株,并在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多样性的基础上,鉴定菌株,进行目标菌株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获得分离菌株405株,其中具有蛋白分解能力的目标菌株58株,归属于4科,5属,17种,2个亚种,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游动微菌属(Planomicrobium)等,并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丰度最高。目标菌株均能分泌碱性、酸性和中性蛋白酶,菌株碱性蛋白酶活性普遍较高。对8株代表性目标菌株进行了生长特性研究,生长最适温度一般在30~40 ℃、最适pH一般在7~9。研究还发现蛋白酶活性及生长特性具有菌株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高效降亚硝酸盐乳酸菌,为今后益生乳酸菌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地方特有食品及动物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3 株乳酸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对13 株乳酸菌的体外降亚硝酸盐能力进行测定,并对降亚硝酸盐效果最强菌株进行驯化培养和抑菌实验,通过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所分离的降亚硝酸盐能力最强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 株编号为JS3的乳酸菌,该菌对亚硝酸盐降解率为83.39%,经过驯化复筛及培养条件优化得到:培养基中蛋白胨添加量15 g/L、接菌量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48 h,其降解率达到93.47%,同时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抑制性能。经鉴定菌株为玉米乳杆菌(Lactobacillus zeae),将其命名为L. zeaeJS3。结论:菌株JS3具有高效降解亚硝酸盐能力,能够成为今后降解亚硝酸盐微生态活性菌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
高效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高效降解生物胺的乳酸菌,以鱼露为试验原料,从鱼露中分离纯化并筛选具有高效降解4种常见生物胺活性的菌株,通过形态观察、碳源利用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并研究其生长和生物胺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得到8株生物胺降解菌株,其中最佳生物胺降解菌为FSCBAD033,该菌株被鉴定为发酵柠檬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该菌株可以降解86.4%腐胺、78.5%尸胺、72.3%组胺和100%酪胺,且在含有前体氨基酸的培养基中不积累该四种生物胺。菌株FSCBAD033的最适生长温度、初始pH值和NaCl含量分别为40 ℃、6和3%,其在温度30~40 ℃、初始pH值5~7、NaCl含量不超过6%的范围内降解生物胺能力较高(四种生物胺降解率均>50%)。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分离出棉酚降解菌株,研究其生长降解特性和对棉粕中棉酚脱毒效果,为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棉酚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山东棉花产地采集土壤样本,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稀释涂布法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棉酚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确定菌属。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对棉酚的降解和棉粕固态发酵脱毒效果。结果:筛选到一株可以降解棉酚的细菌,命名为YL01,初步鉴定为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 sp.。该菌株除利用棉酚外,还可以邻苯二酚、原儿茶酸和对苯醌为唯一碳源生长。YL01在以棉酚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生长10 d后,棉酚的降解率为48%;接种该菌株到棉粕中,通过固态发酵,8 d内棉粕中棉酚含量下降43%,蛋白含量增加10%。结论:本研究分离筛选到一株棉酚降解菌Raoultella sp. YL01,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棉酚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奠定了基础,其对运用生物处理技术消除棉粕中棉酚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苗艳芳  王忠彦  胡承  孟勇 《酿酒》2003,30(2):21-23
通过驯化培养,从废水中分离出一株能高效降解苯甲酸的BJS3菌株,经鉴定,该菌为斑生假单孢菌(Pseudomonas maculicola),该菌还可以利用苯乙酸、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生长。研究了温度、pH、Ca^2 、Mg^2 、氮源,碳源以及微量元素对BJS3菌株生长的影响。在优化培养条件下,BJS3菌株在24h内对苯甲酸的降解率达99.93%。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番茄自然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及其特性,对发酵30 d番茄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分离纯化,通过菌落形态、镜检特征和26S rDNA序列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该菌的生长特性和耐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番茄发酵液中分离出TY-1、TY-2和TY-3 3株酵母菌均为毕赤酵母属(Pichia)中的库德毕赤酵母种(P.kudriavzevii);其中TY-1和TY-2亲缘关系较近,且与P.kudriavzevii strain SLDY-035菌株的同源性为99%,故选取TY-1进行后续实验;TY-3与P.kudriavzevii small subunit ribosomal菌株的同源性为100%。TY-1和TY-3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9℃、pH5.5,对10%~30%葡萄糖和6%~9%酒精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从番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酵母菌株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可为果蔬发酵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对酿酒葡萄灰霉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从酿酒葡萄根际土壤进行微生物分离,以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株,采用牛津杯法对拮抗菌进行筛选,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进行鉴定分析,对拮抗菌进行生长特性及抑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T3菌株,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24~48 h T3菌株进入稳定期,最适的生长温度为37 ℃,最适pH为7.0。T3菌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MIC为3.6×105 CFU/mL,MBC为3.6×106 CFU/mL,3.6×109 CFU/mL T3菌株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抑菌直径为31.6±0.2 mm(P<0.05),抑菌效价为158.0±1.0 mm/mL(P<0.05)。扫描电镜观察T3菌株造成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丝畸形、扭曲、顶端膨大、原生质收缩、孢子稀松,抑制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本实验为酿酒葡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人参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人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拮抗人参根腐病的菌株,初步研究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以人参根腐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拮抗菌的抑菌谱。结果:分离获得一株对人参根腐病原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HB-3,经鉴定菌株HB-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无菌发酵液对人参根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菌株HB-3的抑菌谱较广,对根腐病菌、疫霉病菌、锈腐病菌、菌核病菌、灰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筛选得到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HB-3,能显著抑制人参根腐病菌的生长,对人参根腐病有较强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锰氧化酶鞘细菌及研究酶学特性,利用尿素富集培养基、CGY平板及摇瓶复筛从水样中分离产锰氧化酶菌株,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条件及所产锰氧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到一株高产锰氧化酶的菌株FM-3,被鉴定为鞘细菌属纤发菌(Leptothrix)。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甘油添加量0.8%,蛋白胨添加量0.15 g/L,吐温-80添加量0.2%,30 ℃ 150 r/min振荡培养72 h,此时发酵液的锰氧化酶活性可达2 977.44 IU/mL。该菌株产锰氧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0 ℃和7.0,添加一定量的Mg2+对锰氧化酶活性有增强作用,Ca2+、Cu2+对锰氧化酶影响不大,Pb2+、Zn2+、Ag+对锰氧化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酶解产物的定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 ,从 60份采自全国各地的土样中筛选到了 45株产壳聚糖酶菌株。以Imoto法测定酶解所产生的还原糖量高低来判定产酶能力 ;对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PZ2 1 -3 ,CJ2 2 -3 ,用HPLC、MS和TLC法检测酶解产物 ,确定其产内切酶。对CJ2 2 -3进行初步鉴定为曲霉。  相似文献   

