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现场检测与数据分析,发现白象山铁矿存在系统总风量不足、风量分配不合理、风流短路等问题,严重影响井下安全生产。结合生产实际,提出3种改造技术方案并综合比较,最终确定-270与-390 m水平并联回风、采区风井断面扩大以及在采区进、回风井联巷设置辅扇对采区风流进行调控的系统改造方案。运用Ventsim软件对矿井通风网络进行解算,确定-270与-390 m水平回风机站风机型号均为DK60-8-№28,叶片安装角度为43°。改造后系统总风量达到286.4 m~3/s,主扇风机平均效率达到82%,矿井通风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劳动生产率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冬瓜山铜矿新区(冬瓜山矿段)通风系统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方式,多级机站通风系统反风不能简单盲目地直接使风机反转反风。根据冬瓜山矿段井下通风系统现状,将通风系统区域划分为进风区域以及采区靠近进风侧区域、回风区域以及采区靠近回风侧区域,针对各可能的着火区域,借助建立的通风远程监控系统平台,采用分区域、分级控制技术,通过机站风机的开停、反转等优化组合方式进行风量风压的调控,以有效地调控火灾烟流方向,提高抗矿井火灾突变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梧桐庄矿-470南正巷风速较高,且六采区部分回风与四采区回风共用一条回风通道,通风系统不完善的问题,提出对-470南翼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将四采回风平巷由回风巷改为进风巷,对-470南正巷风流进行分流,同时分离四采区和六采区回风系统。通过通风系统改造-470南正巷风速由7.44降为6.3 m/s,四、六采区的回风系统完全分离,南风井通风阻力由3 300降为2 530 Pa,耗电量由74.88万降为47.52万k Wh,可节约电费238万元/a,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效春 《煤炭工程》2006,(12):14-15
燕子山矿主扇服务四个盘区,通风流程长、阻力大,造成主扇工况点不在合理工作范围内,呈高负压运行状态,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为此经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勘查,提出开掘一条长910m的全煤辅助回风巷,实现两回风巷并联回风的改造方案。燕子山通风系统改造后,使回风井排风量由原来的8100m3/m in提升到10400m3/m in,主扇负压由305mmH2O下降为207mmH2O,即风量增加2300m3/m in,负压下降98mmH2O,同时主扇供电电流下降6A,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燕子山采区降阻增风的最佳优化系统改造。  相似文献   

5.
旗山煤矿生产将逐步转入-850m水平以下区域为主的采区进行,矿井需风量将大幅度增加,势必会带来矿井通风阻力、井巷风阻的进一步增加;随之带来矿井回风不畅、部分地段风速高甚至超限、用风地点进回风路线变长、风网结构复杂化、风量调配困难等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旗山煤矿通过对通风系统的优化改造,科学合理的调整生产采掘布局,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石壕煤矿二采区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二采区通风系统改造的技术方案,新施工1条巷道与采区总回风巷贯通,解决了通风距离长、通风阻力大、修护量大的难题,保证了二采区的正常通风,优化了通风系统,保证了安全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矿井一五总回风降阻改造的基础上,改一三采区结束后的采区架风巷为进风巷,改暂停生产的一九采区之回风巷为进风巷,结合矿井的通风阻力测定结果,使用通风网络直线图解法,对矿井通风网络进行解算,并分析了上述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某大型深井矿山多级机站通风系统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多采区接替分区采矿、集中进回风的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根据南北采区之间产能的不断调整,确定了采区、分阶段通风方案,提出了分区进风、集中回风的阶段通风方案,有效解决了南北采区污风串联和深部采区无新风供给问题;建立通风系统网络模型,采用网络数值模拟计算技术,分析得出了南北采区回风风机运行工况与采区风量分配的匹配关系,保证了集中回风段风机运行安全,实现了两采区不同生产阶段风量按需供应,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北采区深部各水平回风量明显增加,通风效果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改造采区通风系统提高经济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爱花 《煤炭技术》2008,27(2):97-99
城子河煤矿立井东一采区原通风系统,通风阻力大,不利于采区正常回风,为提高通风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对城矿东一采区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通风阻力,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发耳煤矿一、三采区通风网络图的定性分析和对通风阻力测定结果的定量分析,全面掌握了一、三采区合并前通风网络结构和阻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一采区通风系统总体合理可靠,阻力分配合理;三采区通风路线较复杂,通风阻力主要分布在回风段。根据通风阻力测定结果建立了一、三采区通风系统参数库。对通风系统现状的分析和通风系统参数库的建立,有助于一、三采区合并过程中通风网络结构的选择和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的选取。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王村煤矿三下山采区工作面通风困难问题,通过对矿井现有通风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三上山采区进风巷变为回风巷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实施后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通风系统,增加了采区总供风量,降低了通风阻力,保证了通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石磊 《采矿技术》2015,(3):40-41
根据李楼铁矿井下采区及巷道的布置,对通风系统进行初步设计,设置风流流向并布置风机;在通风系统实施中,由于-425 m中段通风工程滞后,造成采区北区基本没有形成完整的通风系统,南区进风量受限。针对通风系统目前的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以致能尽快形成南北区回风系统,并改善通风条件。  相似文献   

13.
