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
具身认知理论将身体、心智、环境系为一体,本文拟探讨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儿童对于历史文化博物馆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现有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功能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问题亟待解决。认知科学中的具体认知理论为阐释展览主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具身认知不再拘泥于儿童教育的成果指标,而是关注博物馆阐释及体验的本质,以促进观众的全面立体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试图为儿童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提出原则性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2)
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身体与心智的关系。当前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身与心相分离的状况。作为当代认知新转向和新发展的具身认知,其核心观点是认知基于身体,身体与认知密切相关,它对身心分离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从具身认知理论出发,提出具身性教学策略:构建具身认知的动力环境;知识学习的具身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身感受与领悟。具身性课堂教学的转变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时代的新兴事物,是融合技术的高效教学课堂。阐述智慧课堂和具身认知理论的概念及特征,指出了目前的智慧课堂在教学过程、内容以及情境方面具有离身性。具身认知理论为智慧课堂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在教学中发挥师生身体认知功能、营造具身化教学氛围以及设置具身化教学空间,使整个智慧课堂中的教师、学生、环境融为一体,实现理想的智慧课堂。  相似文献   

5.
蔡依琳  柯桢楠 《城市建筑》2023,(18):30-32+36
在网络教学空间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校园的物理空间依旧具有其重要性,校园边界空间作为校园与城市间的界和域,仍属于校园空间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价值观传递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文章基于具身认知理论,以厦门大学思明校区白城地块为例,总结高校边界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并基于感知系统的五种具身性交互体验进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最终以身体模拟的方式,实现叙事与联想下的时空消融之境。  相似文献   

7.
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最终以身体模拟的方式,实现叙事与联想下的时空消融之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3)
空间叙事是当代叙事学的空间转向,该文将空间叙事理论带入博物馆展示设计领域,探讨博物馆展示设计课程在新理论指导下"脚本撰写—空间建构—情境生成—视觉表现"的秩序生成,从而构建一套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博物馆展示流线设计的功能需求,以及拓扑学一笔画问题的相关理论成果,尝试将流线平面化并与拓扑学理论相结合进行研究,把功能需求拓扑化进而转化为数学已知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同时以实际案例辅助说明了拓扑学理论在博物馆流线设计中三个不同方面的具体应用,分别为泡泡图向流线图转化时的应用、判断现有空间能否单流线连通时的应用,以及放大并深化设计连通图中的节点时的应用。最后举出几个在运用拓扑学理论辅助博物馆流线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和注意的问题作为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1.
朱晓敏 《现代装饰》2013,(3):188+190
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整体氛围是给人视觉和心里上的第一感受,适宜的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促进展品与观众的交流和互动。文章基于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陈列展示空间的特点,分析了其陈列展示空间的内涵以及如何营造空间氛围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并探讨了几种还原历史场景的展示方式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2):73-78
由于身心二元论的长期影响,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抽象主义的学习观、传递主义的教学观充斥于教育进程之中,三者交互影响,共同构成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生成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认知范式,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心一体性、知行合一性与人境相融性,其在教育领域的介入与应用,为学业负担问题的研判与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需要转变离身理念凸显教学人性价值、解放主体身体提升教学实践价值、营造具身环境实现教学对话价值,以期通过教学的身体转向实现过重学业负担问题的有效破解。  相似文献   

13.
数字时代中,建筑的传统定义和内涵发生变革,基于建筑空间的人与技术交互达到多元、多面、多维的高峰。后数字时代需要反思数字建筑的本质,重新挖掘与定位数字建筑的内涵,并阐释人、技术与空间的关系。文章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涌现为研究背景,围绕数字建筑的多重具身分类特征,分析其具身体验及具身恐惧,探讨数字建筑中具身临近下的人机共生超感知与新体验。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身体回归与挣脱,被视为认知科学下技术物化与人性化的竞争,同时可启发后数字时代建筑学的本体重构。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0)
博物馆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份特别的神秘感,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为文化产业奠基了雄厚的发展基础,中国的博物馆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私立或公立,博物馆拔地而起,不仅为城市带来了气派考究的新地标,也为普通人带来了更多与珍贵文化遗产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们在观赏文物或者文化遗产时,也会注重博物馆的陈列和设计。独特的陈列展示空间设计能够体现这个博物馆的独到之处,并且更能吸引观赏者。文章着重对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些博物馆的陈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冼宁  马昱航 《城市建筑》2014,(24):210-210
展示设计如何能够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出科技博物馆所要表达的内涵和设计的理念,都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科技博物馆在展示设计上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希望能为博物馆展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展示设计如何能够更加深层次地挖掘出科技博物馆所要表达的内涵和设计的理念,都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科技博物馆在展示设计上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希望能为博物馆展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叙事性设计是博物馆展示空间重要的设计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反映其真实的历史脉络与故事情景。本研究以博物馆展示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叙事性设计为切入点,阐述叙事性设计与博物馆展示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展示空间中的叙事要素和叙事结构,并提出叙事性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策略,从而形成一套有序的展陈空间设计方法,为博物馆室内设计研究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3)
展示设计通过艺术化方法,采用一定形式对展品进行表达,是为了增强参观者的认知。然而,如今一些博物馆、展览馆为吸引参观者眼球,以繁琐的形式对展品进行展示陈列设计,形式大大超过内容,造成参观者的视觉疲劳,影响了参观者对展品的认知。文章以米兰自然博物馆为例进行研究,提出展示陈列设计中增强认知的重要性,探讨形式服从认知的展示设计方法,强调脚踏实地地进行展示设计,还原展示陈列设计形式的实际用途,即增强参观者对于展品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15)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博物馆中的展品不断被赋予新的概念和历史使命。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当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中不断利用新观念、新思想、新技术表现自己的展示设计思路。装置艺术理念可以很好地成为展品内容与参观者的交互媒介,可以从感知层面拉近展品内容与参观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博物馆展示设计与时俱进,博物馆展示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技术介入展示设计,使博物馆展示设计产生了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