16.
从明胶加工废水样品中筛选对Ca2+具有抗性的微生物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培养条件,以期为高钙污染水体的微生物修复提供菌株资源和应用技术参考。结果表明,当Ca2+含量达到50 mg/mL时,从四个样品中筛选出1株抗钙性能较好的菌株,命名为N3-1,经鉴定其为尼阿布芽孢杆菌(Bacillus niabensis)。菌株N3-1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Ca2+含量1.40 mg/L、培养温度37 ℃、培养基初始pH值8.3,培养时间21 h。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悬液OD600 nm值为0.768。  相似文献   

17.
从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该分离株生长特性与A型肉毒梭菌(Clostridiumbotulinum type A)一致,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在EY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呈锯齿状,表面粗糙不规则,有较大的乳浊环。根据分离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琼脂糖凝胶凝胶电泳图像、16SrDNA V6-V8序列(GenBank登录号:JN248616)与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鉴定为A型肉毒梭菌。  相似文献   

18.
以土壤和3种水果为样品,马铃薯-抗生素培养基为基质,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产紫红色素的菌株,并以产紫红色素菌株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结果表明:从苹果表面上获得1株产紫红色素的真菌,通过个体形态和菌落特征初步分析为镰孢茵属菌株(fusarium sp.),该菌以马铃薯-蔗糖(35%)为基质发酵,获得胞内紫红色素OD值为0.790,胞外色素OD值为0.538,该突变菌株获得其胞内紫红色素OD值为0.895,胞外色素OD值为0.503,且该突变菌株产生色素的速度要快于出发菌株1 d.  相似文献   

19.
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分离与产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神农架表层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L-异亮氨酸产酸性能高的细菌.根据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确定该菌属于黄色短杆菌属,通过对该菌生长和代谢曲线的测定发现:该菌生长速度快,异亮氨酸产量高,且具有比较稳定的产酸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