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哲  田伟  高华 《河北冶金》2016,(7):12-15
根据氮在钢中溶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结合唐钢长材部的冶炼工艺,研究了在"转炉→LF精炼→连铸"工艺条件下,硬线钢的氮含量控制。通过热力学计算,在常压下钢液吸氮是自发的过程。介绍了转炉冶炼工艺、LF精炼对钢中氮含量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
较高的[N]含量会更容易析出氮化物,使得钢材的时效和蓝脆问题更加突出.本文基于钢液增氮热力学和动力学,从增氮机理入手,分析了 ER50-6焊丝钢生产过程中氮含量增加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氮方案.通过炼钢全程吹氩工艺降低氧含量,LF精炼流程采用微正压环境降低氮含量,连铸过程保证长水口密封性等措施,ER50-6焊丝钢含氮量由...  相似文献   

3.
《炼钢》2012,28(5)
通过分析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邯宝炼钢厂250t复吹转炉冶炼高级别管线钢生产过程,提出了钢中氮含量偏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包括采用自动化炼钢减少后吹、提高转炉铁水比、转炉底吹低氮钢冶炼控制模式、钢包底吹氩操作控制和出钢过程防止钢水二次氧化增氮等措施。工艺优化后,降低了转炉钢水的氮含量,钢水氮质量分数平均控制在22.27X10-6。  相似文献   

4.
从转炉冶炼、LF精炼、铸机保护浇铸三个过程,详细分析低氮焊丝氮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低氮焊丝钢炼钢连铸生产工艺的实践应用。得出结论,“转炉冶炼弱脱氧、LF不脱氧、真空处理脱氧合金、铸机保护浇铸”的工序可使低氮焊丝钢氮含量w(N)在0.0035%左右,基本上满足了海洋焊丝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小明  席浩栋  缪德军  刘俊宝  吕明 《钢铁》2021,56(10):36-44
 氮作为钢中典型的常存元素,其含量对钢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炼钢生产过程中,由于钢液裸露容易导致增氮,或者钢液成分不同、操作不当等使含氮合金中氮的收得率不稳定等,这些因素都会使钢液中的氮含量产生明显波动,导致成品钢材性能不稳定。因此,氮的精准控制已成为控氮钢种或含氮钢种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钢中氮的来源,阐释了钢液氮溶解热力学和动力学,综述了炼钢生产流程中钢液氮变化、控氮研究现状及技术措施等,提出炼钢流程中钢液氮精准控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转炉工序钢水增氮与排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合大量生产实践,探讨了转炉复吹制度、原材料加入与搭配、吹炼过程控制、出钢控制、脱氧合金化制度以及炉口微差压等方面对钢液增氮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炼钢过程中,将成品氮质量分数稳定控制在0.003%以下存在一定难度。对铝镇静钢而言,常规生产流程为BOF-RH-CC,增氮和脱氮在每个工艺环节都可能会发生。本研究进行了9炉工业试验以研究冶炼全过程中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转炉冶炼终点钢中氮含量随碳氧积的增加而增加,而碳氧积反映了转炉底吹搅拌效果。出钢过程发生了增氮现象,合金化时间越长,转炉终点碳含量越低,出钢口的使用炉数越多,增氮量越大。对于RH过程中脱氮行为,RH浸渍管越新,脱氮越多。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控制钢中氮含量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8.
祝真祥 《本钢技术》2010,(1):11-13,18
随着汽车板、管线钢的批量生产,对钢中氮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炼钢转炉生产实践,分析终点氧、补吹、全程复吹、钢包包况、底吹氩控制、脱氧合金化、降温料加入量对钢中氮的影响,找到转炉生产过程中控制钢中氮的工艺措施,降低了钢中氮的含量,极大地提高了钢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太钢生产铁路轮轴钢炼钢过程影响氮含量控制的因素,基于炼钢过程脱氮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制定相应生产工序的控制措施。对实施控氮措施后各工序钢水氮含量的跟踪调查,实现产品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鲍振东  屈天鹏  施利魏  王德永 《炼钢》2019,35(6):12-15,23
高氮钢凝固过程普遍存在氮元素逃逸现象,基于近平衡模拟试验和热力学分析,研究了焊丝钢中氮元素含量、体系氮分压以及冷却速度对于熔池中氮含量的影响规律。当焊丝钢中氮质量分数从0.15%增加到0.90%,熔池中氮含量达到原来的2倍以上。通过增加体系氮分压或增加整体压力均有利于提高熔池氮含量。通过提高冷却速率可以提高熔池氮质量分数30%以上。研究结果对于抑制高氮钢中氮逃逸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低合金钢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钢水氮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认为转炉工序和LF炉精炼工序对钢水增氮影响较大。通过采取控制转炉点吹时间在40 s以内、出钢过程采用弱脱氧制度以及LF炉造渣工艺前置等措施后,低合金钢成品氮含量由0.004 01%降至0.003 29%。  相似文献   