张小军 《矿业工程》2008,6(3):45-47
矿井原有通风系统受采动影响,巷道损坏严重,且存在回风路线长、通风阻力大、系统复杂、安全可靠性低等不足.通过对矿井Ⅱ7采区西翼通风系统分析,选择优化改造方案,并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西石门铁矿北区回风斜井井筒坍塌,中区部分通风巷道被破坏,南区40 m至80 m中段原有的通风巷道全部被破坏,使得各采区通风效果逐渐变差。井下通风不畅,炮烟难以及时有效排出,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生产。在科学测量铁矿现有通风系统的井下风压、风速、温度、湿度及其巷道参数的基础上,对铁矿通风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绘制了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进行通风参数的计算,确定出通风改造方案。改造方案立足于西石门铁矿目前的采矿生产和巷道布置的实际条件,同时充分考虑了深部开拓的规划,便于深部通风方案与现通风方案的衔接,涉及巷道布置、通风系统、通风设施及设备、开采技术条件、开拓开采方法等现状和矿井总体规划、开拓开采计划、接替计划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城山煤矿立井东一采区原通风系统,通风阻力大,不利于采区正常回风,为提高通风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对城矿东一采区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通风阻力,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朱强  陈星明  肖正学  赵周能 《金属矿山》2016,45(12):176-180
甘肃某地下铁矿经过多年的开采,通风网路破坏严重,风量调节困难。目前矿山开采至+2 670 m水平时,Ⅰ矿体+2 715 m回风巷已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随着开采水平的继续下降,Ⅰ矿体回风系统将完全被破坏。再加上+2 760 m水平Ⅱ矿体回风平巷因受岩石移动的影响而产生破坏,导致通风系统不能适应生产的需求,严重制约矿山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结合当前矿山通风现状及科学的现场数据测量,分析其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改造方案并进行通风网路解算。优化改造方案立足于矿山现有设施设备,结合矿山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开采深度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深部通风方案与现有通风方案的衔接,达到了预期效果,为矿山安全通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孟庄煤矿-450水平以上主要生产系统改造和深部采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矿井-450水平以上新掘回风斜巷与集中下山、开凿立井等方式,简化了生产系统环节,缩短辅助运输路线2 500 m,进风路线2 100m.实现了衰老矿井减人增效,提高衰老矿产量和矿井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东林煤矿由于-200 m新水平延伸,-100 m水平以上采区开采相继结束,形成了许多废弃巷道,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通风区域多而散,致使通风系统复杂,管理难度大,通风运营成本高。为了满足连续安全生产需要和节省通风费用,从简化通风系统、减少无效风量和降低通风阻力入手,采用封闭采后区域和无效巷道、缩短通风距离、减小巷道断面周长、增大巷道断面面积、增加回风巷道条数和避免巷道内风量过大,并结合改进矿井主要通风机,对东林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从而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降低了矿井通风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9.
鹿洼煤矿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矿井开拓的延伸,现有通风系统已不能满足矿井中、后期通风需要。在对矿井现有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确定了矿井总需风量,优化了矿井-450m水平总回风巷通风断面,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0.
某大型露转井矿山通风系统实际风量远低于设计风量,并且崩落法开采塌陷区处漏风量达到90.69 m3/s,占全矿总风量的25.33%。为解决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利用多级机站技术对全矿通风系统进行合理分析和优化,增设西5回风井作为西采区回风路,将2#回风井地表2台风机更换为250 kW风机,在增加西采区回风量的同时加大矿井总风量;并对全矿范围内的塌陷区漏风点进行全面排查,利用通风构筑物封闭0 m水平管缆井、回采巷道和副井石门等多处漏风点,解决塌陷区漏风问题,有效提高矿井有效风量率。通过落实优化措施,矿井总风量提高至513.64 m3/s,矿井漏风率降低至5%以下的合理范围,有效提高了矿井通风能耗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