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自制阻燃剂NB-DDYP,研究了它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和阻燃效果.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的优化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NB-DDYP 300 g·L-1,用无水碳酸钠调节整理液pH值至8,温度在140~160℃下焙烘60 s;经过整理后的棉织物无续燃,烟量小,阻燃效果评定为B1级,并且整理织物的白度和强力损失小.  相似文献   

2.
棉织物整理中硼,磷阻燃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有机棚和有机磷阻燃剂进行复配,结果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将棚、磷元素以最佳协同配比引入同一分子结构中合成了阻燃剂FRPB1和FRPB2,提高了硼阻燃剂的耐水解性,应用于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中,比单独复配使用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3.
磷硫氮协同阻燃剂具有膨胀、抗熔滴等特性。本研究以双三羟甲基丙烷、三氯氧磷和硫脲为母体,合成了双三羟甲基丙烷双磷酸酯硫脲盐(DDTS),探究其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和阻燃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的优化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DDTS 250g/L,pH值7,焙烘温度不高于150℃,焙烘时间为90-120s。阻燃棉织物达到B1级,白度和强力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4.
5.
以甲基磷酸二甲酯和1,2-丙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棉用磷酸酯型无醛阻燃剂,并运用1H-NMR,31P-NMR和IR对合成的阻燃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BTCA为交联剂,Na H2PO2为催化剂,通过浸轧、预烘、焙烘和水洗的整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阻燃剂用量、p H值和焙烘温度对阻燃织物性能的影响,得出合适的整理工艺条件.利用垂直燃烧法、热解重量法和电镜扫描对阻燃织物进行了阻燃性能和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阻燃织物阻燃性能较好,但耐洗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纯棉阻燃织物中磷—氮协同效应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一种国产纯棉阻燃剂,对阻燃织物中磷-氮协同效应的一些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并非所有的含氮化合物都有磷-氮协同效应。对有协合能力的含氮化合物来讲,也并非其用量越多协同效应越 大。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阻燃剂DMMP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亚磷酸三甲酯在催化剂存在下经Michaelis-Arbuzov重排反应合成有机磷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合成反应的重要因素。催化剂用量较少时,对体系施以压力,反应温度升至180℃以上,产物收率达96.5%;催化剂用量增加到0.77%(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时,体系温度自动达到180℃,产物收主为73.1%,经红外光谱和质谱鉴定,合成产物的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8.
涤棉织物(T/C)既具有天然纤维的吸湿透气性能,也具有化学纤维的耐磨、高强度、抗褶皱等性能,从而被广泛用在服装行业和装饰领域,但因其燃烧时的"灯芯效应"使得T/C十分容易燃烧,且阻燃处理难度比任一单组分织物的阻燃难度大很多。本文以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CEPPA)、三聚氰胺(MA)、咪唑(IMI)等为原料合成了三种新型磷氮阻燃剂(PN-FRs)CEPAM,CEPAIM和CEPAIMA,再将其分别与抑烟剂、丙烯酸乳液等助剂复合后制成阻燃涂层剂,并对T/C进行涂层整理,测试了阻燃织物的热分解、阻燃、耐水洗等性能。研究表明,经阻燃整理的织物在垂直燃烧测试中可达到离火自熄,LOI高达31.1%,其热降解速率降低了16.5%/min,经1次、10次洗涤后其LOI分别为27.3%、25.7%,说明阻燃剂CEPAM不仅对涤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成炭性能,而且该方法处理的阻燃纺织品具有良好的阻燃耐久性,在汽车、建筑、家具、帐篷用布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86至2011年科学引文索引、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索引、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有机磷系阻燃剂文献数量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有机磷系阻燃剂研究的学科发展及地域分布有了较全面的掌握.结合我国1995年至2011年以来的次磷酸盐及亚磷酸盐进出口量统计分析,认为未来10年有机磷系阻燃剂工业在世界范围内将进入空前发展的时期,中国有机磷系阻燃剂的总生产量将进入一个指数增长期.  相似文献   