12.
氧气瓶钢冶炼过程氮含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气瓶钢氮含量偏高,波动大,控制困难的问题,对炼钢工序全流程钢水中氮含量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转炉终点钢液氮含量偏高,增氮主要环节为转炉出钢过程和RH精炼结束到中包开浇.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转炉低氮钢冶炼技术、出钢过程脱氧工艺优化及连铸保护浇注等技术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转炉终点氮含量,出钢增氮和浇注过程增氮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成品钢水中氮含量稳定控制在50×10-6以内,减小了氮对成品钢材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了ER70S-6生产过程中各工序氮含量的变化。探讨转炉、LF炉、连铸工序中的增氮原理,并结合唐钢二钢轧厂生产实践,提出降低ER70S-6CO2气保焊丝钢氮含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控制SPHC钢中氮含量,德龙钢铁公司对冶炼工序中可能增氮的6个环节进行了研究,统计了炼钢工序各环节的氮含量,并对影响增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氮含量波动较大是造成钢材氮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其余工序增氮量较小,且波动较小。通过优化转炉冶炼工艺方案,工业化生产的成品材中氮含量稳定控制在35 ppm。  相似文献   

15.
低氮焊丝钢成分控制的难点在于满足此类钢中低氧、低铝、低硅、低铬以及高锰成分的同时,还要满足低氮的成分要求。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采取了转炉弱脱氧减少出钢过程吸氮、LF升温不调成分减少增氮、RH真空状态下脱氧调成分及提高铸机可浇性等措施,结果表明,低氮焊丝钢在满足其它成分的同时,氮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0.003 5%以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炉炼钢过程中不同条件、不同时期气体样进行分析,研究了电炉铁水配比、VD真空保持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钢液中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实践表明电炉出钢氮含量随铁水配比的增加而降低,但当铁水配比大于40%后,出钢氮含量可控制在(35~67)×10-6;20 min与15 min的真空保持时间相比,脱氮率可提高15%以上。  相似文献   

17.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生产的焊丝钢中钛含量超标、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对氮化钛夹杂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为了减少氮化钛的析出,应控制钛含量在中下限,氮含量不大于0.0035%.采取优化铁水比,精选合金原料,改善LF搬入成分和温度,减少钢水二次氧化等措施后,钢水中氮含量由0.0070%降至0.0035%,焊丝钢合格率由85%提高到99%.  相似文献   

18.
炼钢过程中钢水氮含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钢铁》2010,45(10)
为控制钢中氮含量,提高产品的内在质量,通过对炼钢转炉—LF—连铸工艺的生产实践和研究,探讨影响钢中氮含量的因素和控制措施。通过生产实践数据和研究得到,要满足钢水质量对降氮要求应采取如下措施:转炉底吹氮氩气体切换时间应控制在11 min左右,避免补吹操作,加强出钢口的维护并及时更换出钢口;LF精炼时避免钢液裸露,采用大渣量埋弧操作;连铸采用保护浇注等。  相似文献   

19.
钢中氮的溶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钢液吸氮动、热力学方面分析了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氮在钢液中的实际溶解行为。结果表明,N2不能通过直接溶解进入钢液中,N2是通过与亲氮元素化合之后进入钢液;转炉终点氮含量主要受炉内氮气分压控制,当氮气分压PN2很低时,理论上转炉终点氮将会很低。分析结果还表明RH真空精炼炉脱氮能力有限,只有在氮含量较高或真空度较高的条件下,RH才具有一定的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复吹转炉脱氮、出钢过程增氮、RH脱氮、连铸增氮的研究,结合武汉钢铁股份公司炼钢总厂三分厂冶炼汽车面板钢的实践,形成了一套全工序控制钢水氮的措施,使汽车面板钢成品氮质量分数控制在20×10-6以内,平均为17.64×10-6,最低为10×1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