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仪祉纪念馆单体地基为湿陷性黄土且局部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施工中针对其地质情况,没有采用大开挖而是因地制宜地采用了DDC工艺的2:8灰土桩、1.5t重锤夯实的方案克服了软基成孔缩颈、硬基难以成孔等问题,较好地处理了地基问题,确保了大跨度建筑物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夏扶贫固海扩灌五干渠工程是 、 级湿陷性黄土地区 ,针对渠道、桥函、渡槽及渡槽进出口分别采用压实法、灰土垫层法和原土翻夯 ,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素土挤密桩法是水利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地基加固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工期短、造价低及影响小等优势,由于黄土地基情况各异,该方法也具有较大的离散性.考虑到相关规范对素土挤密桩法的适用范围无明确限定,文章结合南村水库工程对低含水率条件下素土挤密桩法处理坝基、坝肩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资料获得了该工程的适用含水率等,对处理方法和合格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工程实际应用满足规范要求,该处理方法对同类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安阳段三标段,部分渠道挖深一般7~10m。渠坡岩性以黄土状中粉质壤土和重粉质壤土为主。上部7.5m深度范围内黄土状土一般具有中等湿陷性,影响渠坡稳定。用挤密灰土桩或土桩消除湿陷性,确保渠坡稳定。  相似文献   

5.
杨彪 《中华建设》2012,(9):268-269
1.强夯法与灰土挤密桩法的概念及优势1.1强夯法的概念与优点强夯法指的是通过起重机械将大吨位的夯锤吊到高处自由下落,产生很强的冲击能,让湿陷性黄土中出现很大的应力和冲击波,将湿陷性黄土土体强力夯实,压缩黄土土中的孔隙,黄土土体的局部液化,降低湿陷性黄土的压缩性,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强度。强夯法消除黄土湿陷性的实质就是通过强夯产生的冲击动力荷载来破坏湿陷性黄土的原有结构,改变土体孔隙的分布状态,让黄土的深层土体产生冲击变形。强夯法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6.
兰州阶地其地基土多为湿陷性黄土,建筑物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法,既经济又能缩短工期。从灰土桩的设计,施工和质量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现场及室内颗分、湿陷性、压缩性、塑限、含水率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等试验,研究了调蓄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地质特性;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湿陷性、压缩性、变形、渗漏、液化等作出了评价;比选了5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经论证调蓄水池持力层地基处理采用复合地基法优于其它方法,项目实施中采用了该处理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9.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在湿陷性黄土上进行工程建设时会产生地基湿陷变形问题,为避免发生突发性事故,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就必须对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文章以甘肃省通渭县黑燕调蓄水池地基处理为例进行分析,对强夯法和原土翻夯法2种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比较,认为黑燕水池地基处理采用原土翻夯法经济合理,并为相似湿陷性黄土地基处...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长,沿线地质情况变化复杂,需要进行地基基础处理的渠段长。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潮河段具有湿陷性黄土的渠段采用挤密土桩地基处理,以确保渠坡稳定。本文结合该工程第一施工标段的渠道工程简要介绍了挤密土桩处理黄土湿陷性地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引洮供水工程输水渠系基础大多位于湿陷性土层中,必须采用可靠措施,消除渠基湿陷性,提高承载力.对适宜处理湿陷性地基的换填垫层法、人工井桩法、强夯法、挤密桩法及预浸水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挤密桩法既能有效消除地基湿陷性,又能提高承载力,处理深度容易控制,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快,对其他施工作业和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采用挤密桩法处理引洮供水一期总干渠下段暗渠湿陷性黄土渠基.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研究 ,探讨了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基挤密效果的若干因素 ,得到了挤密影响范围、最佳桩间距及挤密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等成果  相似文献   

13.
焦红波  赵继伟  刘耀宗 《人民黄河》2012,34(4):121-122,125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处理地基是用桩间挤密土和回填夯实的桩体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荷载。介绍了土挤密桩的工作原理、方案设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措施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禹州长葛段工程实践表明: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提高施工效率,是一种处理深层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合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小桩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暗渠地基工程实际,分析了小桩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区水工建筑物地基的效果和规律,为小桩径水泥土挤密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土的特殊工程性质,导致其所在地区公路涵洞病害时有发生。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地区不良地基导致的涵洞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以青海民和—小峡一级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2座涵洞为例,分别采用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对这2座涵洞地基进行处理,地基处理后对这2座涵洞进行为期1 a的沉降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1 a累计沉降量分别为25.0 mm和18.2 mm,灰土换填法和灰土挤密桩法都能有效消除涵洞地基因浸水而引起的湿陷变形,较大幅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处理1 a后沉降趋于稳定,与灰土换填法相比,灰土挤密桩法对降低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更加有效。研究成果可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涵洞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具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附加压力与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性大。因此需要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因地制宜,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浸水湿陷对建筑物产生的危害。湿陷性黄土的处理直接影响着南水北调工程渠道的边坡稳定和其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因此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是南水北调工程在湿陷性黄土段保证结构安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多种,本文介绍了灰土桩、石灰桩和双灰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并简单说明这3种方法的加固机理、适应范围、设计和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8.
19.
灰土挤密桩地基是由回填夯实的灰土桩(按一定比例配制)和桩间挤密土共同组成并承担上部荷载的一种人工"复合地基"。通过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改善地基的承载力,提高地基的变形模量,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文中通过对禹门口提水工程一级泵站出水池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论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湿陷性黄土工程特性及其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其工程性质特殊,对实际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在前人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西北部湿陷性黄土的实际资料,并根据已有的湿陷系数和地基处理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黄土的湿陷系数和地基处理模型的联系,推导出了黄土的湿陷系数和实际石灰桩处理方法中的桩径的关系式,最后用实际工程做了验证,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