10.
阻燃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通过对无机燃剂和有机燃剂的现状的分析,指出了阻燃剂的无卤化和无机阻燃剂的开发及改性已成为阻燃剂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阻燃剂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阻燃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阻燃剂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S)为前驱体,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Ⅱ)为载体,采用溶胶一凝胶工艺,制备硅/磷协同阻燃剂。通过电镜表征(SEM,TEM)发现该阻燃剂为硅/磷包覆结构,在详细讨论硅氧烷溶胶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该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复合制成阻燃涂层剂,用于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相对APP而言,能赋予织物优异的阻燃、高强力及防“霜化”等效果。且随着硅/磷比增加,阻燃效果及织物强力和静水压均提高,并最终稳定;随着阻/胶比增加,阻燃效果提高,织物强力及静水压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磷系阻燃剂羧乙基苯基磷酸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磷系阻燃剂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研究了一种磷系阻燃剂羧乙基苯基磷酸及其单体苯基二氯化磷的合成过程 .研究中采用苯、三氯化磷为原料、三氯化铝为催化剂 ,氯化钠为络合剂先合成出苯基二氯化磷 ,再用苯基二氯化磷、丙烯酸为反应原料合成出羧乙基苯基磷酸 .结果表明 :精苯基二氯化磷产率达到 2 9.1 2 % ;最终产物收率达 58.3% ,熔点 1 53~ 1 6 1℃ ,酸值 52 8~ 536mgKOH·g- 1,综合性能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相当 .  相似文献   

14.
用国产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新一代阻燃剂FR-21,对阻燃FR-21的结构、物理性能首先和化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对纤维素织物的整理工艺的影响,采用正交分析的方法得出FR-21阻燃剂对纤维素织物阻燃整理阻燃剂、交联剂、催化剂等助剂用量以及焙烘温度、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低烟、低卤聚乙烯阻燃是当前塑料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实验研究了聚乙烯中加入无机阻燃剂Al(OH)3,Mg(OH)2,Sb2O3和有机阻燃剂氯化石蜡70的复配体系后,对聚乙烯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研制出低烟、低卤阻燃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6.
以五氧化二磷、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乙二醇为原料,乙醇为调节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低聚有机膦酸酯阻燃剂.讨论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该阻燃剂的结构.确定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DMMP):n(P2O5)为1.5:1,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2—4h,产率达到93.8%.反应过程中加入无水乙醇,能使产品的颜色及黏度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亚磷酸和乙二醇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羟基磷酸酯型低聚物阻燃剂.该阻燃剂与交联剂丁烷四羧酸和催化剂次亚磷酸钠构成了阻燃整理体系,用于织物整理,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棉织物,合成和应用时不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对整理织物的热解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阻燃效果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得到纯棉织物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用量400 g/L,交联剂用量8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损毁长度为123 m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气质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限用溴系和磷系阻燃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纺织品中限用溴系阻燃剂(多溴联苯类)2-溴联苯(PBB-1)、2,5-二溴联苯(PBB-9)、4,4-二溴联苯(PBB-15)、2,4,6-三溴联苯(PBB-30)和磷系阻燃剂三磷甲苯基磷酸酯(TOCP)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方法.确定了前处理过程中超声波萃取的优化条件:萃取溶剂丙酮和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8,萃取时间40 min,溶剂体积40 mL.实验结果表明:5种阻燃剂的线性范围为5~1 000 ng(绝对进样量),信噪比为3时,检测限为0.46~0.80 ng(绝对进样量),加标回收率为96.0%~114.7%;方法的精密度为4.63%~6.78%.本实验确定的气质联用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总时间为10.83 min.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磷-氮系膨胀阻燃剂的构成及其聚丙烯性质的前提下,通过相应的实验对磷-氮系膨胀阻燃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最终通过对实验中所得出的各项参数的总结,确定了前者对后者影响的主要表现,为化学领域对磷-氮系膨胀阻燃剂研究进程的深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交实验法,用尿素、甲醛、磷酸和双氰胺等药品制备有机阻燃剂(UDFP),再用其处理过的纤维浆制成发泡材料,烘干之后进行氧指数测定,确定有机阻燃剂在纤维发泡材料中应用的最佳工艺配方,并进行稳定性实验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尿素/甲醛为1/1.35 mol;双氰胺用量1 mol;磷酸用量3 mol;UDFP/绝干纤维为12%。影响发泡材料的4个主要因素中尿素/甲醛影响最显著,UDFP/绝干纤维的影响次之,磷酸用量的影响再次之,而双氰胺用量的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