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锫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2005年成立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事务所致力于研究中国哲学与当代建筑间的关系,在未来与传统方面做了许多实验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在德国柏林AEDE5当代建筑中心举办的个展中,展示了朱锫的5个在建作品的模型与草图。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读,分析了朱锫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呼应,不是对传统空间类型、建筑符号和传统材料的简单挪用,而在于从传统中国建筑中对待自然、文脉、使用者和建造者的态度出发,尊重和发掘场地要素,经过建筑学意义的转化,达到心灵景观与文化景观、自然景观、社会景观的叠合。  相似文献   

3.
背景:朱锫和他的事务所接到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的邀请,参加阿联酋阿布扎比艺术文化区项目设计。基金会主席托马斯·克伦斯(Thomas Krens)在信中写到:“我们真诚地邀请你参加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建筑活动之一,一些世界最知名的建筑师都已经答应参加……”。  相似文献   

4.
由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完成的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地处大理苍山与洱海之间,是一座展现杨丽萍表演艺术的原生态歌舞演出剧场。建筑师以大理"山水间"的地平线为参照,从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出发,通过场地肌理的营造、乡土材料的介入、搭筑和编织等形式操作,实现了建筑室内外空间的拓扑和交错,转译并再现了苍洱山水独特的地景特质和日常生活场景。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延续了建筑师朱锫在一系列文化建筑创作中提出的"自然建筑"观念,期待"鸟来筑巢、风来穿越",并以"无用之用"回应其设计初衷。文章通过解读朱锫如何在杨丽萍艺术表演中心的设计中展开"自然建筑"话语的设计实践,对当代中国建筑师借助话语工具对自身创作进行反思展开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OCT设计博物馆,2011OCT Design Museum设计Laguarda. Low、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DesignLaguarda. Low, Studio Zhu-PeiOCT创意展示中心坐落于欢乐海岸购物中心东北角的创意广场,是深圳首家高端商业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建筑灵感来自于象征海洋的水滴和卵石,自然圆润的外形、  相似文献   

6.
<正>朱锫,当代著名建筑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2005年创建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朱锫是中国美术馆及文化建筑设计领域中影响最大的建筑师之一。被美国赫芬顿邮报选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5位(50岁以下)  相似文献   

7.
朱锫  刘亦安 《建筑学报》2022,(12):59-61
<正>798CUBE美术馆是一个改造项目,位于798艺术区内,与毗邻的佩斯美术馆和民生现代美术馆一道,构成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近些年来以工业遗产为主题的实验性创作实践系列。工业建筑朴素、简单、平铺直叙的特质和美术馆空间所应该具有的中性、包容的属性不谋而合,这一点已在1980-1990年代所涌现的成功案例中得到充分证明。如果说,1980年第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阿森纳(Arsenale)军火库被用作泛展览空间是一种开创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朱锫访谈     
正新近落成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建筑师朱锫有关"自然建筑"的一次重要实验,也是他多年来各种建筑思考的集大成式作品。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大变化的今天,御窑博物馆以最朴素但非常聪明的建造,构建了自然通风的装置,实现了与自然与城市环境的无缝编织。另一方面,这座建筑突破既有博物馆观念,用艺术的方式探索根源性,超越地域性,体现了中国瓷器与建筑空间的艺术精神和文化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2,(10):42-42
2012年9月21日至11月1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英国建筑太师理壹德·罗杰新及罗杰斯·史达克·吲白+台伙人事务所(RSHP)于在首都博物馆呈现“从住宅到城市:罗杰斯建筑艺术”大型展览。该展览是“艺述英国——英国艺术及创意产业节”中的设计类旗舰项目也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组成部分黎蓬皮杜中心在内的40多年来建筑师及其事务所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以及它们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相识 认识朱锫时间并不长,虽然他们在美国注册了建筑设计事务所,但是他和他的伙伴们却一直在中国南部城市深圳发展。在国内同行们眼中他们有着耀眼的成就。开始是在网上听说有“都市实践”这个青年建筑设计事务所,而后在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建院活动中听了“都市实践”的一次演讲,才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和创作规模,自认为他们将会是极有发展的团队。是由于“数字北京”这件作品的中标,我和其他人一样,对作为主持设计的朱锫更加注意。  相似文献   

11.
《建筑师》2008,(1):92-92
2007年,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获得《建筑实录》杂志(Architectural Record)颁发的“设计先锋奖“(Design Vanguard2007)。  相似文献   

