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不足将影响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差异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手段和内容都显著影响着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可以根据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与政治社会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通过教学内容、方式、过程和理念的创新提高工科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上教学“新常态”,为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来新挑战。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的系列讲话精神,服务“十四五”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思政课迫切需要聚焦情感育人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领导管理、目的任务、教育对象和学科融合四个方面深入思考,切实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加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积极推进互动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但也存在互动形式化、主体模糊化、内容简单化等问题。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把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规律,探索提升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基本路径,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建设成效非常显著,但依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关涉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思政课的本质属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强化立德树人导向、深化教材内容研究、深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大思政"教学模式,坚定办好思政课的信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5.
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民族主义思想教育与引导为重点写作内容,阐述了民族主义的相关概念,分析了中国大学生民族主义现状及其特征,并结合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的现状及其特点提出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民族主义教育的对策,即:充分利用思政课平台,增强大学生民族主义教育时效性;帮助大学生区分和纠正国外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识;通过思政课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大疫情的有效防控,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精准施策、科学防控,也需要多角度社会化研究本次疫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过程中对于高校大学生青年群体的管理,需要进一步明确思政课的教育任务,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居家防疫的心理,研判疫情防控要求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性,探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结合疫情应对现状探索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加强思政引领,为科学防控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其现实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将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和青年学子的价值认同。课题组随机选出湖南省8所高等院校师生作为调查对象,围绕“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主题,从“大学生的满意度和期望值”两个维度进行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调查后,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把脉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现实困境,找准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着力点,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时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以心理学领域中的学习动机理论和管理学领域的激励机制理论为依据,立足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构成、特征和发展模式,针对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不足的现状,探究激励理论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更新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心理状况和学习习惯的把握,根据变化了的内外环境掌握学生新的认知特点,创新思政课教学激励机制,以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并促进高校学风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而思政课又是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思政课老师都应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思政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心理问题,既有来自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外界原因。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纠正偏差,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优化思政课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化解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在思政课教学场域中,师生异质性是影响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重要因素.思政课教学场域中的师生异质性表现多样,既有师生价值疏离,也有师生认知差异,还有师生话语差等,这些异质性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发展成师生异质性症结,既影响了"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也削弱了思政课育人实效.本研究从教学理念、内容设置、教法改革、教师提升4个层面探寻化解思政课教学场域师生异质症结的多元路径.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由于学生思想上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简单、与学生互动性差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积极探索增强思政课吸引力的对策与途径:增强学生的思政课实用感;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挑战,高校为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机制、丰富思政教育手段、提高思政教育成效而上下求索。文章总结了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从制度、管理、模式及服务四个层面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和主动性的典型经验,旨在为高校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理论,主张人具有积极的心理取向。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思政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天然的契合点。鉴于高校思政课开展的现状,积极心理学对高校思政课的开展具有借鉴价值,通过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可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党建与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责任,对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在育人目标和内容方面有着共通之处,可以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党建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需在创新育人机制、构建育人平台和拓宽育人阵地三个方面入手,进而提升二者协同育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当前,我们要认识到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三自"教学模式是医学院校进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考评体制、保障体制和领导体制,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旅游新常态的大背景,运用隐喻抽取技术通过旅游图片对多个旅游者进行访谈,深度挖掘旅游者的获得感,最终绘制出旅游者获得感的共识地图,对呈现出的认知结果进行质性研究.研究表明:旅游者获得感是旅游者在实际参与新常态发展下的旅游活动后,对这种客观获得在精神层面上产生的多维度主观感受和体会.通过共识地图发现旅游者获得感具体包含旅游生理获得感、旅游情感获得感、旅游社会获得感和旅游临场获得感四个维度.文章据此构建旅游者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增强旅游者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成为可能。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面临着现实困境,表现为学生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的困境、思政课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困境、教师在思政课信息化教学中的困境三个方面。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为学生赋能、为课程赋能和为教师赋能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开展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抽样实证调查,得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认知程度高,但是对三个具体层面的价值观及其具体内容的认知正确率较低,且认同度存在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呈现多元化。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需要利用好思政课、新媒体、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大学生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与旺盛感之间的关系,调节焦点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采用挑战性-阻断性压力量表、调节焦点量表和旺盛感量表对2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挑战性压力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旺盛感,阻断性压力显著负向预测旺盛感;2)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压力与大学生旺盛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断性压力与大学生旺盛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挑战性-阻断性压力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旺盛感,还能通过调节焦点间接影响旺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