12.
记得在首届西班牙加那利建筑与艺术双年展上,虽然有库哈斯和MVRDV级别的建筑师和事务所加盟,朱锫的作品(尤其是华京项目的模型),仍赢得了当地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眼下,随着华京项目以木棉花酒店的名称开业,它正在成为世界流行的“设计型酒店”在北京的先兆。1.多面旧城宽阔的二环路曾经是明清北京内城的城墙所在。眼下,拥堵的车流将“内城”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孤岛,人流和车流只有通过各种类型的桥与外围城区联系,在这里,环路正是现  相似文献   

13.
走向自然的建筑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这里所提的“自然”,其涵意是广泛的,不仅是自然的物质因素,也有自然的精神因素,包括建筑空间的自然品质、自然美的艺术观点。在建筑创作中,考虑了多方面的“自然”,才能给使用的人以舒适、健康、自然的感受,作到花钱少创造实用、美观的优秀建筑作品,适合新世纪建筑发展的需要,特别适合中国地少人多、资源缺乏的实际情况。这就是本文阐述“走向自然”观点的中心目的。下面从环境、文化、人三个方面,谈谈在建筑创作中考虑“自然”的内容。一、自然·环境·建筑为了大环境的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建筑创作中一定要重视“自然…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时代建筑》2010,(5):166-169
<正>国际动态第12届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第12届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于8月28目在意大利威尼斯拉开帷幕,这一次展览的总主题是"建筑使人们相遇",中国馆拟定的题目是"来此与中国约会",策展人为唐克杨。中国馆选择了国内知名建筑师朱锫、景观建筑师朱育帆、室内装置及影像分别由艺术家樊跃、王潮歌、徐累和王卫完成。中国馆的主装置名为"意园——Yi Garden",坐落在处女花园的主草坪之上。建筑师朱锫和他  相似文献   

15.
引言朱锫从小在北京长大。在清华读完研究生并当了几年教师之后,他去了美国留学。回国后,他在深圳和同学成立了都市实践事务所。近期,他又回到北京单独开业。朱锫既不想成为一个纯粹的学者,也不愿成为整天埋头苦干的建筑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朱锫希望成为一个前卫的实力派建筑师。所谓前卫就是关注当代问题,设计有时代精神的建筑;所谓实力派乃是基于前卫观念,即直面当代建筑的核心问题,做一个有主体性的设计师,而  相似文献   

16.
<正>时间:2015年6月18日地点:朱锫建筑事务所朱锫,当代著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2005年创建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曾被美国赫芬顿邮报选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5位(50岁以下)建筑师之一"(2011);被美国Architectural Record杂志评为"全球设计先锋"(2007);被英国Wallpaper杂志授予"库瓦西耶设计奖"(2009)。先后应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的邀请设计北京古根海姆博物馆,及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代表作品有蔡国强四合院改造(北京,2007)、数字北京——奥运控制中心(北京,2008)、OCT设计博物馆(深圳,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朱锫建筑历程的代表作,也是他对"自然建筑"的一次尝试.在建筑师通往自然建筑的道路上,文章试从"自然"的反面——场地、空间、语言、材料、建造、工艺等方面对御窑博物馆进行分析,旨在呈现建筑师在追求自然过程中凸显出的个人价值,从而回应朱锫近年的设计实践倡导的自然建筑.  相似文献   

18.
建筑作为特定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审视自身、审视时代、审视自然的载体。通过建筑,建筑师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原风景”对自己作品的影响,提出“使人愉悦的场所”是设计工作必须经常返回的原点;美术家看到各个时代的“具体化的时代相”,希望“当代的建筑是真正为多数人的建筑”;哲学家看到自然、风土与艺术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启示建筑师创造“有生命力的‘方盒子’”。  相似文献   

19.
建筑信息     
德意志联邦斯图加特市的吉列尔一豪斯公共文化中心是建筑师丘杰尔·别尼什的新作。丘杰尔是当今西德建筑界主流的领袖,被称作“不拘形式”或“有机派”建筑师。在慕尼黑奥运会后他的事务所声名大振,因为奥运会多数建筑出于他手。别尼什的作品具有流动性和连续空间戛然中断的特点,其每一件作品都独具特色。其作品中的每个  相似文献   

20.
<正>1关于心灵景观范路:您在柏林Aedes美术馆的建筑个展以"会心处不在远"(Mind Landscapes)命名。在您的设计作品中,"心灵"(Mind)这一核心概念具有怎样的意义?朱锫:我认为建筑艺术体现了再创作的过程。建筑和绘画、戏曲等其他艺术一样,一方面有一个起源,另外一方面有一个创作过程。所以我将Mind Landscapes称之为"心境自然"。我认为,建筑的核心不是简单地表现自然,而是源于对自然的再创作过程。范路:重视"心灵"或"心境",源自您对中国山水画的研究。那么,中国山水画对您的建筑创作提供了何种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